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商务部合作司吴喜林司长在谈及我国制造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问题时,特别强调优先鼓励我国轻工、纺织、服装等行业的企业到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对纺织行业“走出去”寄予了很大希望。对于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世人有目共睹。中国的彩电业在“走出去”的战略中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商务部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汽车出口今年一季度也成倍增长,更令人振奋的是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走出去”,在海外建厂,这标志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也在国际市场有了一定的竞争力,走上了国际化发展的道路。纺织行业是我国最具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行业协会"走出去"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只有从拓展我国对外经济战略纵深的角度,对我国行业协会进行规划定位和工作调整,才能真正完善相关机制,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看着世界地图做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是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发展的"新常态"。中国电建作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电力建设集团,持之以恒坚持国际化优先发展战略,主动搭乘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快车,深耕细作国际市场,国际业务已成为其稳健增长的"重头戏"和"新引擎",奏响了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最强音。  相似文献   

4.
正当今世界,智能化已经成为工业产业发展的趋势,智能制造成为工业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经纷纷在这一领域加紧布局,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德国的工业4.0战略、英国的制造2050战略。我国正处于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靠拼投资、拼资源、拼环境的老办法已行不通,推进智能制造,是促进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常态下打造新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在"走出去"的发展进程中,坚持国家站位,积极主动发声,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形象传播,讲好中企海外故事,打造特色外宣品牌,传播中国电建文化,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海外业务发展创造了良好舆论环境,促进了中国技术、标准、设备、文化"走出去"更好地融入国际商业生态圈。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资企业海外兴业的良好平台,也是企业海外形象传播的重要依托。海外形象传播要坚持国家站位,紧扣国家政策,围绕外交方针,从顶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让中国企业走得出、走得稳,在国际竞争中强筋健骨、发展壮大。作为一项国家战略,钾盐开发“走出去”对于我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获取外部资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正对核电行业从业人员来说,中国核电一直以来比较低调和神秘。实际上,在核电行业内部,国家发改委对核电企业提出"走出去"一直给予厚望,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欧洲推广中国核电,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SWOT模型对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战略措施建议。一、SWOT综合分析(一)优势首先,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具有良好地资金优势,对于一个动辄几百亿美元的核电项目,中国核电走出去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核工业》2016,(3):38-38
<正>"核电"与"高铁"已成为中国制造"走出去"的两张靓丽名片,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出,也为核电"走出去"带来重大机遇。中核集团公司通过提供一体化能源解决方案,充分发挥核工业全产业链的优势,以"华龙一号"和模块式小型堆为推介重点,带动装备制造业及核燃料、核电运行服务、核设施退役治理及核技术应用等全产业链"走出去"。从国际核电市场需求看,共有72个国家已经或正在计划发展核电,其中在"一带一路"上的国家有41个,"一带一路"周边还有11个国家正在发展核电。"一带一路"沿线多数  相似文献   

9.
第十一届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将于2012年12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推进装备制造业国际化"。在日前举行的此次论坛的新闻发布会上,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创会会长、首钢集团原副总裁冯志成介绍了前十届论坛的历程和成绩。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会长、美国美中  相似文献   

10.
《现代班组》2015,(4):16
眼下,"德国工业4.0"正火热,中国是否也要照搬照套?当然不是。其实,中国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力争在2025年,中国制造业迈入国际制造强国行列。比较当前盛行的"德国工业4.0"概念,"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在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德国工业总体上处在从3.0向4.0发展中,中国的工业企业可能有些还要补上2.0、3.0的课,才能向4.0发展。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第一步。中国要用3个10年来实现向工业强国的转变,而"中国制造2025"是第一个10年的行动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煤炭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煤炭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战略引领、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但是在"走出去"的道路上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全面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煤炭经济的历史机遇,深入剖析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提出中国煤炭经济发展路径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核电产业是我国大力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能源局2013年11月公布了《服务核电企业科学发展协调工作机制实施方案》,首次提出核电"走出去"战略:对核电企业"走出去"给予方向性指引,并将核电"走出去"作为我国与潜在核电输入国双边政治、经济交往的重要议题。实施核电"走出去"战略,推动核电项目出口是提升我国核电产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优化贸易出口结构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正核电产业是我国大力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能源局2013年11月公布了《服务核电企业科学发展协调工作机制实施方案》,首次提出核电"走出去"战略:对核电企业"走出去"给予方向性指引,并将核电"走出去"作为我国与潜在核电输入国双边政治、经济交往的重要议题。实施核电"走出去"战略,推动核电项目出口是提升我国核电产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优化贸易出口结构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正电力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会面临项目分处多国别、涉及多专业、外籍员工选用、本土经营与多元文化融合等许多问题,而企业文化的导向力、凝聚力、激励作用,此时至关重要。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将文化与战略、业务、人才、管理等紧密融合,以文化促进企业管理与价值创造的"双提升"、员工与企业的"共发展",对"走出去"企业海外文化建设带来了一些启示。首先,文化规划要融于海外战略。海外战略是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战术依据和基本纲领。要在  相似文献   

15.
近日,从2014中国绵阳国际先进制造业大会传出消息,正在起草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将“优先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摆在制造业转型提质“八大行动”之首,以适应全球产业变革。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杨拴昌说,《中国制造2025》将围绕制造业创新能力、创新体系、质量品牌、大企业培育及绿色制造等采取“八大行动”,以全面提高“中国制造”的水平,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竞争力50强的分析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省份的民营企业,在"走出去"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就,也促成了一些有较强国际竞争实力的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开展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总体看来,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实际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走出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开展出口业务。"走出去"竞争力较强的民营企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少,生产产品附加值较低。对于那些着手实施海外投资的企业,多数从事的仍然是贸易领域以及矿产等资源开发领域,且投资规模仍普遍偏小。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 ,发达国家的产品制造正在大举向中国转移 ,这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机遇。在国际制造业产业链上 ,中国目前还处于中低端。为加快实现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迎接世界制造业基地向中国的转移 ,中国必须大力推进制造业的信息化 ,提高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 ,制造业信息化是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日前 ,科技部已会同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等正式启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总体目标是通过信息化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这项工程主要包括制造业信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推行以及国内建筑市场顶峰渐显,多数中国建筑企业已经转战国际市场.早期的一批先行者面临由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的转变,新来者希望"洋饭碗"能够切实填补国内建筑市场份额未来的萎缩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一、我国企业国(境)外投资交易的背景我国企业把跨国并购投资交易作为"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越来越多企业随着并购规模的扩大,逐步从资源类项目向先进技术类项目转变,技术获取型并购增多,国际创新资源逐步成为企业跨国投资的重要目标。(一)"走出去"做大了规模为了贯彻国家"走出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规模日益扩大,市场多元化体系已经形成,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未来10多年,是我国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对“走出去”的促进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外部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