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凡 《上海质量》2008,(8):37-40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实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制度以来.先后建立制定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国家免检等产品质量监督制度.通过监督检查产品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或优质产品的审定等方式,有力地保证了产品质量,确保了消费安全和健康.规范了市场秩序,促进了市场的良性发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国家免检、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三项制度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众多企业纷纷通过申请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国家免检,提高了产品质量.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是我国政府为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保证重要产品质量,依据国家的有关法规、规章,对影响国计民生、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实施的一项质量监控制度。为提高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有效性,确保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今年以来,福州市质监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采取四个步骤,切实加强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监管,取得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3.
目前欧洲、美国、日本对车辆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均为认证制度。认证制度是由政府部门负责制定技术法规,指导和规范认证、检测、检查等中介机构开展具体的认证工作,通过对产品本身及其制造环节的质量体系进行检查,评价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法规及标准的要  相似文献   

4.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许可证管理办法》)不仅明确了各工作机构的职责和工作程序,而且对每个工作环节都确定了时限。从受理企业取证申请到颁发生产许可证书,各项工作科学、严谨、务实、高效,使符合取证条件的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生产许可证。受理企业取证申请时限生产《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目录》所列产品的企业,其产品质量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明示的标准;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相关要求;具有正确、完整的技术文件和工艺要求及健全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具有保…  相似文献   

5.
《巴蜀质量跟踪》2002,(22):11-15
1984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这标志着我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正式建立。18年来,这项制度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确保涉及国计民生、人体健康、环境保护和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这是一项从源头抓好产品质量,严格产品质量市场准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质监局自贸试验区分局宣布,2014年首批10项自贸试验区质监改革举措全部落地,2015年推出第二批共12项自贸试验区质监改革举措:1.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一是取消部分产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试点负面清单制度。二是放开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门槛。凡是获得计量认证相关资质的检验机构,都可以承担发证检验任务。三是取消部分换证企业实地检查环节。对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申请换证的企业,实行书面公  相似文献   

7.
谈谈产品质量认证的适用标准问题四川石油管理局钻采设备制造厂杨和中产品质量认证的适用标准问题是申请认证的企业和执行认证的机构十分关注和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由于产品质量认证分安全认证和合格认证,而现今完善的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又包括了对企业质量体系的检查、评...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为加强产品质量认证收费管理,规范收费行为,维护认证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的发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经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认可机构认可的产品质量认证机构的收费行为。第三条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可依据本办法和规定的收费标准向被认证方收取认证费。第四条产品质量认证收费项目包括:申请赛、审核费、产品质量检验费、审定与注册费(含证书费)和年金(含标志使用费)。第五条产品质量认证获证企业在证书有效期内申请质量体系认证的,免交质量体系认证中与产品质量认证相重复的质量体系审…  相似文献   

9.
《产品质量法》第九条指出,“国家根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国家参照国际先进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这两种认证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是许多同志关心的问题。现列表分项说明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与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的联系和区别,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企业进行生产条件审核和产品质量检验,确认其具备持续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颁发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证书,允许生产和经营的一种资格认可制度。这种制度带有强制性、核准性、评价性、准入性。  相似文献   

11.
《广东质量》2003,(5):12-12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关系的决定,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产品和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原则上不再交叉。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最近发出通知,对低压电器等17种与强制性产品认证有关的产品,不再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见附件1)。同时,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质监局自贸试验区分局宣布,2014年首批10项自贸试验区质监改革举措全部落地,2015年推出第二批共12项自贸试验区质监改革举措:1.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一是取消部分产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试点负面清单制度。二是放开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门槛。凡是获得计量认证相关资质的检验机构,都可以承担发证检验任务。三是取消部分换证企业实地检查环节。对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申请换证的企业,实行书面公开承诺报备,主动提交产品合格检验报告,取消实地核查环节,直接换发生产许可证。  相似文献   

13.
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是一项行政强制措施,目的是达到治理产品质量。我国自1984年颁布《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以来,取得了以下实效: 1) 有力地加强了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 2) 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4.
生产许可证制度是政府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所建立的旨在保证产品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并与国际通行做法相一致的一种由政府进行强制管理的制度。 为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各地质量技监部门组织力量,积  相似文献   

15.
张桂龙 《上海质量》2010,(12):45-46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是我国政府对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实施的一项质量监控制度。对于列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规定了质量标准、安全技术规范、质量保证体系和生产必备条件等要求.并通过发放生产许可证的形式予以实施.以达到贯彻国家质量政策,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质量认证,分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产品质量认证又可分为产品安全认证和合格认证两种。1993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国家根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国家参照国际先进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第二条明确了产品质量认证的概念:产品质量认证是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其中实行安全认证的产品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实行合格认证的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是加强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监督的重要形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实施,对从源头上阻止劣质产品“出生”,有效减少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优化产业结构,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和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企业规模不一,质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质监部门在生产许可证制度实施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申证企业采取分类指导,重点帮促,使更多的企业获证,确保生产许可证制度健康有序的发展。第一类是规模型企业。这类企业产品质量相对稳定,注重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8.
近来随着我们质量监督行政执法能力的逐步加强,工作的不断深入,执法人员经常碰到这样的案件:生产、销售或使用的产品取得了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即煤安MA标志)或建设工程材料准用证或广播设备准用许可等资格,但没有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或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依照国务院颁布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或《认证认可条例》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对此有关当事人颇有意见。这里以煤安标志为例将行业许可制度与生产许可证制度、3C认证制度做个比较。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制度是对涉及煤矿安全生产及职工作业安全与健康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1)生产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制度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为保证国或地方需要控制的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方面的产品量、重要生产资料及影响国计民生的工业产品质量,经过对生企业的质量体系检查和产品检验,确认企业是否具备生产该产的能力,以颁发证书的形式,准许其生产,并对产品和企业实监督的一种许可制度。实施生产许可证的产品目录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布。企业取证后,具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可以从事取证产品的产、销售。否则,属于违法行为。根据《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凡取得生产许可证的…  相似文献   

20.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试行办法》,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将对重要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启动实施分类监管。据了解,质检部门将实施"企业分类+产品分级"的二维监管模式,针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和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分别实施信用监管、责任监管、常态监管和加严监管等差异化监管方式。对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实施分类监管,产品质量监管将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既有利于落实质检部门的监管责任,提高监管效能,又有利于督促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企业质量诚信自律水平,降低和防范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据悉,质检总局已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施分类监管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年内对所有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基本实现分类监管。本期栏目刊登出该办法全文及《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通用规则》等配套办法,供相关企业读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