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营者》2004,(1):4-4
面对一个不断成熟、不断拓展的市场,就像看到了一条金光闪闪的财富之河的流淌,总令人血脉贲张,但怎样才能获得或能够获得多少财富,却又总令人抓耳搔腮。就在方法和结果的苦苦不决之间,时机又会从指尖溜走。于是,在这样的尴尬和无奈中,我们总会看见我们的企业,要么是在这财富之河上的一撒一收之间就斩获颇  相似文献   

2.
美国名学莱斯特——瑟罗在题为《创造财富》的章中,结合大量具体实例谈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公司及国家创造财富应遵循的七大法则。通过这七大法则,我们不难发现,我们自己或我们所在的单位与财富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中外管理》2006,(6):36-37
当我们充满活力地工作时,我们才能事受每天有限的幸福,过得满足而又有意义。当我们充满活力地工作时,企业也才能事受到来自激烈竞争中有限的利润,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4.
创业咨询     
方政 《公司》2003,(7):92-93
您是不是在创业,经营中遇到过很多疑难问题?或者是因为找不到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而感到无助?没关系,我们和我们约请的专家将为您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5.
如果非要把企业和企业家分类,我觉得有两类:一类就是我们是一家纯粹的由使命和愿景驱动的企业,财务上的发展对我们来说不是最重要的追求;另一类则把利润、规模、发展速度等指标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显得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6.
我们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利润像刀片一样薄,要想有利润只有一条:品牌。品牌怎么创造呢?我认为有两点,一个是速度,一个是差异化。  相似文献   

7.
关于战略的定义有很多个,各自描述的角度略有不同,当我们在思考:到底战略是什么的时候,不妨反过来想一想,我们该如何认识战略?有三个关于战略的误区可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8.
孙宏斌 来自北方的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菲 《国土经济》2004,(5):14-16
如果他只是一个地产名人,即使被各类媒体炒得再热,我们也未必动心,但当他的名字与突破行业常规的土地拍卖价和降低市场利润率、提高市场效率、别把消费者当傻瓜等理念密切相关时,便由不得我们不去关注。没人相信他能完成100个亿的销售额,更没人认为他能做中国地产的老大!  相似文献   

9.
李严 《东方企业家》2005,(2):130-130
《东方企业家》2005年1月杂志有两篇文章用不同的案例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商业时代,一味地追求利润,只能失去竞争力,导致无利化.更进一步使我们看到了惟利化导致无利化的现实。  相似文献   

10.
过去我们看到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成长方法,经常认为可以影响企业的因素太多了,难以寻到一个规律。可今天再看企业,发现还是有些很明显的规律的,不能不信。  相似文献   

11.
增值税改为价税分流在我地区已经实行两年多了,价税分流后,使企业利润均衡,税负合理,计算准确等优点已被大家所公认。目前,有许多企业正在将价税分流时分流出的期初应扣税金转入本期,在结转时我们发现用现行规定的还原计算公式结转不够准确,出现多转或少转的现象,就此问题我们提出新的计算公式,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2.
马淑芳 《广东审计》2000,(12):26-27
一、利润来源地在香港,地域概念一向是利润课税的基本因素。换言之,只有在香港产生或得自香港的利润才须在香港课税。可是,虽然地域概念的原则本身清晰明确,但在某些个案的实际应用上,仍然不时引起争议,成为税务局和执业人士之间争论的项目,须提交税务上诉委员会和法院裁决。近期枢密院在“CIRvOrionCaribbeanLimited”案中的判决,肯定了“作业验证法”是界定利润来源地的适当方法。确定利润来源地的一般原则是“查明纳税人从事赚取有关利润的活动,以及该纳税人从事该活动的地方。换言之,正确的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农业税的取消、粮食直补政策的实行以及粮食价格的逐步上扬,农民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了,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本文在对贵州省遵义县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民种粮利润和打工利润的测算,认为实际情况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传统的企业业绩考核中习惯于用利润作为一个主要指标,实际上考核企业业绩更为理想的主要指标应该是经济收益。但利润是否等于经济收益?如果说二者不等,其区别是什么?如何界定?用什么样的指标去体现?这就是提出经济增加值这个理论的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15.
产品销售后的账务处理方法取决于利润的计算方法。在“会计利润”方法下。产品销售后其账务处理既要反映收入的取得,又要反映产品的发出;既要反映企业资金形态的变化,又要提供有关收入和成本方面的会计信息。但为了简化核算,可以将成本放到月末结转。形成了产品销售后只反映收入、暂时不转成本的账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获取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取得了利润的企业就一定能够生存和发展吗?许多企业并未亏损,却难逃破产的厄运,也有许多企业在其经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亏损状态,但它们却没有垮掉,以我们熟悉的家乐福超市为例,当年入驻北京时,亏损就曾长达几年时间,可人家仍可按部就班会经营,归根结底,就在于它们是否重视现金流量,是否储备有充足的现金。  相似文献   

17.
李平山 《会计之友》2001,(11):36-37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根据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计算出来的一系列指标,如销售利润率、资本金收益率,每股盈利、净资产收益率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它是企业经营、投资人、债权人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是评价一个企业优劣,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也是主要指标。对企业而言,它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企业的形象,企业经营和职工的利益。因此,利润最大化成为大多数企业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经营者》2004,(5):76-77
“再有两三年,我们恐怕就要捅破天花板了。我们需要找一个有更大空间的行业去做,但是我们又希望那是一个和电池相关的行业。”  相似文献   

19.
鲁桂华 《英才》2006,(10):32-32
一个沉寂已久的话题,因为凯雷并购徐工一案而再度成为热点:要不要对外资并购设防?正反两种迥异的观点,争执不下。 在资本相对稀缺的背景下,可以预期的是,继续吸引外资,将是我们长期、基本的政策取向。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资本牟利的本性。为了赚取长期、稳定、高额的利润,外资必然要培育并维持某种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又无不来源于某种垄断力量。这种垄断力量,将赋予资本通过控制供给数量来索要高价,以谋求高额利润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卜华 《四川会计》2001,(2):24-26
利润是企业经营成果要素中最终追求的目标。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的负责人来说,都要研究实际实现的利润和预算利润之间的差异。然而,影响利润的因素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部门,如:销售部门应对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额负责,生产部门应对产品的制造成本的高低负责,供应部门应对原材料成本负责,管理部门应对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负责。本文论述的利润差异的层次分析法就是将实际利润和预算利润的差异进行逐层分析,把形成利润差异的各要素分解出来,找出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对利润差异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从而分析原因,明确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