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中国零售业的发展与成长——基于SCP范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产业SCP分析范式的基础上分析中国零售业的发展与成长过程。研究表明,我国零售业经历市场结构由近似完全竞争逐渐向垄断竞争的方向转变;在零售业对外开放之后,零售企业大都采取降低价格和扩张规模的市场行为,对企业市场绩效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未来零售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协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零售业的全面开放,使中国市场成为全球零售市场重要组成部分。跨国零售业在中国市场与本土零售业展开了激烈竞争。本文分析了这种国际竞争的特点,指出了本土零售业参与竞争的优势和不足,并就如何构建本土零售业的竞争优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的零售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国外大型零售企业纷纷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像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都计划每年在中国以十几家门店的速度扩张。中国零售业要应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必须把物流信息系统作为主要的竞争力来规划建设。现代零售业的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都依托物流信息技术,它也是物流系统中非常关键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后过渡期的结束,中国企业全面迎接全球化竞争已经开始.世界任何一家企业已经看到.企业的竞争已经从简单的产品竞争过渡到对企业人才的争夺之中。在商业零售业方面,我国的零售业企业尤其是大型零售企业在经历了前些年的销售额在幅度增长.市场不断得到扩展、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后,近几年的发展势态逐渐趋缓.并开始暴露出快速发展中积累下来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5.
连锁商业企业开拓农村市场的营销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中国零售市场取消数量和区域等保护限制,中国零售业竞争格外激烈。其中受冲击最大的是连锁商业企业。在资源、技术、管理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外大型零售集团,通过规模化经营,占领易于标准化管理的连锁商业企业领  相似文献   

6.
<正>1992年我国逐步放开零售业,2001年中国加入WTO,2005年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零售业相继进入、占据中国市场。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市场,中国本土零售商在感叹"狼来了"的同时也在加强自身竞争力。但是也有一些零售商的服务意识尚未跟上顾客需求的变  相似文献   

7.
我国加入WTO已有一年多时间了,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零售业在入关之后将会进一步加快开放步伐,最终成为不被保护的对象,这意味着国外大型零售业将会取得与中国企业一样的国民待遇,国内外商家将从此处在一个开放而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展开竞争。但是,竞争的结果会怎样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者之间的经济实力实在相去  相似文献   

8.
一、发展现状探析 2005年是中国零售业全面向外开放的第一个年头,这一年,零售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变化最快、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并购重组、境外上市、工商矛盾等成为行业热点.然而在一些零售业热点城市,一方面不少企业因资金链断裂,面临财务危机而濒临倒闭.另一方面一些大型零售集团积极扩大连锁范围,改善经营模式,提升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零售业目前出现的过度竞特征。在Holltelling 模型基础上 ,本文通过分析过度竞争市场结构的成因 ,着眼于研究零售业过度竞争形成的机理 ;进一步提出完善退出机制 ,形成一种可竞争市场 ,使我国零售业得到持续、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中国入世的承诺,入世三年之内将取消外资在中国投资零售业的地域、数量限制和企业股权比例的限制.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入世过渡期结束,中国的零售市场将全面向外资开放,中国零售业将迎来全面竞争时代和比实力、比核心竞争时代.  相似文献   

11.
苏玉珠 《现代企业》2004,(12):28-29
我国将根据与世贸组织的协议全面开放零售市场。不仅我国的广大普通消费者,就连一些地方官员也希望外资零售业占据我国的市场,他们认为这不仅会给老百姓带来实惠,也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笔者认为零售业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产业,零售市场的开放,不仅要根据加入世贸协议,按照开放时间表有步骤地、有计划地进行,更重要的是迅速的建立一批自有品牌,能参与世界范围竞争的大型民族零售集团。一、中国零售业面临的挑战我国目前的零售业与国外企业抗争,我国的零售市场很可能在短期内被国外零售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很多人认为零售市场是外资企业…  相似文献   

12.
文章指出当前我国零售业、制造业面临着国内国外的强大竞争压力,政府有必要采取适度措施限制零售业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一方面可以减少制造商的生存压力以对抗国外的竞争,另一方面可以指引零售业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建立,而不是通过压榨供应商来发展壮大。此外,文章建议政府要借助市场力量,通过鼓励制造商的有效整合来增大对大型零售商的“抗衡力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零售业对外商的全面开放,中国零售业将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与外资零售企业在市场上多领域多角度全方位的角逐,国内零售业将会形成内资零售、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以及各种经济成分共同竞争的格局.从中国零售业的现状来看,不论是营销战略还是营销细节,都与跨国零售集团存在较大的差距,只有客观地去分析和面对现实,采取相应的对策去迎接挑战,民族零售业才能在新的经营环境下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魅力的日益展现以及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抢摊设点、积极竞争。赛迪顾问行业研究中心2007年10月发布了跨国零售业在华投资及个案分析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零售业日渐成为跨国企业来华投资的热点领域,其投资项目数和投资额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并已成为中国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日本零售企业显然看到了这一时机,零售业巨头永旺集团于2008年2月28日宣布,将大幅增加海外投资,并把中国市场作为扩张重点;  相似文献   

15.
<正>超级市场于20世纪末被引入我国,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后,我国超市现在在各大中城市呈现出竞争激烈、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的良好态势, 但同国外零售业巨头相比,我国的连锁超市还存在着经营规模盲目扩张、超市定位雷同、连锁物流管理水平较低、超市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等不足。随着中国零售业市场在2004年年底对外全部放开,国外的零售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国内的连锁超市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如何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并逐步发展壮大,是摆在每一个连锁企业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的零售业不断适应消费者需要而变化,从传统的和现代的零售业态向更高形式发展,连锁商业革命和仓储式商场的出现给流通业带来了深刻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商业组织形式日趋多元化,国外零售企业纷纷看好中国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积极投资兴办仓储式商场,使得仓储式商场在中国的发展成为必然。一、仓储式商场的起源仓储式商场于1968年诞生于荷兰,名为“万客隆”(MARCO),在美国也称为价格俱乐部(PRICECLUB),日本、港台等地则称之为“量贩店”,是一种带有批发商性质的批零式…  相似文献   

17.
李梅 《现代企业》2007,(1):41-42
按照产业演变规律可以推测,未来中国零售业60%的市场将由3到5家世界级的零售巨头控制,30%市场将由国家级零售巨头控制,剩下不到10%的市场零头则掌握在区域性零售巨头手中。与此同时,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万客隆等纷纷宣布其在中国的扩张计划。两年过去了,本土零售商与外国零售商进行了一场如火如荼的惨烈较量,我国零售业在竞争中逐渐成  相似文献   

18.
自中国零售业对外开放以来,国际零售巨头对中国零售业造成的竞争压力和威胁在不断升级,这些巨头在中国零售市场的布局也不断向全国范围扩展,若不有效控制,它们可通过控制零售终端进而控制中国的相关制造业。  相似文献   

19.
谈我国大型连锁超市营销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零售市场全面开放,外资企业的进入,为我国零售业带来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也带来竞争的压力.激发了内资零售企业发展的活力,促进了我国零售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大型连锁超市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通过重组和发展,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竞争实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和连锁集团(公司)的崛起,标志着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组织规模扩大、网点增加,市场领域不断延伸,调整和制订新的发展战略,实施全国性经营、跨时空运作,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当务之急。但同时,我们要积极发展中小商业,建立广泛、牢固、竞争有序的民族商业基础。中小商业包括中小城市商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