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款凭证即借款合同和借据,是农村信用社开展信贷业务的基本法律文书。借款合同和借据成立后,贷款人按照合同和借据约定,要按时给借款人发放贷款;借款人则要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并按规定时间付给贷款人贷款本息。从法律意义上讲,借款凭证是贷款人与借款人建立法律关系的前提。合法合规有效的借款合同和借据,关系到信贷投向是否及时、准确、合理、安全、高效,也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形象及信誉。然而,在日常信贷业务实践中,有的农村信用社对借款合同和借据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为追求借款合同和借据的整洁,借款合同和借据都由信贷人员…  相似文献   

2.
华蓥市农村合作基金会推行借款公证华蓥市农村合作基金会联合会自1990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市合作基金会开展抵押、担保借款合同公证,把借款管理纳入法制轨道,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确保在合作基金会入股会员的所有权、自主权、得益权不变.华蓥市基金会联合...  相似文献   

3.
借款合同违约责任条款是经济合同中重要而复杂的一种条款,如何设计借款合同违约责任条款,更好地维护银行、信用社的利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我国经济法律制度和经济合同理论来看,违约责任分为法定的违约责任和约定的违约责任两类。法定的违约责任是指法律规定的违...  相似文献   

4.
一、《担保法》施行前信用社使用和留存的“保证担保借款合同”文本及其特点行社脱钩前 ,农村信用社所使用的保证担保借款合同的文本与农行的基本一样 ,80年代后期至《担保法》施行前信用社使用过的通用文本有三种。第一种合同文本是在借据上加盖保证人的印章或保证人在借据上签字 ,这种文本留存的很少。其特点是 :主合同与保证合同合二为一 ;借据上只填写借款的用途、数量、借款的期限、利率。有关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及保证方式、保证期限、保证范围都没有约定。第二种合同文本是“借款合同”与“担保借款协议书”分别填写 ,“担保借款协…  相似文献   

5.
会计是内当家,似乎都是这么说的,但会计要当好这个家,却并不容易,光有传统的记帐、算帐、报帐是远远不够的,在改革开放、经济活动日益增多、活动内容日趋复杂的今天,会计还必须在管理工作方面多下功夫。现就下面几件事,谈谈我的看法。一、每个单位都有许多合同、协议,这些合同、协议,大多数要经财会人员来执行,因此,我认为凡与“钱”字有关的,不论是借款、租赁、承包、联营、保险等完财会部门都应留存一份。由于合同形式繁多,内容各异,财会部门还应另五合同登记表,每份合同设一表,将合同中与财会有关的择要摘录,以便于检查…  相似文献   

6.
在依法管理贷款的过程中 ,填写订立借款合同与借款借据等文书凭证无疑是其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实践证明 ,依法收贷过程中所发现的法律漏洞与缺陷也大多出自借款合同填写订立这一环节。因此 ,强调规范填写订立借款合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填写借款合同应当符合清楚、准确、完整的要求 :清楚清楚是要求填写借款合同从形式到内容都确定明了。要达到这一要求 ,首先应当是字迹清晰可辨 ,而不能采用草书等不易辨认的字体 ,更不能字迹潦草 ;其次 ,填写的内容应当确定 ,不会引起多种解释。另外 ,由于文书凭证通常为一式多份 ,为减少工作量 ,一…  相似文献   

7.
一、借款合同中日期的涂改。如:某信用社一借款合同原来约定的借款期限为1997年12月21日至1999年11月5日,保证期限约定为1997年12月21日至2001年11月5日,借款金额30万元。后因贷款规模的限制,信用社与借款人协商一致将借款发放日推迟至1998年2月21日,信贷员在口头通知保证人后直接在原合同上将借款日期与保证日期进行了涂改。在后来的履约过程中,保证人因不承担保证责任,信用社便起诉到法院。信用社一审胜诉,二审法院认为变更前的合同未履行,变更后的合同是信用社与借款人之间新建立的借贷…  相似文献   

8.
基金会签订借款担保合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王海明签订借款担保合同是农村合作基金会资金投放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抓好这一环节的工作,对于加快农村合作基金会投放资金的回收,特别是减少借款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据笔者调查,当前一些农村合作基金会在签订借款担...  相似文献   

9.
《致富之友》2000,(10):29-29
一、借贷款合同最好采用书面形式 ,并详细写明合同条款这样做的目的是万一以后借贷双方发生矛盾 ,便于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借款合同的内容应包括借款的金额、期限、利率、用途、还款方式等。如在借款合同中写明贷款用途后 ,债权人就可以有效监督债务人严格按照合同要求使用所借款项。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合同法》规定 :“借款人未按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 ,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 ,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二、借款合同中务必要注明利率是多少按照《合同法》规定 :“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  相似文献   

10.
农村信用社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在频繁的经济活动中,需要依据法律来保障信用社的权益。当前在信贷管理中,有几个法律问题要予以注意。 第一,借款主体不明确,不合法。《借款合同条例》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本条例适用于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事业单位及个  相似文献   

11.
借款合同担保,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附加义务,保证借款合同得到履行的法律制度。借款合同担保既是合同效力的补充和加强,又是合同存在的证明,也是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有力工具。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借款合同的担保形式主要有保证、抵押等方式。保证是人的担保形式,抵押是物的担保形式。二者相比,物的担保则比人的担保要可靠得多。因此,借款合同条例规定:借款方申请借款应具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并有适销  相似文献   

12.
近日,笔者在参与辖内某县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稽核时,发现基层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管理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借款合同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一个严格的借款合同管理制度;二是借款合同要素不齐全,如漏填科目代号、贷款科目、贷款种类、贷款人地址、贷款人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贷款用途、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违约条款和漏盖贷款人公私章等;三是随意涂改借款合同,贷款人和担保人的公私章盖错位置,或者公私章全无,或者错盖没有法律效应的单位财务公章等;四是借款合同档案资料不齐全,且无专人专柜保管,有的随意存放以致丢失。上述这些不规范的借款合同管理行为,严重违反了  相似文献   

13.
林业既是一项基础产业,又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林业企业是林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从金融机构借款、发行债券发展经济不失为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那么因借款而发生的借款费用就面临着怎样处理的问题。一、借款费用的定义。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和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包括企业向银行或者其它金融机构等借入资金发生的利息、发行债…  相似文献   

14.
对于银行、信用社来说,办理存款与贷款业务无疑都是经济合同行为。金融业正面临着职能上的重大变革,市场经济与商业银行对信贷资产质量要求将更高。因而,金融机构根据国家的有关经济立法来规范自己的信贷行为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拟根据《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借款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谈谈经济合同(当然适用借款合同)担保的几种方式,以期对实务工作者在办理贷  相似文献   

15.
正合同档案管理是村庄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合同管理工作的关键一环,更是村庄维护合法权益、主张利益的重要证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同主要包括:土地承包合同、工程项目合同、房屋租赁合同、借款合同等等,可以说,小小的合同构成了整个村庄经济往来的源头,牵涉到多个利益主体,关系着村庄的和谐稳定,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合同档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试论依法签订借款合同的法律问题徐国江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金供给制方针。行政命令曾一度成为各级经济部门调整政策的重要手段,一些从事经济活动的管理人员对经济合同还很不熟悉或不了解。因此,出现了大量的无效合同,给国家资金造成大量损失。加强...  相似文献   

17.
谨防借款担保无效前不久,我们在对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审计过程中,发现在借款合同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应引起农村合作基金会工作人员高度重视,谨防借款担保无效。一、抵押借款合同签订时,抵押物未到有关部门办理登记。《担保法》规定:以...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社如何强化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当前信用社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课题。为此,笔者对枣阳市吴店、南城、七方等三个信用社的信贷管理情况作了调查,以期探索农村信用社向商业化经营转化过程中强化信贷管理的新对策。 一、信贷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一)基础管理缺乏稳定性。一是借款的自主性不强,借款合同要素不齐全。在催收贷款中,有40%的贷款户均无意向申请和正式申请,部分借据要素不完善,缺时间、缺利率、缺用途的现象屡见不鲜。二是借款主体不够明确。一些企业的分支机构贷款所签订的合同不具备法人资格,而有些借款人又帮人贷款或转换贷款用途,造成借款主体的不合理、不合法。三是对逾期贷款超期加罚息制度执行不力。从七方信用社20笔逾期贷款的抽样调查来看,仅有3笔执行了逾期加息制度,其他均未执行。四是信用社自身缺乏有效的信贷管理机制,制约机制及  相似文献   

19.
应正确使用“借款”科目借款是村合作经济组织向资金出借者筹措资金的一种方法。出借单位或个人一般采用信贷的形式向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资金。但在农村清财中发现许多会计人员不能正确使用借款科目。有的借款还款都不记帐,帐面只支付利息,反映不出资金活动情况;有的借...  相似文献   

20.
□问题的提出   案例一:浙江舟山某信用社 (原为城市信用社 )与借款人县渔业公司、担保人县石油公司于 1997年 1月 3日签订保证借款合同,信用社依约借给县渔业公司人民币 200万元,期限 6个月。后因借款人及担保人未按约定归还借款本息,信用社于 1999年 12月向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法院以信用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九条“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金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十”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七条第 (一 )项“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合同”的规定,认定借款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