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西方国家社保制度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之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佳 《特区经济》2006,(12):307-309
本文分析了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社会保障体系作相应的转换以及存在的不足。西方福利制度的设计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了一个参考,本文在分析西方福利制度的历史沿革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银环 《中国经贸》2011,(8):154-15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这一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快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政府体制改革已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政府体制已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改革政府体制的关键要调整政府体制的核心--政府权力-利益格局,即由政府利益决定的政府权力分配形式以及权力与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重新认识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必要的制度保证,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础工程.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已经由原来的现收现付模式向部分积累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转变,这种转变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政府体制改革已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政府体制已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改革政府体制的关键要调整政府体制的核心--政府权力--利益格局,即由政府利益决定的政府权力分配形式以及权力与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龚岩 《珠江经济》1996,(3):43-4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以下简称“授权投资机构”)是经国家授权,经营国有资产、并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的企业法人。设立这样一种国有资产经营机构,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一件大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的改革阶段上,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已成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搞好国有经济的前提和  相似文献   

7.
赵云姣 《改革与开放》2011,(14):124-126
20世纪80-90年代西方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市场社会主义的思潮.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正如火如荼的展开,西方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二者也有本质的区别,认真探讨与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之处,这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  相似文献   

8.
90年代辽宁社会保障改革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泗  许惠敏 《辽宁经济》2001,(12):18-18
一、福利意识与福利政策  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看,各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保障水平、内容、重心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就是各国选择的福利政策不同。我国政府在50-70年代就是基于社会主义“人人平等”的纲领意识,构建了“高就业、高积累、高福利”的发展模式。由此可见,福利意识与福利政策对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保障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90年代是我国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进入基尼系数的警戒线之上,…  相似文献   

9.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是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各项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至关重要的配套措施 ,也是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保持社会安定和关系天下百姓生计的重要手段。今年四月份 ,国务院总理朱基在辽宁考察工作时强调 ,一个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加快建设这个体系 ,是深化改革、稳定社会、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 ,一定要把这件关系全局的大事办好。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对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保持…  相似文献   

10.
自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颁布以来,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便摆在了全国人民面前。人们越来越明白,社会保障体系与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就是社会保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首先就是要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个方面。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也在逐步开展。在改革过程中,人们发现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滞后,阻碍…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设想,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夺取政权后将实行计划经济.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以前,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才逐步实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直到党的十四大,我们党才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因此,对我们来说,社会主义国家与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与市场关系中的国家职能边界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涉及过,过去我们自己也没有遇到过或研究过,因而是一个新问题.因此,加强对国家与市场关系的深入研究,正确认识国家与市场各自的职能边界,对于提高我们党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浅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佳 《山东经济》2007,23(2):53-56
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经济矛盾的多发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体制转轨能否顺利实现,弱势群体的利益能否得到保护,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原苏东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改革。社会保障资金不再由国家统包,由预算拨款,改为企业、个人和国家共同负担的多元措资渠道。其中建立失业保险制度是优先项目,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都作了大的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波捷匈三国改革较为顺利,独联体国家困难较多。在建立和改革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时应借鉴它们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据国家体改委消息,1993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企业改革、价格改革、机构改革等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与目标更加明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构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并对如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具体部署。——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进人重要阶段。目前,落实《条例》,企业经营自主权逐步到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要求社会保障制度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目前,社会保障制度转型滞后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障功能的发挥,转型中的经济制度与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制度性矛盾,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战,其成败足以左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其意义足以影响跨世纪战略目标的实现。究竟如何突破计划经济下国有企业旧体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近几年来,经济理论界和特区企业体制改革试点一直在探索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自80年代起,为了打破“大锅饭”旧体制,提出“放权让利”,实行以经济责任承包制为特点的改革;但是,承包者的短期行为,成了企业体制改革一个重要障碍,这是第一阶段。80年代中后期,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为了克服企业承包者的短期行为,以及为了开辟集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演变到今天,社会体制改革已经上升为深化我国体制改革的首要问题。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角度,社会体制改革要完成两大任务:一是配合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改革原来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社会体制;二是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寻找新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深化企业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这一纲领性论断的提出,为辽宁省社会保险体制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重大决策,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而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历史阶段,从事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广大知识分子都是主要参与,尤其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讨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历程可分为改革目标探索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建立和初步完善阶段以及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所有制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对分配制度和资源配置方式等起到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发展、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改革,我国微观经济主体发生改变,导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基本经济制度也随之发生变革,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底层逻辑。4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改革方向、改革目的、改革方法论和改革核心要义等方面,为今后的改革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