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与图书馆的关系,分析内蒙古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论述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
非遗之憾     
乔嘉 《新理财》2011,(9):40-41
2011年2月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获得通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渐进入到规模化和规范化阶段。我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文化遗产生存环境逐渐恶化,这些宝贵的财富也面临着消失的巨大危机。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族声乐包括民歌、戏曲、曲艺等多种形式,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声乐、戏曲、曲艺的教育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少数民族无形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歌保护行动>已经标明了我国对于民族声乐的认识及保护不断加深,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民族声乐,加强高校民族声乐教育已经势在必行.文中就高校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与方略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积淀着人类文明的智慧和经验,负担着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双重职责。本文从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涵义入手,通过运用解释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阐释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原因和保护的现状,进而提出笔者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欣 《金卡工程》2010,14(2):202-202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智力活动的成果,是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尽管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制定一些保护政策,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活动,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从实例出发对存在问题和成因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保护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对其进行保护,希望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但是,因为资金投入有限、市场开发不力等原因,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艰难。近年出现的众筹模式结合了诸多互联网新技术及交易制度创新,已经在文化产业中有了诸多成功实践,本文讨论其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工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晓燕 《金卡工程》2009,13(8):30-31
少数民族在其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传递民族精神、延续民族文化、强化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其保护工作极为重要,但目前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针对具体不足提出相关法律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影响现实社会,维护民族文化统一性的基因,是各团体、组织甚至个人展示和传承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目前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共501个项目, 有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手工艺术、传统医药、民俗等。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长调民歌,先后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高度的社会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保持国家统一的人文基础。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2月12日--3月16日中国非物质文化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和国家有关财政法律制度规定,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专项资金的来源为中央财政拨款。专项资金的年度预算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体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国家财力情况核定。第三条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当坚持统一管  相似文献   

10.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与乡村振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协同发展模式,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保护面临系列问题。文章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恭城油茶为研究对象,通过农户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发现,农户持观望态度、组织企业协作不统一、文化挖掘力度不够等因素制约着油茶产业的发展;进而通过解析恭城油茶产业化与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从文化自信、文化创新建设和产业发展模式等多个维度,提出“非遗产业化+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实现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伟 《金卡工程》2009,13(6):124-12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作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充分认识传承人作为权利人和权力者的法律地位,将会在最大程度上推进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12.
《投资北京》2010,(8):10-10
近日,北京市财政局和市文化局联合制定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市级财政每年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集、整理、保护、传承等工作。专项资金重点安排保护项目补助、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传承补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征集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定位于社会法法律部门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机制由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共同构建。本文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主体应当进行全面保护,实现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张广宇 《中国外资》2013,(2):214+216-214,216
<正>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能够生产具体物品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经济价值的开发方式,较之其他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直接、更丰富、更灵活的特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同时又强调"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  相似文献   

15.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姗 《金卡工程》2010,14(4):13-14
2009年9月30日,热贡艺术终于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与格萨尔等一并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省第一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对于确立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典型的深远意义,因此,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党和国家就必须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健全法制。  相似文献   

16.
章益松 《金卡工程》2009,13(6):97-98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宝贵财富已经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当前的热门话题,知识产权制度则是这一话题的重点,然而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尚不足以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如何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超越和创新,乃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土族婚礼文化为例探讨了民族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从分析土族婚礼的传承现状及其在民族旅游中的发展现状入手,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阐释了土族民族旅游的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性。认为必须依靠保护制度的完善和人们保护意识的提高,才有可能达到民族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保护传承方式创新,加大生产性保护工作力度,将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9.
正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原文化部2008年5月14日发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新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管理标准、品格和能力建设等作了明  相似文献   

20.
《现代商业银行》2023,(1):16-19
<正>近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据说始于神农时代,中国人就发现并利用了茶,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还有以茶代礼的风俗。潮州工夫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古典流派,集中了中国茶道文化的精粹,作为中国茶道的代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