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桂胜 《光彩》2011,(7):5-5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温州中小企业出现"倒闭潮"的言论频频见诸报端,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在解决就业和发展地方经济方面,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多个领域的支柱力量,而温州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标志性地区。因此,温州出现的"倒闭潮"格外引人关注。本刊特地派记者赴温州进行了调查,结果与媒体的报道大相径庭,大规模的"倒闭潮"并没有在温州出现。但是,这样的关注把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2.
郭风 《光彩》2011,(8):1
温州的中小企业到底有没有出现倒闭潮?根据《光彩》记者的实地调查,认为"温州没有倒闭潮"。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官方、媒体、民间等对是否存在倒闭潮分歧很明显,争论背后,隐含着什幺?中小企业生存状况的严峻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尚不具有在资本市场融资条件的大背景下,银行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是,从近几年来的情况看,银行的资金,绝大多数都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开发商以及极少数大型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3.
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温州"跑路潮"出现以来,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受到高度关注,并且与宏观调控紧密挂钩起来。有一种常见的推理逻辑和"药方"是:宏观调控造成资金紧张,资金紧张造成中小企业严重困难,中小企业已经开始显现"倒闭潮",从而可能造成大量失业、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温州经济的独特性在全国首屈一指,由民营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温州经济是我国其他城市所没有的。由此而产生的"温州模式"其实就是在政府有限的管控下放手民营经济自由发展。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壮大的民营经济在如今网络时代的冲击下显得力不从心。在国家提出"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后给温州民企的发展指明了一条新常态之路。  相似文献   

5.
金少策 《浙商》2008,(11):48-49
“温州共计有30多万家中小企业,而可能有20%左右的企业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况……”。 这一论断经央视经济频道播出后,引起了各界关注,甚至被误读为“温州中小企业20%倒闭”。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以温州本土人的经历为基础,以超越温州本土的视野来向大家剖析2011年以来,温州民间资本风险事件频发的根源,并不是如外界报道的仅仅是民间借贷这一层面上,而是当前经济体制下民营经济发展模式、企业自身运营和政府调控的共同责任;只是这一结果在温州率先表现出来。民间资本只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和倒闭后债务的一部分,二者不可等同。同时,着重论述温州民间资本体系的总体稳健性,提出"民间银行"的概念和其对整个民间资本体系的基石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苗荧 《商业时代》2004,(30):44-45
中间性经济组织在温州的发展有广阔的前景,它代表以中小企业组织形态为主的温州经济未来发展方向。温州企业的这一组织制度的选择绝非偶然,它根植发端于温州独特的文化,是温州模式发展的结果,也是家族制为主的温州民营经济资源配置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民间金融规模与民营经济的发达程度直接相关,温州的民营经济发达,民间金融市场不仅规模庞大,同时功能也极为复杂.如何引导、规范温州民间金融活动,从而充分利用温州民间资金为社会服务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温州民间金融的分析,引出规范和发展温州民间金融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温州市是一座经济繁荣、充满活力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民依靠改革创新,依靠温州精神,创造了前人无法比拟的伟大业绩。温州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努力培育集群优势,以及大胆走出国门的发展战略,使温州一直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成效卓越的城市典范,其经济的发展轨迹已被经济学家上升为”温州模式”加以研究和总结,而”温州模式”就是以中小企业为核心的经济模式。温州的中小企业在企业数量、工业产值、税收和从业人员各方面分别占到了全市的98.8%、96%、70%和80%,已经成为温州经济的主导性力量。  相似文献   

10.
根据温州中级人民法院披露的信息,今年第一季度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破产案件86件,日均约有1家企业申请破产,此外还有多家企业正在走向破产中。温州在继"跑路潮"后出现了新的"破产潮",本文结合温州实际情况,分析了新一轮"破产潮"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产品缺乏创新、实体产业空心化、过度依赖高利贷等,针对这一系列原因,提出了推进产品技术创新、引导民间资本回流、打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等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温州模式的发展过程及温州经济“困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何谓"温州模式",简单说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温州地区形成的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小商品,大市场"的产业聚集发展模式。所谓"小商品"是指温州民企生产的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技术含量低,价格弹性高的生活必需品。这类产品虽然附加值低,但依靠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温州先行一步的"制度差"优势,在过去近30年间造就了温州经济腾飞的奇迹。  相似文献   

12.
张苗荧 《商业研究》2005,(16):175-177
温州企业组织形式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是向合作竞争型中间组织演化,具体包括战略外包、战略联盟与企业集群。温州企业的这一组织制度的选择绝非偶然,它是温州模式发展的结果,也是家族制为主的温州民营经济资源配置的需要。合作竞争型中间性经济组织在温州的发展有广阔的前景,它代表以中小企业组织形态为主的温州经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以温州本土人的经历为基础.以超越温州本土的视野来向大家剖析2011年以来。温州民间资本风险事件频发的根源,并不是如外界报道的仅仅是民间借贷这一层面上.而是当前经济体制下民营经济发展模式、企业自身运营和政府调控的共同责任;只是这一结果在温州率先表现出来。民间资本只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和倒闭后债务的一部分,二者不可等同。同时,着重论述温州民间资本体系的总体稳健性,提出“民间银行”的概念和其对整个民间资本体系的基石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温州的冬天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奏,温州现象凸显了中国中小企业的集体生存困境。温州的冬天,也预示着全国中小企业的寒冬。吃得苦,受得累,信誉好,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温州商人打下的金字招牌。然而,近期温州数十位老板形成的跑路潮和跳楼个案,使得温州商人以及当地经济状况备受拷问。  相似文献   

15.
<正>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并没有让温州人轻松。一向被称之为市场经济前沿、中小企业摇篮的温州,今年以来,一方面民间融资活跃,一方面资金链断裂,最终企业倒闭潮蔓延;原本看似一派繁花绚烂的民营经济,这一刻在高利贷的肆  相似文献   

16.
温州民营经济的历史,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史的一个侧影。随着温州经济的发展,"温州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露。作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典型代表——温州中小鞋企也被推上了转型、转轨的浪口,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和困局。本文将对中小鞋企突破困局的策略进行研究,辩证分析其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温州市是一座经济繁荣、充满活力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民依靠改革创新,依靠温州精神,创造了前人无法比拟的伟大业绩.温州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努力培育集群优势,以及大胆走出国门的发展战略,使温州一直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成效卓越的城市典范,其经济的发展轨迹已被经济学家上升为"温州模式"加以研究和总结,而"温州模式"就是以中小企业为核心的经济模式.温州的中小企业在企业数量、工业产值、税收和从业人员各方面分别占到了全市的98.8%、96%、70%和80%,已经成为温州经济的主导性力量.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中国加入WTO,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道路已是必然趋势。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发源地,被誉为"民营之都",曾以"温州模式"闻名全国。温州模式是在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短缺经济和"卖方市场"中产生和发展的,具有"产权清晰、内源积累、区际贸易"的特点,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内向式"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温州民营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要素  相似文献   

19.
温州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温州市是一座经济繁荣,充满活力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民依靠改革创新,依靠温州精神,创造了前人无法比拟的伟大业绩。温州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努力培育集群优势,以及大胆走出国门的发展战略,使温州一直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成效卓越的城市典范,其经济的发展轨迹已被经济学家上升为“温州模式”加以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2013年温州经济进入严冬期。民企资金链断裂造成一批本地民企老板先后"跑路"。温州在外商人亦无回乡投资的意愿。温州经济从此进入"空窗"期。当地政府为此连续推出招商引资政策以吸引国内外温商回乡投资兴业,提振当地的实体经济。目前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温州逆境求生,推动当地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在转型中寻求经济新增长点和开辟新的经济发展途径。为此温州民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新布局,打开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在转型过程中实现自我"蝶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