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读书     
《长三角》2011,(12):86-87
创业去!史上最年轻CEO的创业经 9岁,他靠50美元和一台电脑做起了第一笔生意。12岁,他在eBay售卖豆豆公仔,净赚5万美元;  相似文献   

2.
域名是上网单位在网上的名称,随着因特网日益普及,其商业价值也越为人们所重视,域名抢注之风盛行,我国不少企业深受其害,境外不法机构,以敲诈为目的,抢注了我国知名企业的域名。由于抢注方和域名注册管理机构都在国外,给我国的企业申诉并夺回域名造成困难。域名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为加强域名管理、缓解域名资源紧张,因特网协会(ISOC)、因特网分址机构(IANA)、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等国际经过广泛协商,除原来3个国际通用顶级域名com、net、org外,新增了7个国际通用顶级域名:firm、store、…  相似文献   

3.
政策法规     
恶意抢注网络域名须承担民事责任 过去有人因商业目的将别人的驰名商标注册为计算机网络域名,然后开出高价转让这个域名以获取利益。自7月24日起实行的最高人民法院一项司法解释认定这种行为具有恶意。这项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行为人注册、使用域名行为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的4个条件:一是原告请求保护的民事权益合法有效。二是被告域名或其主要部分构成对原告驰名商标的复制、模仿、翻译或音译;或者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同或近似,足以造成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先介绍了国内外对恶意抢注域名的判定标准,然后对这种行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了经济学分析,阐明了该行为对经济发展及市场秩序的危害。并提出了对恶意抢注域名行为在法律上以及作为一种市场行为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投资的温度下来了,可域名注册却是一波末平,一波又起,热闹非凡。 近日,一些域名注册代理服务商开始大做广告,推广新域名.co、.tv、.sh、.biz、.info、.name、.pro等等。他们宣传说:这些新域名具有“和.net、.com及.org相同的性质和功能”。 抢注这些新域名者大有人在,一些简单好记的域名已经无法注册了。但是,用户真的搞懂这些域名是怎么回事了吗?抢到这些域名真的就意味着巨大的财富吗?经过调查了解,笔者发现,在抢注热潮的背后,真实是一批注册代理服务商设下的“陷阱”。 “陷…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域名抢注问题就已引起国内法律界、产业界的广泛重视,然而由于没有相关的案例,探讨一直只能在学术层次上进行。今年6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对一起与域名有关的侵犯商标权、反不正当竞争案件作出一审判决,案件审理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值得研究和思考。该案涉及域名抢注在什么条件下构成侵犯商标专用权;涉及商标与域名纠纷应适用哪些法律;涉及《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的效力范围。了解这些内容,对今后解决这方面纠纷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7.
黎宇霞 《企业经济》2006,(3):164-166
随着Internet在全球的迅速增长和Internet的商业化,Internet域名的注册和使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域名抢注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本文探讨了域名的概念、特征和法律性质等,对目前国内外法律对域名的保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通过中美两国立法的对比,指出我国相关法律完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正> 从1998年初的首届策划峰会到年末的央视终结"标王"的招标大会,中国的策划界不时地传出新闻。众多的策划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策划案例。百世基业:抢注"泰坦尼克号"1998年4月初,正当"泰坦尼克号"这艘经好莱坞精心打造的世纪巨轮,挟着12亿美元的票房在世界各地徜徉之时,北京一家名为"百世基业"的服饰有限公司却悄悄地通过合法程序,抢先注册了"泰坦尼克号"商标,巧妙地借助法律之手打起"泰坦尼克"巨大的无形资产。抢注的策划人方明认为,他的做法并非恶意抢注,只是用"借力打力"方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文域名注册正式开始以来出现的抢注风波,北京市工商部门宣布“决不袖手旁观”,将依据相关法规严厉查处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   工商部门认定,这种现象如果不加以限制,一些含金量很高的中文域名将集中在少数公司和少数人手中,成为某些人囤积居奇、索要高价转让费的工具,这是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据介绍,针对中文域名被抢注和恶意盗用的现象,工商部门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即利用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企业名称、字号和商标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和中文域名的注册实现对接,对每个申请注册的中…  相似文献   

10.
电商第一黑马唯品会从"流血上市"到实现盈利,只用了一年时间唯品会的崛起与中国服装业高库存不无关联就在其它电商尚在烧钱的迷宫中苦苦跋涉时,服装电商唯品会却率先实现了盈利——按照财报披露,唯品会2012年第四季度净营收2.996亿美元,同比增长184.8%,净利润为630万美元,同比完成扭亏。一年前这还是一支著名的流血上市股(上市当日便破发,三日间市值缩水三成),现在其市值已经相当于四个当当网,突破12亿美元。由于最近其股价已经较上市时上涨超过5倍,有人称之为"电商第一妖股"。——这一说法招致了CEO沈亚的强烈不满。"高调的人死的很快的,低调的人活的久一点。"在广州唯品会的办公室里,沈亚意味深长地对《中国企业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的发展,作为网络要素的域名在公司的交流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同时域名恶意抢注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为了保护公司的合法利益,本文试图从注册后的域名的资本化入手,对资本化后的域名价值的确定提出了四种计价方法,并对这四种方法的使用条件作了归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美国、新加坡、中国港、澳、台以及内地一些机构纷纷推出各自的中文域名系统,并在国内开展注册服务,导致中文域名在中国境内无序发展,企业无所适从,域名被抢注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域名纠纷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中文在互联网中的应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13.
要不要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商标意识?泛泛地回答毫无意义。中国的商标被国外什么人抢注的事不应该只让吃了亏的商标所有人痛心疾首;国内有人恶意抢注他人商标也不应该只使吃了亏又"没脾气"的企业接受教训了之。强化商标意识看来不是虚话,深圳那家抢注他人商标的企业也许做了一件"好事",如同向缺乏商标意识的企业背后击一猛掌。  相似文献   

14.
吴恩瀚 《财会月刊》2010,(9):I0008-I0008
一个朋友说他最近投资中文域名赚了钱,建议我们学着把“人赚钱”转变成“钱生钱”。我开始对抢注中文域名“蠢蠢欲动”。那么,到底注册什么样的中文域名才赚钱呢?投资的域名只有具备市场价值才能有望转手,影响力和市场性应该是注册好域名的前提。通用名词、行业名称、商品概念等的通用词汇相对具有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域名抢注是网络环境下一种新的不正当竞争形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如何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此进行认定和查处,本作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世界电子商务发展迅猛1996年全球有近4000万人连接因特网。到1997年底使用因特网的人已超过1亿;1996年12月登录的因特网域名约627万个,到1997年底因特网域名已成倍增长到150万个;因特网上的信息流通量每一百天翻一番:1996年CISCO网络连接设备公司在因特网上的销售仅超过1亿美元,到1997年底在因特网上的销售已达年32亿美元:1997年1月Dell计算机公司在因特网上每天销售计算机不至IJ100万美元,而在1997年12月的假期内增长了几倍,达每天600万美元。1998年年中,美国商务部发布了题为《新兴的数字经济(TneEmergingDigitalEco…  相似文献   

17.
正有人从西珥不住地大声问:"守望的啊!黑夜还有多久才过去呢?守望的啊!黑夜还有多久才过去呢?"守望的人回答:"黎明到来了,可是黑夜却还没有过去!你们如果再想问些什么,回头再来吧。"——《以赛亚书》,(21章11~12节)对以前系列文章的简单综述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GNI per capita)在2010年达到4270美元(当年价美元,来源:世界发展指标2012),已经迈入了世界银行所设定的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世行2010年的上中等收入国家标准为人均国民收入在3976~12275美元区间内)。"中国是否能够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域名是经营者通过因特网进行经营和进行自身宣传的门户,也是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与其进行经营活动或者对该经营者的经营活动进行了解的重要途径.因此,将知名企业的企业名称、商号、或者企业的商标作为域名进行抢先注册,然后进行使用,或待价而沽,进行转让、出租等行为越来越多.在国际上,比如"麦当劳(McDonald)"、"波尔合(Porsche)"、"可口可乐(CoCaCoLa)"等等知名跨国公司的名称、商标皆遭遇抢注.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要问世上最贵重的东西是什么,很少有人会把它与“商标”二字联系起来。方寸商标,价值几何?1994年,美国的《金融世界》对排名前10位的世界驰名商标作出权威估价:排在第一位的可口可乐价值356.50亿美元,即使处在第10位的巴尔卡迪的价码也高达71.63亿美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二千多万家企业仅有注册商标40几万件,一大批国内知名度很高的商标,不是在合资中被廉价“合”进外国人的腰包,就是在国外被他人抢注,甚至连有320年历史的“同仁堂”也在劫难逃。师夷长技,我们应该从356亿美元中掂出“商标”二字的份量…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娱乐精神?有人说,娱乐就是颠覆,而娱乐精神就是颠覆精神。若照此逻辑,显然“中央一套”被抢注为避孕套商标的事件也具备了这样的特质,既颠覆了央视的权威,又颠覆了大众的传统禁忌。同样也不会有人质疑这一事件背后蕴藏的商业价值。尽管当事人之一央视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对此事除了“震惊”并没有发表其他评论,但是在百度上输入“‘中央一套’被抢注”,仍会出现129,000个相关的网页,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也都在第一时间对此事进行了相应报道,有的网站甚至专门针对此事进行了一项调查,正反方在网站的论坛上争得不亦乐乎。可以说,无论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