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2007年以来,美国房屋的销售量和房地产价格同时连续下滑,致使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在2008年8月份爆发,阴影所致,威胁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场发生在美国的次级贷款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全球,造成了其他国家相继卷入此次风波之中.然而,历史却是惊人的相似,至少在经济危机发生的原理上是近乎一致的.本文试图以史为鉴,以1929-1933年大萧条后各国的反应以及国际格局的演变趋势来分析此次次贷危机可能带来的国际格局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战不断发生,西方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给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一、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1.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及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战争加剧,尤其是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最为突出自亚洲和俄罗斯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各国为保护国内市场、争夺国际市场,纷纷加强贸易保护,贸易战争不断。1998年欧盟针对中国、韩国、印度、日本、南非、波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实行的反倾销措施达150条,进行的反倾销调查达45起,涉及到化工、家电、钢…  相似文献   

3.
2007年以来,美国房屋的销售量和房地产价格同时连续下滑,致使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在2008年8月份爆发,阴影所致,威胁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场发生在美国的次级贷款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全球,造成了其他国家相继卷入此次风波之中。然而,历史却是惊人的相似,至少在经济危机发生的原理上是近乎一致的。本文试图以史为鉴,以1929—1933年大萧条后各国的反应以及国际格局的演变趋势来分析此次次贷危机可能带来的国际格局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1929—1933年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和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契机,总结了应对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防范和应对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与应对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WTO成员国相继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但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学术界对当前是否存在贸易保护主义看法不一。本文考察了金融危机期间贸易保护措施应用的特点及其合法性,对贸易保护措施和贸易保护主义做了区分,并得出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已形成的结论,进而提出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反制"。  相似文献   

6.
当前正在发生中的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容易让人想起1929年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当前美国的金融危机与1929年的大萧条相比,在危机表现、爆发原因、危机处理方式、影响等很多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主要就两次危机的表象、原因、应对、影响四个方面进行比较,透视两次危机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后金融危机时期贸易保护呈现了新的特征,有学者把它定义为新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贸易保护与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在一起,运用现代科技、生物技术、环境保护和国际社会和谐等因素实施贸易保护,进而形成贸易  相似文献   

8.
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剧,新的贸易壁垒层出不穷,这使我国解决贸易纠纷、促进出口面临更大的困难。本文回顾了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渊源,介绍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现状及特点,剖析了贸易保护主义实质和影响,最后提出我国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2007年末美国带给世界的次贷危机早已远去,2010年后全球各国经济逐渐回暖,但正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如今国际贸易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金融危机背景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台了相应的贸易保护政策。由此,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要开拓多元化的海外国际市场,采取有效措施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世界各国开始对进口产品提高关税,试图增加出口以挽救本国经济.这种自私的行为,最终使经济危机波及全世界.正是吸取了当时的教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国家商定放弃贸易保护主义,采取一致步调来实现经济的复苏.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the differences and common features of two global crises: the Great Depression of 1929 and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two crises differ in terms of the demographic structure, 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extent of globalization and other global economic situations. Among the common features, both crises were preceded by unprecedented economic booms, laisse-faire regulatory policies, easy monetary and credit policies, asset bubbles and yawning income gaps. Moreover, the crises had a strong redistribution effect, which would cause shifts of power among large countries and major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相似文献   

12.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09 is the deepest downturn in the world economy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of 1929–33. Though its effects have been felt most noticeably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t has affected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article assesses what we know about the impact of the crisis o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how the crisis may affect long-term development outcomes. It also examin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crisis for some key issues in development policy and thinking.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以美国为首掀起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对中美贸易关系形成严峻挑战。然而,中美贸易不仅仅影响两国间的经济关系,还会对两国的政治关系造成影响。本文用理论模型证明了贸易发展有减少或抑制冲突发生的作用,同时用1995-2010年中美两国的数据证明中美贸易发展是中美政治合作的显著动因,虽然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对政治关系产生不利影响,但两国的贸易和政治合作仍存在长期平稳且正相关的关系。因此金融危机下中美应加强经贸合作以稳定双边关系,而非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进行对峙。  相似文献   

14.
Existing evidence suggests that protectionist activity 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has been muted, raising the question whether the historically well‐documen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wth, real exchange rates and trade protectionism has broken down. We use a novel and comprehensive dataset that stretches beyond the traditionally considered tariff and trade defense measures to study the responsiveness of trade policies to business cycles and price competitiveness in the time period 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We find that the specter of protectionism has not been banished. Countries continue to pursue more trade‐restrictive policies when they experience recessions and/or when their competitiveness deteriorate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global economy continues to be exposed to the risk of a creeping return of trade protectionism.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对发展中转型国家的产业影响主要表现在传统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面临新的生存危机.这一方面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外贸出口额大幅缩减,但更为主要的是发展中转型国家传统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自身所处的国际低端产业价值链所致.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演化升级必须依赖自主创新.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人力资本回报过低是目前制约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产业结构演化升级的主要瓶颈.为此,必须利用国际金融危机淘汰竞争时手的效应,尽快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报酬,实现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演化升级,增强国家先进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The USA and Asia have an enormous stake in each others' continuing prosperity. This outcome is linked to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pe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which in turn faces challenges at both the interstate diplomatic level and at the domestic political level.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s probably the worst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the domestic politics makes i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formulate a constructive trade policy. In the absence of adequate reform at the global level, the alternative could be further fragmentation into competing regional blocs. Asia holds the key, combining both dissatisfaction with existing global arrangements with the resources to reconstitute, at least at the regional level, an alternative set of institutions and practices. How Asia responds, acting to strengthen reformed global institutions or undermine them in favor of regional alternatives, will partly depend on the policies of the dominant global power, the USA.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贸易萎缩,加剧国际市场竞争,也促使各国采取更为保守的贸易政策和措施,从而加剧国际贸易摩擦。最近发生的轮胎特保案就是由于美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贸易摩擦。美国的贸易限制不仅直接影响到中国众多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且会对中国整个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因此,需要我们的政府、进出口企业和各种行业协会紧密配合,共同努力,这其中,政府的引导和协调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式下,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发挥非关税壁垒的屏障功能、操纵货币汇率、使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干预国际贸易,因此,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欺骗性、手段上的隐蔽性等特点。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监督职能,提升出口企业的市场主体功能以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颓势不可避免,这使得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大,美国对华的贸易保护主义尤为突出。文中介绍了美国对华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购买美国货"和"雇用美国人"双项条款、对华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并用、对华不断使用"特殊保障措施"、美国迫使人民币升值等;又分析了美对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主要原因: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一些利益集团的诉求、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充分利用WTO有关规则,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积极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化解中美贸易摩擦;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推动公平、开放的自由贸易环境;以自主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等。  相似文献   

20.
美国金融危机成因与中国金融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29-1933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至今,国际上不断发生金融危机.而始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使全世界再次感受到大型危机的破坏力.对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并且迅速发展的中国而言,受到本次危机的冲击更加明显.历史表明,每次危机都紧随着一场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我国应深入研究美国金融危机的复杂形成机制,并根据本国国情,积极调整发展思路,稳步推动金融乃至全社会经济体制的各项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