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沈珍  徐赟 《企业导报》2012,(5):23-24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中央与地方财政性支出以及学杂费等,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提高,教育成本也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属于拥挤性的准公共产品,基于公共选择理论与成本分担理论,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要求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即国家增加财政性投入,高校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增加收益,开发校园文化产业,鼓励社会慈善捐助等。  相似文献   

2.
《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出台之后,我国研究生的教育投入和成本分担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根据成本收益配比性原则及其成本构成分析,我国研究生的生均培养成本包括教育性公共支出、教学性支出和部分科研支出三个部分。根据成本分担理论,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包括研究生培养成本和各项杂费等,并应分别由研究生个人、国家和社会共同承担。不同的构成与承担主体,必然对其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和分析带来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成本问题研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就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问题的现状.提出了解决时策.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高校收费定价的特殊性。高校收费定价的理论模式有成本补偿模式、未来收益的资本化模式、学费/经费比率模式等。学费/经费比率模式是我国高校收费定价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等教育成本与收费问题是社会关注高校的话题,随着学生收费标准的不断攀升,学费已经成为许多家庭负担重的重要原因,一些学生因付不起高昂的学费而丧失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如何解决中国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团体广泛讨论的问题。本文从探讨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出发,运用成本分担理论,借鉴美国高等教育收费分担办法,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我国高校收费改革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贫困家庭高等教育阶段个人投资成本和收益问题开展研究,指出贫困家庭的总成本、总收益、个人投资边际成本率和边际收益率分别低于一般家庭,进而从个人、政府、高校三个方面提出改善高等教育阶段个人投资成本和收益的对策。贫困家庭应该合理安排教育投资策略;政府应该对贫困家庭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给予支持;高校应该对贫困家庭的子女创造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7.
军工企业逆向物流成本控制工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红  程巧莲  俞虹 《物流科技》2011,34(11):20-24
作者集公共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博弈论和可持续发展观等多种学科和方法,在国际物流专门人士对逆向物流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逆向物流的成本收益、公共产品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盛垒 《上海房地》2006,(8):29-31
1概述外部性,也称外在性或外部效应,指的是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所谓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外部性,是指某些经济主体在房地产领域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不属于市场交易内容,施加影响的当事人也并未将这种影响作为其决策变量加以考虑。房地产业作为一种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拉动性和风险性的特殊产业,房地产产品作为一种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商品(房地产商品是具有较多公共性的商品),在其投资开发经营及利用的过程中,广泛存在着外部性的一些问题,如城市开发中,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相邻不动产利用时的干扰.居住区中的环境污染,等等,从而,使当事人的私人成本(收益)与社会成本(收益)不一致,使具有负外部性的产品或服务供给过多,而使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或服务供给过少。  相似文献   

9.
公共选择理论建立在"经济人"的假设基础上,将现代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用于研究政治领域的问题。它认为,某一主体是否采取某种行动,取决于主体对这个行为的成本收益的分析。公共选择理论指出,政府是理性的"经济人",也会追求经济收益的最大化,也具有追求自己利益的动机和愿望,在进行行为选择之前要对成本和收益进行核算。目前我国征地拆迁的规模不断扩大,除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之外,巨大的利益诱惑也是政府支持征地拆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对高等教育成本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成本具有不断膨胀的经济属性.高等教育的效率不高主要是投入教学的时间和资源没有带来高效率.本文根据成本分担理论对高等教育成本的经济特性、与成本相关的高等教育效率和按成本分担理论确定学费标准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李爱芬 《会计之友》2012,(35):42-43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有待完善。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发展与完善,需建立在合理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应用人力资本理论,讨论高等教育投资成本与收益问题。分析得出只有在加大公共财政教育投资力度、加快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下,高校毕业生的投资收益才会大于成本。  相似文献   

13.
了解高等教育成本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高等教育成本问题的既有文献评述入手,在分析高等教育职能的基础上归纳了高等教育成本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在层次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多元化投融资模式与高等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的体制正处于改革、完善阶段,与国外高等教育经费的多元化模式相比,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显现出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社会在不断变革,经济在突飞猛进,高等教育要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多元化的高教投融资机制;只有拥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我国高等教育才会实现从规模到质量上的全面发展。在依靠政府拨款的基础上,应当把经费来源的途径和渠道延展到以下三个方面:一、继续实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从经济学角度上看,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既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又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在计划经济时期,教育作为一种产品供应纯粹是…  相似文献   

15.
税务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客观上也需要遵循成本收益原则。本文在科学界定税务筹划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基于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探讨3种不同情况下企业税务筹划中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6.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至关重要,而人民币国际化则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币国际化既有收益,也有成本.文章通过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与收益分析表明,国际化带来的收益整体上远远大于成本.因此,应积极创造国际化的有利条件,逐步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成本具有不断膨胀的经济属性。高等教育的效率不高主要是投入教学的时间和资源没有带来高效率。本文根据成本分担理论对高等教育成本的经济特性、与成本相关的高等教育效率和按成本分担理论确定学费标准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力度不断加大和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高等教育学费的上涨已经使很多低收入家庭不堪重负,对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研究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本文利用CHIP2002年数据,考察了我国不同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收益,重点将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大学收益率和其他收入档次家庭子女进行对比,分析低收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收益的现状,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家庭和社会不计条件将子女送入高等院校,但这种缺乏经济理性的投入在成本上影响了投资的收益。其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心理成本,个人和家庭的权衡应从经济理性的角度对需求的影响力如学校质量,专业喜好,城市环境等来进行综合讨论,对高等教育投资要慎重。  相似文献   

20.
国家审计信息产品属性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纯公共产品审计信息的价格为税收.在准公共产品审计信息中,依照申请人要求而公开的审计信息的价格为收费;其他审计信息没有价格.在私人产品审计信息中,二次开发的审计信息的价格为市价;其他审计信息没有价格.国家审计信息的最优公开范围为纳税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