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看轻自己     
有位作家曾这样说过:“人啊,不必太看重自己,你本来就是用灰尘、沙子和泥土制造出来的,你还想成为比灰尘、沙子泥土更多的东西吗?”这话听来似乎有消极、颓废之意,但细细琢磨一下,却很有道理,甚至可以说深谙人生之真谛。生活中有许多人往往看重自己的地方很多,而看轻自己的地方却很少。把自己看得太重的人,常常使人生表现得难以理智。总以为自己太了不起,不是凡间俗胎,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总以为自己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什么都懂;总以为自己是个能工巧匠,别人什么也不行;总以为自己经历最多、贡献最大、资格最老,稍不如意,便耿耿于怀,忿把自己…  相似文献   

2.
领导的艺术     
午休后该上班了,两位同志的象棋还没有下完,其中一位是年长一些的副科长。行长进来站了一会儿,没有吭声。当看到副科长走完一步棋之后,他慢声慢语地问:“这步走得不对吧?”发现行长来了,他们立即收盘。事后那位副科长说:“行长没直接批评,给人留了面子,这样的领导有水平,我从心里服气。”以后再也没有超时下棋。我在办公室工作多年,经历过不少行长,感受到不少领导艺术。批评你时,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让你感到批评也是一种爱,使你调整方向,少犯错误,继续进步;表扬你时,为你鼓掌加油,如给你一杯美酒,一股暖流,让你热血沸腾。在这样的领导身边…  相似文献   

3.
美国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关键是你的态度。事情刚开始做的时候,你就认为它不可能成功,那它当然也不会成功;或者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认真,那么事情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因此,你对工作付出了多少,你对工作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对待自己的生活态度应该是:认真做好每一天!  相似文献   

4.
你想把互联网装进自己的口袋吗?这早已不是什么“天方夜谭”,有一群人正在帮助你实现这样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有创业梦,可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如果你正想方设法让自己的企业快速成长,如果你正为自己的产品销售发愁;如果你正急于盘活闲置的设备;如果你正需要一辆汽车载着你和家人一起出游……解决这些问题你只需要找一家合适的租赁公司,选择你所需要的办公场地;服务设施,商务工具等等,并与租赁公司签订租赁合同,这样通过“租用”,你上述所有要求都会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6.
高峰 《税收征纳》2013,(11):7-8
美国有句俗活:“世上有两件事你逃不过死亡和缴税。”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国。  相似文献   

7.
你翻过旧账吗?大概有吧。我们都习惯为别人留下案底,以便哪天这个人再度犯错的时候可拿来作“参考”,作“根据”,看是不是能够原谅,这是法治社会为人类制定的一套准则。原谅一个人的过错不难,因为原谅不需要“用力”,忘记一个人的过错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删除”很难彻底,即使是电脑,程序被删除后还是会有零星记录残留在硬盘某处,更何况是有情绪的人,当然更不容易将别人的错删除。不论你有多大方,不论你脾气有多好,不论你怎样说服自己不去计较,这个人的过错总会在最紧要的关头涌上心头,所有不愉快的过去会一幕一幕自动在你眼前放映,怎样都挥之不去。你永远记得他的错,时不时将旧账翻出来算并没有好处,忘记固然难,但不断提醒一直记着又是另外一回事,而且有没有想过,这样又有什么帮助呢?  相似文献   

8.
天下没有这样的股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三个亏损企业的老板分别去找上帝求助。首先是美国的老板,上帝对他说:“你可以去找比尔·盖茨,他会告诉你怎么样去经营一个企业。”然后是俄罗斯的老板,上帝说:“你可以去找黑手党老大,只要有他们的帮助,你肯定可以赚大钱。”中国的老板一听,有点着急:“中国既没有比尔·盖茨,又没有黑手党,我该怎么办?”上帝哈哈一笑:“傻冒,上市啊!”中国的股市就是这样具有包容性,一些没有持续赢利能力甚至亏损的企业,乔装打扮,摇身一变,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上市圈钱了。控股股东充分利用了“一股独大”、股权分裂的不完善游戏规则,不仅使…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段故事: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见一个研究生很晚还在实验室工作,便关心地问他:“这么晚做什么?”学生回答:“工作。”“白天做什么?”“也在工作。”“那么你整天都在工作吗?”“是的。”学生期待着教授的表扬。物理学家想了一下问道:“可是,我很好奇,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周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来不用“朝九晚五”,没有上下班的舟车劳顿,不用为单位里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劳心费神,他们自由安排工作时间,可以闭门不出,可以昼夜不分。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自由职业者,如一些演艺界人士、摄影师、平面设计师以及自由撰稿人等。在许多人眼里,自由职业者“天马行空”,自由自在,每天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的生活让一些人向往和羡慕。  相似文献   

11.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机半句多”一位出席全国儲蓄工作会議的代表用中国的这句俗話一針見血地道破了儲蓄宣傳工作的根本問題。他說不少儲蓄工作同志在宣傳上很感苦惱,“在家沒事做,出外没話說”。說儲蓄干部出外沒話说也不符合事实,問題是缺少能够打动人心的話。群众说:“昨天来了講一套‘每人存一元,全国六亿元,能买多少飞机,多少拖拉机’;今天来了还是那一套。”有一个工厂的干部看見银行干部来了,沒等他开口,老远就說:“我早就知道,又是多少飞机,多少大砲。給你一塊錢存上吧,快别来这一套。”有些儲蓄干部也不服气,認为对这样落后的人真是沒办法。光埋怨群众“落后”不行,因为話不投机,就是半句也嫌多。做儲蓄工作的同志要善于把自己变成群众的“知心”人,也就是說要了解群众的思想狀况和他們的要求,針对他們的思想活动,确定宣傳內容和方式,才能受到群  相似文献   

12.
放手     
你是否觉得永远没有时间做完手头的工作?是否经常检查直接下属的工作?内部信箱是否经常爆满?如果这些听起来都很熟悉,那你可能已经成为一类可怕的办公室动物——微观管理者。这是一种具有潜在破坏性的行为。一个试图处理所有事务的CFO会掉入恶性循环,为自己制造出更多的工作。“如果人们感受不到自己被授予权力,他们就会依赖于上级,”莎朗·丁说。莎朗是美国创造型领导中心的行政指导,“上级要投入越来越多的时间,精力随时有消耗殆尽的可能。”这一过程也限制了员工们本应提高的技能。“微观管理简直是在浪费股东的钱,因为这不是他们被高…  相似文献   

13.
记得某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是看漫画写感想。漫画是这样的:一个挖井人一连挖了好几口深浅不一的井,都没有挖出水来,于是便扛起铁锨说:“这里没有水,还是到别的地方去吧。”其实,他只要将其中的一口井再挖深一点就到含水层了。“干同样的工作,为什么我付出的辛苦就没有回报呢?”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这样抱怨。其实答案很简单,和那位十分辛苦的挖井人一样,你比成功者少走了一步。  相似文献   

14.
【P2P实证研究案例一】在P2P江湖排名第四的拍拍贷,正在紧固“权杖”,加紧完善自己的征信系统以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而无论是“中国版Lending Club”还是“中国版FICO”,都将是一场路漫漫其修远的征途。“如果你关注P2P,那么拍拍贷和张俊这关,你一定绕不过去。”一位媒体同行曾这样私下告诉记者。仿佛是种事实,这家全称为上海拍拍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拍拍贷”)  相似文献   

15.
说话的艺术     
俗话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亡邦”,“一句话让人恼,一句话让人笑”。由此可见,说话的艺术在我们生活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最近,网络上就有一些关于说话艺术的段子:“如果你说一个女大学生晚上去夜总会陪酒,听起来感觉就不太好,可如果你说一个夜总会小姐白天坚持去大学听课,就满满的正能量了。所以说话的时候,顺序特别重要。”“如果你说一个学者,开了个公司,会被鄙视,认为你俗,真是斯文  相似文献   

16.
苏北 《乡镇财政》2001,(7):38-38,29
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都有个上任卸任和工作调动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某媒体刊登这样两条新闻却发人深思:一是某区委书记调动工作时,百姓含泪数政绩;二是某县委书记易地做官时,群众鞭炮送瘟神。反差何以恁大?原因很简单:前“心里只有群众,唯独没有自己”;而后则是“心里只有自己,唯独没有群众”。谁廉谁贪,谁优谁劣,百姓强烈的爱憎之情和不同的送别场景,就是最公平的打分。  相似文献   

17.
林洁迩 《科学投资》2004,(12):66-66
我1995年法律专科毕业后,没有去公检法,也没去律师事务所,而是进了一家房地产公司。一般人都觉得房地产公司收入高,其实我们公司老板是台湾人,那个节俭程度我就不用细说了,他有一句口头禅——“对自己好一点”,怎么样才叫好一点呢?就是午餐不吃“咸菜面”而改吃“大排面”。我就是在这样的老板手下工作了近十年。  相似文献   

18.
创客崛起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一群人?养花,嫌天天搬着花盆找阳光太麻烦,干脆做个能监测阳光分布的“智慧花盆”,让绿植自己追着阳光跑. 雾霾天让人烦心,于是开发一个智能窗户,检测到PM2.5超标时就会自动关闭. 践行“环保低碳”理念,设计了可发电的动感自行车,在绿色健身房里一边挥汗如雨踩着“动感单车”,一边发电供应健身房的电能消耗,甚至把多余的电力输入国家电网……  相似文献   

19.
几千年来,中国人的问候语最常用的是“吃(饭)了吗”,改革开放以后,各行各业又都有自己的“行话”,大学校园里两个研究生一碰面,喜欢问对方:“出了吗”,意思是导师出国或者出书了没有。2005年两个不同银行的员工一见面,你猜他们会问什么,“经济了吗”?其意是你们银行实行经济资本管理了没有。如果你从事银行工作还听不懂,那请赶快补上这一课,经济资本管理是当前银行界最为流行的词汇之一,它正深刻地改变着各家银行的组织生态。经济资本管理是个什么玩意什么是经济资本管理?这是一个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概念,但一般说来,经济资本管理是一种风…  相似文献   

20.
间接经验     
夫人的同事H,心理学女教授,年届花甲未婚,今后也不想成家。她有不少专业著作和英文译著出版,课也讲得很好。有一回,她做电视讲座,题目是《怎样搞好婆媳关系》。夫人不解地问:“你一直独身,怎么能讲这样的问题?”她说:“我可以讲你呀,你跟婆婆不是处得很好么,我还可以讲婆媳关系不好的例子。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可讲的就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