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上市公司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严重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注册会计师对部分上市公司的虚假财务报告出具不实审计报告的现状更令广大投资者担忧。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的成因作出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自愿披露指数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自愿披露程度随时间有明显的增加,样本公司的平均披露分数随时间而增加,而且对同质和非同质样本统计上都是显的,中后期比早期披露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机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真实披露原则。真实披露原则要求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必须客观反映公司发生的相关事实。不能随意扭曲和任意粉饰客观经济事 相似文献
4.
5.
邵洵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3):2-44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从分析公司的内部治理入手,强调公司产权明晰与激励机制等措施对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性。目前从外部治理的角度分析公司治理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本文从外部治理的市场角度与政府监管角度,利用案例分析方法,揭示我国在构建外部治理信息披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外部治理信息披露的若干建议,不断完善我国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6.
期间制度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要求,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维护资本市场"三公"原则的重任。因此,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期间制度,不仅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知情权,而且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公平与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内幕交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孙敬东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4(6)
在公司治理结构和自愿性信息披露理论分析的研究框架下,以环保信息为例,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因素与自愿性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是影响环保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而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对信息披露没有显著影响,但考虑到现阶段我国国情,并不能单从实证结果来判断其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对此应倡导并保护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适当减少经理人员单方面承担责任的顾虑;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增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以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信息披露中积极作用;实现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的真正分设,促进公司独立化运作;逐步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进一步推进自愿性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9.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为上市公司提供了一个来自境外的特殊且专业的监督力量。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并采用Kim and Verrecchia(2001)的方法测度信息披露质量,发现QFII持股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在使用PSM-DID、安慰剂检验、工具变量法和反向因果识别来缓解内生性后,本文证明了QFII持股与公司信息披露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说明QFII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外部治理力量。分样本研究发现,QFII持股对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作用对内部治理较好和被“四大”审计的公司更加明显。最后,机制检验发现QFII可以通过增加持股公司的分析师跟踪人数和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来改善信息披露质量。因此,增加QFII的数量和逐渐放松资本项目管制有助于改善信息环境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进而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可以借助财务信息披露把自身的信息向外传递,利益相关者主要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因此,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必须真实、准确和及时,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把自身财务信息准确披露出来。本文对上市公司治理对财务披露质量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