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来,内地许多企业融资开始走向香港市场.与国内A股相比,香港H股不仅发行难度小,而且在发行市盈率上,在企业股票上市后筹资灵活性上,在股份流通性及管理层激励机制上,在业绩要求与重组限制上,H股市场具有相对优势.虽然香港资本市场是较成熟的资本市场,但要进军香港市场,尚需注意公司治理必须相对合理,应谨慎选择中介机制,合理评估风险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新兴国家纷纷开放本国证券市场,促进了本国证券发行、证券投资、证券交易。由于在实际资本流通中存在一系列的交易障碍,造成了资本市场的分割现象,直接反映在同一上市企业在不同市场上的股票价格不一致。本文采用贝叶斯AR(1)面板模型对A股和H股价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一交易日的价差对后一交易日价差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而且这一影响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A、H股价差异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国内外专家关于A、H股价差异的因素分析基础上,对信息不对称、流动性差异、需求弹性和风险偏好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另选股11家有代表性的双重上市公司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差异的对策建议,对国内企业进行双重上市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A+H股同股不同价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A股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开始回归A股市场。与此同时,同股不同价的现象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A+H股同股不同价的成因可从"差别需求假说"、"信息不对称假说"、"流动性假说"三个角度综合分析,根据两市的发展趋势,预测A+H股价比的未来走势,能为投资于两市的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曹璐  高佳华 《西部金融》2013,(10):39-43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了我国公司以H股回归A股方式交叉上市对公司股票在H股市场的影响,揭示了交叉上市的流动性效应.研究发现:H股回归A股市场这一事件本身在短期会对H股的流动性会造成一定的积极影响.进一步对模型修正后我们发现,在H股回归A股市场这一事件公布后的40个交易日里,H股股票的流动性较这一事件公布前的40个交易日有显著的增大.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资本市场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股票发行审核制度不断优化的同时,近年来出现的金融"堰塞湖"和"三高",以及长期存在的上市后业绩变脸(IPO效应)等诸多问题被广为诟病.本文基于1997—2018年A股市场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发行审核制度变迁是否意味着筛选机制的优化.研究发现:我国A股市场存在较为明显IPO效应;资本市场处罚数量及金额越多代表惩罚制度越完善,企业业绩增长越多,IPO效应越低,诉讼数量越多,企业业绩增长越多,IPO效应越低.此外,随着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审核效率和审核透明度的提高以及退市制度的完善,成功阻止了企业上市之后业绩的下降,使得IPO效应下降.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因为资金链而紧密相连,从协整分析的结果看,在资本市场上房地产板块和金融板块开盘价、收盘价相互联动,房地产板块起着先导作用,但价格反应往往要滞后;而且房地产板块对金融板块影响越来越大,却没有决定性作用。对中国A股市场房地产板块与金融板的关联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金融板块的总体价格波动趋势和房地产板块的价格走势从长期来看,具有明显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新智慧》2008,(10):79-80
一、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应当如何运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答:内地企业会计准则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现等效后,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除部分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以及关联方披露两项差异外,对于同一交易事项,应当在A股和H股财务报告中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运用相同的会计估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在A股和H股财务报告中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2000年5月11日在金融企业与资本市场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规范发展证券市场和改革发行制度的基础上,欢迎金融企业发行上市。这是我国管理层第一次明确表示鼓励和支持金融企业发行上市。之后,几家已经得到了国务院或者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商业银行陆续放出了准备上市的风声。紧接着,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5000万 A 股2000年年末在  相似文献   

10.
章郑伟  张楠  曾青 《全国商情》2011,(15):45-46
本文针对上证A股和H股指数采用永久短暂模型(PT model)和双变量BEKK表述GARCH模型(VECM-BEKK-(BV)GARCH model)联合考察A股和H股之间的信息传递机制。从结论得出:短期内,A股对H股市场的新信息冲击显著且有单向收益率信息传递,H股对A股存在单向波动溢出;长期内,A股市场对价格发现的贡献占主导地位,贡献比例达到67.94%;统计证据表明:A股市场是作为价格一阶矩的信息贡献市场向外部输出价格信息及基本面信息,而作为二阶矩的风险更多的由香港市场传入内地。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证券市场发行上市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渐进性,A股市场上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IPO发行成本具有差异性特征。国有企业上市融资的动力更强于非国有企业,但非国有上市公司间接成本受发行市值的影响较小。样本数据证实,发行规模、发行前公司盈利指标、发行首日的二级市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以及发行方式和定价机制等变量对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IPO发行成本产生影响。证据表明与非国有上市公司比较而言,国有上市公司的间接成本受累计投标询价制度和询价发行方式两个变量的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2.
资本市场在企业融资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对河南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河南省A股上市公司在资本结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以及分布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从优化公司资本结构、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开辟多渠道融资、加快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合理调整结构布局等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A、B股市场还存有一定程度的分割,完全整合尚待时日.而从时序演进的角度看,尤其是在反映股票价值的市盈率、价格、风险状况的重要指标上,A、B股市场整体上有进一步趋同的趋势.随着A股市场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地开放,B股市场存在的实际意义也将逐渐减弱.合并不会对A股市场造成太大冲击.  相似文献   

14.
运用1999—2009年在中国A股市场首次发行上市的IPO公司的经验数据,从事后分析的角度研究公司上市之后融资约束与劳动力雇佣增加及公司业绩成长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缓解IPO公司的融资约束,能够促进公司上市后增加劳动力雇佣;IPO公司加大对劳动力资本的投入,能够显著提升其上市后的会计绩效和基于市场表现的公司业绩。因此,大力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以及上市公司扩大对雇佣劳动力资本的投入,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以提高公司业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海外资本市场筹集发展所需的资金,特别是对于创业企业,在国内上市是千难万难,海外资本市场成为上市的首选。本期专栏中,我们将简要介绍企业境外上市的法律问题,并重点介绍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境外上市的不同模式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形式各种各样,根据是否直接以自己的名义申请  相似文献   

16.
IPO定价合理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上市融资在企业筹资、利用资金方面的巨大优势,而目前针对市场化全流通情况下的IPO定价合理性的研究比较少.针对IPO的发行价格,通过对公司价值变量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研究公司价值变量对价格的解释能力,以此来检验我国股票市场化发行定价的合理性.研究表明,我国实行询价制度以后,IPO发行价格基本反映了公司的内在价值,IPO定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投资》2005,(6):14-14
冷清了几个月的香港IPO市场随着上海电气的上市,很快又将热闹起来,神华煤业、中远控股、交通银行、民生银行、长安民生物流、东风汽车等一家家重量级企业将走马灯般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上海电气此次赴港上市一共发行29.73亿股股份,占已扩大股本的25%,其中90%为国际配售,10%公开发售,招股价范围为其2005年预测每股盈利的12至14.5倍,即招股价区间为每股1.50至1.76港元。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1月11日,湘鄂情(002306.SZ)如愿加入A股中小板块,成为其中为数不多的几家以餐饮为主业的公司之一。湘鄂情的上市像磁石吸引了各方面的眼光——这并不奇怪,长期处于作坊时代的餐饮业一直被资本市场忽略。但更为实际的情况是,连同已经上市的全聚德和小肥羊,以及即将上市的俏江南和狗不理,中餐连锁企业悄然掀起上市潮。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此次餐饮业资本连番涌动,似乎昭示其盛宴来临。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股市长远发展来看 ,实行全流通的新股发行制度已是势在必行。在未来的新股全流通发行和实现国有股流通的全流通市场环境下 ,原国有企业如何通过股份制改造后发行上市 ,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适应全流通市场条件 ,首先必须改革现行国有股权管理体制 ,采用市场手段对国有股权进行集中管理 ,按市场化原则选择企业发行上市 ,具体模式上可采用成立国有投资公司或委托专业机构代理这样两种发行上市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海外资本市场筹集发展所需的资金,特别是对于创业企业,在国内上市是千难万难,海外资本市场成为上市的首选.本期专栏中,我们将简要介绍企业境外上市的法律问题,并重点介绍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