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欺诈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基于相对人欺诈而实施的行政行为.目前对工商部门来说,"欺诈"主要表现为两类.其一是对依申请行政行为[1]的"欺诈",如申请人故意提交虚假证明文件骗取工商注册登记或者凭伪造的申请材料变更工商登记;其二是对依职权行政行为[2]的欺诈,如生产厂家故意出具认定为假冒商品的虚假鉴定结论作为证据,投诉"串货"行为.工商部门如果实施了受欺诈行政行为,就可能承担司法审查败诉,行政行为被撤销甚至行政赔偿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2.
一、民事责任认定原则 1.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原因分析 ①故意(欺诈):指注册会计师与企业管理当局共谋,明知企业的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或者漏报,仍然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虚假信息或者重大缺失的信息,这实际上是一种共同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3.
康伟 《财会通讯》2004,(10):46-4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将“行政许可”定义为: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许可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管理性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确认财产权利及其他民事关系的行为,如抵押登记、结婚登记、产权登记等不具有管理的性质,不属于行政许可。二是行政许可是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的外部管理行为。行政机关对内部的管理行为,如对其他行政机  相似文献   

4.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虚假性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圆 《审计月刊》2009,(8):47-47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虚假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在会计实务中.虚假会计信息有两类表现形式,即“假账真算”和“真账假算”。所谓“假账真算”即经济业务本身是虚假的.而会计处理是真实的,造成了会计信息虚假,如虚开发票、编制虚假预算等。所谓“真账假算”即经济业务本身是真实的。会计处理方法是违规的,以致提供的会计信息虚假.如不合理地利用会计政策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虚假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公司登记机关可以依法撤销违法作出的公司登记行为。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对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情节严重的,公司登记机关可依法撤销公司登记。  相似文献   

6.
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是工商部门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使其在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工商部门执法水平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应对当前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中的一些误区加以澄清.进行思考.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行“宽进严管”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加强市场监管是政府职能向市场监管、社会服务、公共服务转变的三大重点之一,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是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交予重庆工商牵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些为工商部门强化监管职能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工商部门加强和创新市场监管机制指明了方向。本课题提出的“量化积分式监管”意为:对市场主体侵权假冒、制假售假、欺诈违约等各类违法失信行为进行量化评分和综合管理,建立“行政约束”和“市场约束”相协调的长效管理机制,形成一套实用简约、易被市场接受的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和行为准则,从而营造诚信有序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经营环境,增强投资者投资信心。该监管模式是对现行市场监管体制机制的系统设计和制度创新。类似于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实行“驾照积分式”管理。使市场主体像驾驶员重视驾照一样重视营业执照,不敢、不愿违法失信,主动亮照接受监督。  相似文献   

8.
在工商行政管理日常工作中,我们习惯地将在一段时间内多次提出或一次提出多起申诉举报,且要求获得赔偿和举报奖励的人员,称之为专业举报人。专业举报人是新形势下市场监督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但对市场上存在的欺诈行为增加了一个“瞭望哨”.而且还对工商部门依法行政行为增加了一个“监督岗”。  相似文献   

9.
《行政强制法》是继《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之后又一部规范行政行为的重要法律,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关系重大。结合《行政强制法》的内容和执法实践,本文拟对《行政强制法》实施背景下的工商部门行政强制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朱华 《广西审计》2002,(6):33-3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因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各类舞弊行为时有发生。国家审计机关如何审查经济舞弊行为,查处腐败案件是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实践,就如何开展对行政事业单位舞弊审计这一课题进行初步探讨。一、行政事业单位舞弊现象表现形式本文所说的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一种故意行为,即被审计单位故意假造会计报表。就利害关系而言有为本部门利益而进行的舞弊和为了损害其它部门、组织的利益而实施的舞弊两种。但不管是哪种形式,舞弊者的…  相似文献   

11.
国家工商局根据《消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并于1996年3月15日颁布实施了《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在这个《办法》中,确认了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十三种欺诈行为的具体表现,这是我国立法上首次以成文的形式对欺诈消费者行为作出的规章规定,对防范和认定欺诈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但是,从现行的我国有关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规则来看,笔者认为原则性比较强,可操作性欠缺。如笔者亲自处理一起消费者投诉就遇到了法律的“盲区”:一消费者在大连某…  相似文献   

12.
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提高行政执行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工商部门前沿阵地的基层工商分局,其行政执行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党和国家关于市场监管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局的工作部署能否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近年来,张庄分局以提高行政执行能力为主线,以实施“准军事化”管理为抓手,严格制度,严抓管理,严带队伍,使分局行政执行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工作成绩有了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3.
财经快讯     
财务安永:全球商业欺诈大多源于内部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布全球商业欺诈活动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全球的商业机构每年涉及欺诈事件的款项高达数十亿美元,这些欺诈案件的犯案者85%是公司的内部雇员。安永负责企业调查的主管合伙人莫礼诗强调,董事必须把自己放在预防欺诈活动的最前线,不应将责任推给行政和营运部门。他表示,“近年全球最瞩目的企业丑闻的焦点均是由于出现虚假账目,而根据我们在香港和内地的经验,情况亦十分类似,虚假的会计账目往往是用作掩饰欺诈行为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行政许可法》实施以来,人民法院以审查中“未履行合理注意义务”.判决工商部门败诉的行政许可案件时有发生,使市场主体注册登记工作成为工商部门法律风险的高发点。在许可申请内容难以全部进行实质性审查的情况下,如何既有效防范行政许可风险,又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反思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和所见所闻,特别是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所暴露出的登记机关履责中的问题及原因.笔者认为应从根本上提高行政许可效能,当前最主要的是提高四种能力,努力履行好行政许可审查中的“合理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15.
何为欺诈消费者行为最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并实施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规定,经营者的下列行为为欺诈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可以依法取得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价款1倍的增加赔偿: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二、采取虚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欺诈消费者行为本刊记者丁卯为制止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国家有关部门列举出如下欺诈消费者行为,并应当承担法律责任: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2....  相似文献   

17.
本文新称的“官司”,专指国家审计机关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圆不服其行政执法行为.而依法申请舳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国家设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法律补救制度的目的既是为了保护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扳益,又是为了使行政执法公平、公开、合法。行政管理相埘人.只要对其行政行为不服,都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诉讼,即同行政机笑打“官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审汁机关应当如何直面此种“官司”呢?笔者认为.应当:  相似文献   

18.
行政程序法治化具有防止腐败滋生、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利,提高行政效率等意义,但受“重实体、轻程序”等观念的消极影响,政府在依法行政过程中,程序意识仍然淡薄,这直接影Ⅱ向行政行为的正义性及法治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充分发挥行政指导作用有关规定.从2005年底开始.福建省局在总结泉州市工商局行政指导的试点经验基础上.在全省工商系统全面推行了行政指导工作。两年来.全省各级工商部门以提高监管执法效能、优化公共服务质量。促进依法行政。促进职能到位,服务经济发展为主线。把推行行政指导与履行工商职责.方便群众办事.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行政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在其职能、职责或管辖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样化的经济和社会管理需要,适时灵活地采取符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方法.征得行政相对人的同意.引导其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以有效实现一定行政目的的行为。作为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寻求平衡的一种制度尝试,福建省工商局在泉州等地试点的基础上.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传统“刚性”监管方式之外,将行政指导这一非强制性的“柔性”监管方式全面引入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