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是实现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不仅制约了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造成大量科研成果的浪费,而且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每年约有6000-7000项农业科研成果面世,但其转化率仅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因此,分析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对于加快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成果的转化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十分巨大。现阶段我国农业成果转化率较欧美发达国家低,其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整体素质难以提升的瓶颈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农业转化的现状,指出阻碍农业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改善农业发展的现状,提升农业成果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3.
以生物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正在促使世界农业发生巨大变革。在我国,用高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是加快中国农业峡谷经进程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推广是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两个重要途径。同时,中国农业科技将在四个层次上实现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4.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中国农业进出口贸易产生巨大影响,我国农业经济迎来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其利弊如何最终取决于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近10年来,中国粮食生产成本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使粮食价格也随之提高。如何搞好科技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瓶颈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脱节,是造成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根本原因。推行农业科技产业化,让农业科技成果通过市场直接进入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是从根本上解决转化不畅问题的现实选择。鉴于农业科技存在的外部性问题、"柠檬市场"问题和投资动力不足问题,政府应在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6.
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技术创新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产品质量、丰富农产品种类及解放农村劳动力等机制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在农业技术研发和应用环节面临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不足、农业技术成果应用转化渠道不畅、农民对农业技术成果需求不足等困境,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应通过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有效供给机制、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转化率和培育农民对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内在需求等路径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7.
胡文涛  徐兴才 《当代经济》2016,(10):109-111
全国高校每年有近万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然而,大量的科技成果并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已成为困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民族产业振兴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云南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促进云南农业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主要是以生产粮食为基础,而以农业为基础的畜牧业发展速度缓慢,畜牧产品深加工业发展更是滞缓。据调查显示,我国畜牧业产值约占农业产值的35-40%,而世界发达国家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例则达到60-70%,按照世界  相似文献   

9.
提高农业竞争力必须加强科技推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计划的主题是结构调整,作为农业,仍然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并且是重中之首.如何发展农业?邓小平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但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却不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看是如此,而农村科技转化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近几年我国取得各类农业科技成果达25000多项,但大部分成果停留在完成与获奖阶段,大量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没有推广应用.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经过成果的研究、转化、推广使用这些过程,我认为科学技术的推广使用这个环节,目前在广大农村显得极其重要,特别是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更是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舒安 《生产率系统》1998,(1):28-31,57
科技成果能否及时有效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直接关系到经济建设能否依靠科技进步及能否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问题。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度和广度其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极大,它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这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就当前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以便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及如何去解决,从而促进  相似文献   

11.
一、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率低下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农业结构的合理化伴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结构进行了三次大型的调整并正在进行第四次战略结构调整,但是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农业的发展与市场的发展之间不相协调,从而导致农产品销售困难,严重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观点     
《经济导刊》2009,(9):9-9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35%,主要还是由“两低”造成的。上半年新增信贷涌入A股说法不准。主要储备货币国家应保持货币币值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专利技术转化一直是困扰我国专利权人和企业的一道难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专利技术转化率只有10%左右,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周长张勤对此表示,五大问题阻碍我国专利技术转化。  相似文献   

14.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是一项大任务,是一门大学问,科技工作者要悉心研究,精心实施,使科学技术在农业和农村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本文就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途径,以期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陈运雄  李博  符文忠 《经济师》2013,(12):65-68
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支持既是依法治农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手段。然而,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制化建设方面存在着重政策轻法律,相关法律的位阶不高且可操作性不强,农业科技人员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职责不明确,农民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权利义务不具体,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金融法律支持缺乏力度等问题。其解决途径从长远上来看,应制定《科学技术基本法》;从当前来看,应着手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与《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相配套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关系着整个国家的进步。科技成果没有实现商品化、产业化,没有转化为生产力,自主创新的最终价值也就得不到充分体现。所以,自主创新能力不仅要体现在形成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将成果产业化形成财富效益。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实现产业化不足5%,专利技术交易率只有5%,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因此,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效农业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它要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依靠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发展高效农业,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能力。从而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促进资源持续、高效利用及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近年来的实践也表明,科学技术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日益发挥着巨大作用。最近,党中央又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可见未来将是科技主宰国民经济发展的时代,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也会越来越密切。但是,我国科技成果向生产的转化率不高,我国每年鉴定的数以万计的科技成果只有10%左右被生产单位应用。据有关资料介绍,1981年至1990年获得国家级奖励的科技成果6454项,累计可创经济效益2800亿元,然而,这批科技成果应用不过50%,大范围应用的不足15%。由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来自…  相似文献   

20.
构建市场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发展起来的,它与市场运行机制不相适应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改革现行的政府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建立市场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