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借新还旧贷款业务隐含的资产质量风险及危害  由于借新还旧贷款业务本身是银行内部资金的一贷一收,根本不动用借款人的一分钱资金,客观上,就造成了借款人还贷意愿长期不强,完全依赖银行内部的会计财务处理。对于银行来说,借新还旧贷款业务除了那些实力强、信誉好的借款人不会对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外,其他情况的借新还旧贷款都会对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的真实性及清收的时机产生不利影响。按《贷款通则》规定,借款人所借的贷款到期必须按期偿还本金及利息(暂时资金周转困难可申请展期并经银行审核同意的除外),对无…  相似文献   

2.
贷款是银行最重要的资产,是银行利润的重要的来源。如果大量贷款不能回收,必然致使金融机构大量债权悬空,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国有资产流失,银行经营陷入困境。事实上,我国许多银行信贷质量低下,银行收贷困难,贷款有去无回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1996年我国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比重已高达25%,1998年则又增加了两个百分点,均大大超过法律允许的15%的限度。认真研究解决银行收贷困难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银行将信贷资产转移到表外进行证券化] 由于住房市场活跃,西岸银行自2003年以后大量发放次级按揭贷款,这类贷款的借款人资信虽然相对于普通借款人较差,但贷款利率极高,平均达到20%左右。受高利率的诱惑,西岸银行不仅直接发放,还同时从一些小型贷款公司收购次级贷款债权。通过直接发放和收购两种途径,西岸银行的次级贷款余额在信贷资产中的占比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4.
黄敏 《魅力中国》2010,(25):83-83
随着资产评估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金融业务的不断拓展,资产评估在银行业务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在信贷资产业务方面尤其是抵押贷款业务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贷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其好坏程度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经营效益和金融资产的安全。银行信贷业务的整个过程都需要知道借款人的具体财产及个人状况,资产评估能帮助银行摸清借款人的真实情况。本文就资产评估的技术方法,资产评估银行信贷业务中具体运用和具体问题以及对银行信贷业务的现实意义等方面阐述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的不良资产问题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所谓银行的不良资产是指银行投放贷款后形成的银行信贷资产中不符合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原则,处于逾期、呆滞、呆帐状态而面临风险的那部分贷款.在传统的"一逾二呆"统计体系中,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比率是相当高的.如果按照新的与国际接轨的五级风险资产分类,那么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比率还将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6.
贷款有效退出的保障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静 《特区经济》2004,(9):28-29
不良资产一直是我国银行业的一个沉重话题。截至2003年底,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仍高达24400亿元。不良资产产生的一部分原因是在贷款进入时的违规操作和决策错误,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贷款退出不及时。事实上,贷款的退出不仅是防止不良资产产生的有效途径,也是银行优化信贷资产  相似文献   

7.
陶琪 《世界经济情况》2007,(4):18-21,63
本文通过借款人、主管部门、贷款银行,银行监管部门四个层面阐述和分析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并从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树立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雷永根 《中国经贸》2014,(19):143-143
农村信用社抵债资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按时偿还贷款,由贷款人履行合同规定而产生的待处理资产。抵债资产的形成往往是由于贷款人经营管理不善或项目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造成抵偿贷款本息的行为,农村信用社应加强抵债资产管理,使抵债资产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
陈劲 《辽宁经济》1997,(2):32-32
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及化解对策●陈劲银行不良资产一般是指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这是《贷款通则》对不良资产新的划分。对银行来讲它表现为不良债权,对企业而言为不良债务。近几年来,银行不良资产越来越大,我们应当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杜绝及减少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数额巨大的银行不良资产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潜在风险。解决不良资产问题,除了从存量入手,比如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清理已经形成的不良资产,更重要的是解决流量问题,尽快控制新增不良资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我国银行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良资产,已是不争事实。据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统计资料表明,到2008年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上万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仍在两位数;至2008年末,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不良资产数千亿元,仍有大量不良资产需要处理。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现有不良资产近万亿元,以2008年9月的数据计算,不良资产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依然很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作为金融市场主体的国家专业银行也逐步转向国家商业银行。但在转制过程中,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高,银行经营风险加大,已日益暴露出来。据统计,1997年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中不良资产(逾期、呆滞、呆账贷款)已超过5000亿元,而且随着企业改制和破产企业的增加而增加,银行现有的全部自有资本远远不够抵冲这笔巨额损失。1996年,全国企业因兼并破产涉及五家商业银行贷款总额就达609亿元,1998年,全国呆坏账核销规模已增加到400亿元。为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行,保障银行信贷资…  相似文献   

13.
国外资产证券化主要是解决银行资金的流动问题,而对于拥有巨额城乡居民存款和大量存贷差的我国商业银行,其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目的是想丢掉不良资产的所有风险。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特征入手,结合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基本判断,从不良资产供求层面考查认为不良资产证券化绝非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突破口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世界银行业在自由化、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出现风险加大、盈利下降、资产质量不高等问题.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感到加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质量,防范金融风险是各国银行体系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健康状况"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大量的银行不良资产已构成我国经济安全运行的最大隐患.日本也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形成大量银行不良债权而使日本金融业陷入危机,经济处于长期的停滞状态.因此,有必要对中日银行不良资产深层次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探讨如何化解银行不良债权,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本文试图用信息经济理论来探讨这一问题,认为:政府一银行一企业三者存在信息非均衡是产生银行不良资产的深层次原因,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途径是从体制入手创造相对均衡信息条件,采取综合措施,化解银行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15.
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占总资产的80%以上,贷款质量直接决定着银行的命运。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在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中,巨额的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障碍。为此,如何化解银行现有的高比例的不良信贷资产,防范新增存量的发生,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近期的困境引发全球股市遭遇抛售。不同市场间的相关性似乎更高,与贷款违约相关的负面消息如潮水般涌现。由此所反映出的已不仅是对高风险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的担忧,而是更广层面上经济前景的不明朗。  相似文献   

17.
政策     
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将全面推行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宣布,从今年1月1日起,在中国各类银行全面推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贷款风险分类又称贷款五级分类,是指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划分力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其中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旭 《北方经济》2006,(11):72-73
一、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成因的金融生态环境分析 贷款资产作为银行的一项主要资产业务,其运动是一种以“两权分离、按期偿还”为本质特征的特殊价值运动。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银行的信贷活动,会受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使银行贷款资金有遭受损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贷款到期不能按时收回和贷款的贬值等,这样就产生了贷款风险。从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资产质量的现状看,形势较为严峻。  相似文献   

19.
邵金华 《特区经济》2004,(9):165-167
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又称贷款风险分类管理,是指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这种方法源自美国,目前采用这种方法的国家相对较多,并有增加的  相似文献   

20.
吴胜龙 《浙江经济》2003,(12):44-45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在目前,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商业银行获取盈利主要是通过经营信贷资产来实现的。由于银行信贷经营对象(货币)、经营方式(信用)的特殊性,其经营具有高风险性。在日常信贷业务中,如何防范和化解来自贷款对象(借款人)、社会和银行内部管理等各种各样的风险,是各级银行信贷管理人员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