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龚成 《中国市场》2014,(47):67-68
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加强产业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和资源共享,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白酒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呈现规模化、多元化、品牌化趋势。本文以产业集聚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为研究基础,从白酒产业集聚动力、集聚特征、集聚效应等方面对贵州白酒业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产业集群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2.
征对宜宾的中小白酒企业普遍存在品牌发展战略不坚定,品牌建设缺少规划、结构混乱、推广乏力的弊端,本文通过对宜宾六家规模企业品牌建设的访谈调查,结合SWOT分析方法,认为宜宾中小白酒企业应该利用宜宾重点打造酒都品牌的契机,通过外部合作方式,引进资金、人才、和先进的管理、营销经验,在稳定发展基酒的基础上,鉴定不移地走品牌化发...  相似文献   

3.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智力创造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高附加值、高融合性的特征。宜宾是著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酒都,是长江上游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具有支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资源、历史底蕴和政策条件,应该充分应用经济实力、文化资源、城市竞争力优势,区域、人才等劣势,抓住政策、市场机遇,积极克服国内外文化产业竞争和融资困难及知识产权保护乏力方面的威胁,加快发展文文化创意产业,大力促进宜宾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追求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宜宾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白如彬  杨波 《江苏商论》2011,(5):145-147
针对宜宾中小白酒企业产品质量好的优势,产品知名度差,品牌建设混乱,发展战略摇摆不定的劣势,本文通过访谈调查,对宜宾六家规模白酒企业的战略体系和执行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最后通过SWOT分析和战略比较模型对宜宾本土中小白酒企业的总体和具体发展战略进行了归纳总结。本文认为从长远发展看宜宾中小白酒企业适合走外部合作战略,抓住机遇,实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白酒产业发展格局重构背景下,白酒产业产区化发展特征逐渐显现,这些特征表现为地理文化共同性、产业发展集聚性、内部效应溢出性.从成因看,消费升级驱动,政策环境驱动,协同创新驱动是其重要驱动因素.在发展路径上应解决白酒产区化表达,将产区整体作为产品、品牌,将其价值传递给消费者.  相似文献   

6.
姜丽丽 《商》2014,(2):297-297,285
在当前,苏北白酒面临沿海开发和融入长三角的重大发展机遇,更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引擎,寻求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新一轮高水平增长,集聚资源优势,推动沿海开发实现新突破。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对融资的巨大需求与金融体系对其资金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制约了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金融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而金融是如何作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支持苏北白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值得我们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产业集聚视角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着产业集聚区内分工协作水平及产业配套能力弱、工业园区建设滞后、产业集聚的具体规划和政策缺乏、现有集聚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恶性竞争等一些具体问题。皖江城市带要提高其产业承接能力,应发挥各级政府在培育产业集聚和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引领作用,扩大产业集聚规模,发展有地区特色的产业集聚,建设工业园区,以吸引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持续转移和投资,促进皖江城市带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16日,从宜宾北口一下高速公路,道路两旁排列有序、设计精美的“五粮液欢迎您”宣传广告很清楚地告诉所有的宜宾市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一年一度的五粮液集团经销商大会将如期于2005年12月18日在这个被誉为“酒都”的城市举行。虽然在当年年中,五粮液公司将其传统的8大片区分解成了30个直属区,但为了方便起见,在经销商的住宿安排上,五粮液公司还是按照华东、华北、西南、两湖等大片区概念将他们安排在了酒都、叙府等宜宾当地最好的酒店。与往年一样,12月17日,在宜宾酒都饭店敞亮的大堂里,五粮液公司的酒类产品被集中在可旋转的圆形展架上进行展示。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聚是临空经济的典型特征,国内临空经济热的背后缺少对其产业集聚效应的思考。本文首先阐述了产业集聚与临空经济的关系,特别分析了产业集聚在临空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然后以临空经济产业集聚下的临空产业链为对象,探讨其产业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聚是区域产业的重要组织形式,自马歇尔提出产业集聚概念以来,研究者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广泛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产业集聚形成机制、竞争优势、存在的风险、集聚水平的测度等方面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阐述,以明确现代西方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1.
马方正 《商场现代化》2007,(35):244-245
本文以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求探寻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出促进产业集聚和城市化在同一个层面上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芬  朱育雄 《商业科技》2010,(15):87-88
产业集聚是区域产业的重要组织形式,自马歇尔提出产业集聚概念以来,研究者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广泛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产业集聚形成机制、竞争优势、存在的风险、集聚水平的测度等方面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阐述,以明确现代西方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是相辅相成、互进互动的关系。文章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城市化和产业集聚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应该通过加快产业集聚推进城市化进程,并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搞好城市规划,考虑产业集聚的需要,为产业集聚创造条件,以实现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产业集聚理论为基础,对吴江物流产业集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研究了影响吴江物流产业集聚变动的各类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市场需求对产业集聚具有最为重要的正向影响效应;资源禀赋和劳动力供给均具有显著影响;而政府支持力度对调整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的新的趋势,是为了创造产业优势、产业竞争力而形成的在空间上的组织形式。本文以淮安市为例,分析了通过产业集聚提高产业竞争力从而发展城市经济,并为政府在培育和发展产业集聚,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产业集聚对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然后指出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和产业集聚视角下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面临的障碍,最后从产业集聚角度提出河北有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对策,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泸州市要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笔者提出加快培育白酒、化工、机械、能源、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二三产互动的产业支撑体系,从而实现全面提升泸州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集聚功能、辐射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8.
国内CBD产业集聚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是现代商务中心区(CBD)的重要经济学特征.以近年来国内有关CBD产业集聚研究文献为基础,对CBD产业集聚的内涵、特征、集聚效应、动力机制、实证分析及相关政策,进行了理论综述和简短评价,以寻求为更加深入地探讨CBD产业集聚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得到了国家的重视,许多地方政府兴起把培育产业集聚园作为发展战略,所以目前在国内多数的产业集聚园和产业孵化基地的形成过程中,政府发挥了主导力量作用。通过对产业集聚形成理论中影响产业集聚形成因素的分析,指出发挥政府的外部力量作用可以消除产业集聚形成中制约产业发展的内生矛盾,并对政府如何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区域制造业产业集聚模式,以成都、德阳、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带为例,阐述了以重点城市为核心的区域制造业产业集聚模式,利用区域产业集聚理论分析该集聚模式的优势。最后,介绍了区域制造资源共享系统在成德绵区域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