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以有机大米为主打产品的吉林省德惠市万达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班子,如今年完成有机大米认证正是他们敢想敢干的结果。总经理曲振文说,2010年出资940万元注册成立吉林省德惠市万达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次大胆尝试。在搞有机水稻种植之前,这家小微企业一直在做肥料销售,后来又由卖转为制,尝试自己制作有机肥。看着有机肥市场的不断扩大,才思考要不要尝试把产业链进  相似文献   

2.
《上海农村经济》2014,(2):32-33
上海太平洋禽蛋专业合作社于2007年12月注册登记,现有成员32名,他们有的自己养鸡,有的在合作社鸡场养鸡,但无论哪种方式养鸡,合作社都为他们垫资提供苗鸡、饲料并免费传授饲养技术,鸡和蛋产品也由合作社收购,对在合作社鸡场养鸡的社员免收租金,从而使社员养鸡只赚不赔。一年下来,一般社员都有2.5万元到3万元的收入,多的有5、6万元。  相似文献   

3.
宣传合作经济组织的本来面貌。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村合作制史》序言中说:所谓“恐合”症,就是一部分干部怕谈合作社,相当部分农民怕搞合作社。究其原因他们并非真正“恐合”。试问农民怎会怕为他们谋利益,引导他们致富奔小康的合作社?农民怕的是违反合作制原则,不尊重农民意愿,搞假合作,怕影响自己的既得利益;更多的则是不知什么是合作经济,怎么搞法,是“合盲”症。实际上,自世界上第一个规范的合作社——英国曼彻斯特郡罗虚戴尔镇公  相似文献   

4.
《江苏农村经济》2016,(9):26-27
正近年来,如皋市以城北街道平园池村社区股份合作社作为创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第一试点,积极探索农村资源的有效利用、资产的有效管理、资本的有效运营,不断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主要路径推进社区股份制改革。平园池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先后经历了清产核  相似文献   

5.
正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像"运北"合作社一样,由传统种植养殖业开始涉足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二三产业,发掘新的增长点,分享农业增值收益。"一头羊直接卖,不过千把块钱,现在做成真空包装的熟食,价格是原来的3倍。"浙江省桐乡市运北秸秆利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红飞很庆幸,在去年羊肉价格下跌的时候,能与食品厂合作搞羊肉深加工,使合作社扭亏为盈。让好产品"好吃"起来,只是合作社转型  相似文献   

6.
上海一帆蔬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12月。合作社社长朱峰曾做过司机,2009年秋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随朋友去草莓园采草莓,当时给他印象最深的是草莓很大,很甜,而且是大棚规模种植,那天采摘游客也很多,都说草莓很好吃。基于那次经历,然后又到菜花节去看了草莓销售,发现草莓种植户种植面积分散,个体销售辛苦,价格受市场影响大。看到这种情况,他萌发了专业种植草莓,组建合作社,带动农户组团经营的想法,他的想法得到了南桥镇分管领导和镇农业服务中心及华严村领导的支持。2010年5月,他在南桥镇华严村租了50亩土  相似文献   

7.
养鸡历来是农家的一大副业,也是菜篮了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围禽蛋业从家庭散养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特别是经过非典、禽流感等全球性疫病的冲击,禽蛋业历经磨难,几多挫折。但是,谢敏杰——一个具有32年养鸡经历的“农村奇人”,以他敏锐的市场触觉,杰出的养鸡技能,勇立潮头,带领他的太平洋禽蛋合作社,搏风击浪,把禽蛋业做得红红火火,越做越大。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近日在山东德州采访调研,发现当地种养大户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他们利用自己以前在农资服务、白酒经销、运输、装修等行业积累的资金和经验,积极投身于农业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和不断摸索,经营土地成百上千,有的甚至过万亩,或注册家庭农场奋力创业,或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甚至联合社共闯市场,既为自己致富奔小康闯出了一条新路,也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武城县志远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牛文忠原来从事农资销售,  相似文献   

9.
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 农业合作社是农业生产力,特别是农业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合作社思想和运动虽然产生在生产力最发达的西欧,但是很快传到了美国。它的第一个农业合作社于1810年在康涅狄格州成立,距今已有170余年。当时,美国的疆界正在向西推进,农业边疆不断西移,在农业生产增长和商品率提高的同时,农产品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距离日益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人专门从事农产品的收集、运输、加工和销售工作,以供应东  相似文献   

10.
<正>上海太平洋禽蛋专业合作社于2007年12月注册登记,现有成员32名,他们有的自己养鸡,有的在合作社鸡场养鸡,但无论哪种方式养鸡,合作社都为他们垫资提供苗鸡、饲料并免费传授饲养技术,鸡和蛋产品也由合作社收购,对在合作社鸡场养鸡的社员免收租金,从而使社员养鸡只赚不赔。一年下来,一般社员都有2.5万元到3万元的收入,多的有5、6万元。一、生产规模逐渐扩大2012年合作社饲养蛋鸡6万多羽,种鸡5.8万多羽,年产鲜蛋22万公斤,年销售肉鸡12万多只。年供小绍兴优质苗鸡98.2万羽,供给18家养鸡场  相似文献   

11.
<正>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强市是宿迁这一苏北农业大市转型升级的第一战略。"鸡卖完后要把鸡笼打扫干净,进行杀菌消毒,每三天消两次毒……"8月10日,宿迁市宿豫区观庙镇观庙村养鸡"专家"冯秀在向养鸡户传授养鸡防病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进入甘肃定西洮河边上的王家嘴村,穿过田陌间的一条水泥路,就来到国家级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临洮县绿洲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洮河水滋养着这一片土地,也为从这片土地上走出的边江舟,返回故里二次创业种植有机蔬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边江舟,这个昔日王家嘴村走出的普通农民,从建筑工地的打工者到房地产开发商再到有机蔬菜的种植者,多年的创业经历让他饱尝艰辛,不断书写人生华章。如今,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小元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集大型酒店、农产品配送中心、快餐公司、商业地产公司、农业合作社等多家企业的综合性集团。十多年来,在公司董事长金取仁的积极推动下,实施科学管理,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上海市食品安全示范单位,是上海市第一批实施"六T"实务科学管理示范店,是奉贤地区的餐饮龙头企  相似文献   

14.
三、农业合作社建立的集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系统在美国的一体化农业服务体系中,各种农场主合作社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一直是家庭农场。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美国农场制度构成了农业合作社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美国家庭农场经历了数量上由少到多、又由多到少,规模上不断扩大的过程。合作社作为农场主自己的组织,在与农场主的业务往来中具有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特点,因此,它为农场主提供的服务涉及各个领域,具有全方位性质。也可以把各类合作社为农场主提供的服务按照销售、加工、采购、供应、运输、科技、信息、产中服务等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俗话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早年间,农村姑娘孙秋亚和她的丈夫从一台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辗转浙江、安徽等地进行水稻、小麦跨区收割作业,到自己承包百亩农田成为规模经营大户,再到创办起亚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孙秋亚夫妇在10多年的创业坎坷路上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转型升级,成为点缀在富春大地农业生产战线上一颗新星。起步从跨区作业开始37岁的孙秋亚生于改革开放初期,是浙江省富阳市鹿山街道南山村村民,结婚后与丈夫一起打过工,摆过路边摊,开过店卖过鞋,平时丈夫对一些农机具总喜欢拆拆装装,空闲时帮农户修修农机。2002年收割晚稻时,村里来了两台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莒县供销社结合当地实际,创办了黄烟、花生、养鸡三个专业合作社,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选好项目 他们着眼于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从农民有迫切联合合作要求的骨干和优势商品入手,选择了养鸡、黄烟、花生三大产业组建专业合作社,寨里河乡农民有多年的养鸡习惯,目前比较大的养鸡户就有50多户,年养鸡20多万只,但生产中鸡种不适销对路、防疫难、销售难、饲料不统一等问题困扰着农民,制约  相似文献   

17.
在江苏省如东县洋口镇杨楝园村的田间地头,人们会经常看到一位皮肤略显黝黑、剃着平头的年轻小伙,他就是如东县新型职业农民的典型——邵爱徐。 现年38岁的他,1997年从西藏退伍回乡,曾在化肥厂当过工人,摆摊卖过猪肉,开过农田作业的拖拉机,搞过粮食贩卖。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镇里正在组织一批农民去县农广校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职业农民培班训,他主动报名并参加了培训。这次系统的职业培训激发了他的创业热情。2012年下半年他自主创办了如东县爱农农技服务专业合作社,新添置了两台担架式弥雾机、一台插秧机,为周边500多亩水稻田提供全程农业专业化服务。经过几个月的实践与摸索,他承包的全程农业专业化服务的500多亩水稻喜获丰收。在农业生产这条路上邵爱徐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为他创业之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取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毕业后又从事了一份让不少人羡慕的工作一次回乡经历这名玉林人做了一个决定回家,弃笔从商今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投身农业之前,龙堂展从事着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大学教师。从大学一路念到博士直到留校任教,龙堂展没想过会和"创业"扯上关系,更没想过与"农业"扯上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2003年我们开始养鱼时,起步资金才3万块钱,根本没想到能做到今天这个样子",说起这些年的农业创业,湖南桃源县柏盛家庭农场主王秀英颇为欣慰。王秀英和丈夫以前在外打工,2003年回乡承包了2600多亩的渔场搞起了水产养殖,2014年注册成立了家庭农场,并陆续搞起了养猪、养鸡和种田,王秀英负责对外联络,丈夫曾兵负责渔场和田间管理,曾兵妹妹负责养鸡和会计,侄子负责农机操作,公公婆婆开起了餐馆,一家人分工合作,去年赚了150多万元,她自己还当选了县政协常委。王秀英夫妇和柏盛家庭农场的经历,正是湖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湖南省大力扶持引导  相似文献   

20.
<正>"吃着大城市大工厂大饭堂里的‘饲料鸡肉’,我突然很怀念家乡生态散养、最自然、最美味的‘土鸡鸡肉’,2013年,我放弃了大城市的高工资,返乡养鸡创业。"广西上林县明亮镇九龙村水台庄80后女青年温淑娟道出了养鸡的初衷。回到家乡后,温淑娟利用县里鼓励返乡人士创业的政策,先后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两广"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等,并向县内外其他种养殖能人学习,不断积累种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