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黾  才卓立  陈国栋 《活力》2010,(18):65-65,67
海伦市检察院在审查批捕工作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锐意创新,通过《海伦市人民检察院不捕案件说理制度》的建立,确立了说理范围、程序、内容、方式、送达“五项标准”.全面推行不捕案件书面说理制度。近年来,共办理不捕案件24件28人,全部按照不捕说理制度的要求进行了说理,公安机关、当事人等各方均表示满意,无一复议、复核案件。较好地发挥了侦查监督的职能作用,不捕说理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张厚国 《活力》2005,(10):151-151
修改后的刑诉法进一步强化了法律监督,完善了法律监督的内容。在立案监督方面,刑诉法第8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成立的,应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这一规定既可以有效地防止公安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出现的有案不立、有罪不究、  相似文献   

3.
孙士宏 《活力》2010,(12):95-95,97
刑事立案监督是人民检察院实施国家法律监督,保障公民合法权利不受侵害.防范司法腐败,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维护国家法律正确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  相似文献   

4.
不起诉是指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对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经过审查后,认为具备了所规定的情形时做出的具有终止诉讼的法律效力的决定。修改之后的《刑诉法》对不起诉制度的范围作出了更加细致和广泛的规定,但是这种规定目前看来并不是十分完善和合理的,任然需要进一步的细化。本文针对不起诉制度的变更和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改进建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刑事立案监督立法现状的分析 对立案阶段的法律监督问题,我国<宪法>及<刑事诉讼法>对此都作了规定.<宪法>第129条和第135条是关于刑事立案监督立法的原则性、宏观性、普通性的规定,<刑事诉讼法>通过第7条、第8条、第86条、第87条的规定将其具体化,而其中一条极为重要也是最为具体的规定是<刑事诉讼法>第87条的表述:"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个人查询、冻结、扣划客户存款,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那么,法律规定哪些单位有权要求银行协助扣款呢? 一、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中国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查询、冻结、扣划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银行存款的通知》中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或执行案件,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查处的经济犯罪案件作出不起诉、撤销案件和结案处理的决定,在执行时,需要银行协助扣划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  相似文献   

7.
李晓明  王晓冰 《活力》2011,(17):36-36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相似文献   

8.
岳政军 《活力》2011,(8):96-96
按照中央和高检院的部署要求,省级以下检察院职务犯罪案件由上一级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高检院《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的规定(试行)》的文件下发后,望奎县检察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坚持在思想上抓深,在工作上抓细、在措施上抓严、在效果上抓实,认真研究改革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应对,快速落实职务犯罪案件审查决定逮捕权上提一级的改革要求,确保这一改革措施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人民检察院通过办理刑事申诉案件,对侦查活动、检察活动、审判活动实行有效的法律监督,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完善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促进司法公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但是,由于硎事诉讼法》对刑事申诉案件的办理规定操作性不强,《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申诉案件规定》(下称《复查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程序规定》(下称《公开审查规定》)等有关法律规定也不够完善,导致了刑事申诉工作面临诸多的难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刑事申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朝广 《企业导报》2011,(22):121-122
人民检察院通过办理刑事申诉案件,对侦查活动、检察活动、审判活动实行有效的法律监督,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完善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促进司法公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但是,由于硎事诉讼法》对刑事申诉案件的办理规定操作性不强,《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申诉案件规定》(下称《复查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程序规定》(下称《公开审查规定》)等有关法律规定也不够完善,导致了刑事申诉工作面临诸多的难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刑事申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秀丽 《活力》2010,(19):44-45
刑事案件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其职权,对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终止刑事诉讼.不应或不必对犯罪嫌疑人定罪处罚,从而做出不将犯罪嫌疑人交付审判机关进行审判的一种诉讼决定。  相似文献   

12.
法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作出不将犯罪嫌疑人诉至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的三种情况之一。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定不起诉适用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于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案件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对检察院不批捕案件的处理比较随意,违背了立法精神,因此检察院有必要对此加强监督.根据工作经验,试分析检察机关对不批准逮捕案件及其执行监督的必要性和监督方法,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政策法规     
日前,科技部、民政部联合出台《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与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设立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最低广告开办资金:个体单位为1万元;合伙单位为3万元;法人单位为5万元。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自收到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4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查同意或不同意的决定。对审查同意的,向申请人出具批准文件;对审查不同意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等事宜。 《办法》还就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注销等其他事项作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15.
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审计局按照《北京市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对2000年7月以后形成的行政处罚案卷进行了自查,发现用审计报告征求意见替代对被处罚机关进行行政处罚前的告知有悖于《行政处罚法》和《北京市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的规定。《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系、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向当事人自知给予…  相似文献   

16.
王岐岭 《活力》2010,(8):197-197,199
职务犯罪初查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专门职权。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这里所指的审查,即立案前的审查和调查.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初查。  相似文献   

17.
贾宪廷 《活力》2006,(6):106-106
一、我国刑诉法是否已确立“疑罪从无”原则 我国《刑事诉讼法》是否已确立“疑罪从无”原则,理论界和实务界认识不一致。焦点是如何理解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和第一百六十二条一款三项的规定。刑诉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刑诉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一款三项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一种意见认为上述我国现行刑诉法的规定,已确立了国际上通行的“疑罪从无”原则;一种意见则认为上述我国现行刑诉法的规定,只是吸收了国际上通行的“疑罪从无”的精神,并没有将“疑罪从无”确定为我国刑诉法的一项刑事诉讼原则。  相似文献   

18.
吴金山 《活力》2009,(9):75-75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起诉是检察机关依其职权,对公安机关或者自侦部门移送起诉的刑事案件审查后.确认存在法定情形依法应当不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或者经过补充侦查仍然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依法作出的不将行为人交付审判机关进行审判而终止诉讼程序的处分决定。  相似文献   

19.
吴金山 《活力》2010,(11):36-36,38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起诉是检察机关依其职权,对公安机关或者自侦部门移送起诉的刑事案件审查后.确认存在法定情形依法应当不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或者经过补充侦查仍然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依法作出的不将行为人交付审判机关进行审判而终止诉讼程序的处分决定。  相似文献   

20.
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浙江省上虞市工商局在查处一起危险化学品经营案件中.在作出相应行政处罚后.因该案涉嫌构成犯罪.向公安机关进行了移送。公安机关在侦查终结后.提交检察院起诉。但检察院在审查案件过程中.发生了观点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