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翔 《东北之窗》2008,(17):1-1
记住,年轻人,你已经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没有必要为了一些质疑过分恼火,大国的容量比大国的姿态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大国协调与国际安全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国协调是大国共同管理国际冲突与危机的一种多边安全机制。它主要通过会议外交和协商、共识来决策,并依据一致性、合法性、责任性、包容性和自我克制等共有规则与规范行事。从发展进程看,它经历了应对军事安全的传统大国协调和应对综合安全的新大国协调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大国协调在维持国际和平和解决重大国际危机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已成为国际安全治理的主渠道。目前的新大国协调既是对传统大国协调的重要延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安全议题的多领域、会议机制的多轨道和常设性、成员数量的增多、规则与规范的低法律化和非强制性等。总体上看,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新大国协调比传统大国协调更容易推行,但也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因而必须从合法性、授权性和集中性诸方面予以改进。合法性主要是增强法律化和责任性;扩大授权性可以与权威国际组织缔结成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集中性的核心是建立一种更具内聚性的新的大国协调,即全球治理中心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一年向国内外市场提供的笔类产品数量近400亿支,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来水笔、圆珠笔和木杆铅笔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是世界第一制笔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而在“中国文具之都”的宁波,主营或兼营制笔业务的企业有2000多家,生产了全国1/3的笔。成路集团,就是这2000多家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是个科技大国。苏联解体后的五年多来,由于严重的、持续性的经济危机,导致俄罗斯科技潜力下降,其"科技大国"的地位受到严重威胁。目前俄罗斯的经济条件决定了俄罗斯在短期内难以重振其科技大国的地位。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按科技发展的总体水平来说,俄仍然高于我国。另外,基于摆脱国内经济危机和向市场  相似文献   

5.
《海外经济评论》2006,(14):19-19
如果你相信表面迹象,那么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访华,应是对中俄这两个欧亚大国日益强劲关系的一次庆祝。  相似文献   

6.
从全球化导致高增长、低通胀到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暴涨,世界上的国家又分成新的三个世界:发达国家转变为金融大国,而发展中国家则转化为两类国家,制造业大国与能源、原材料生产大国。在原材料价格暴涨前,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全球市场开放为制造业大国创造了发展的机遇,制造业大国在这三个世界中经济增长最快。随着原材料价格的暴涨,金融大国与原材料大国似乎日子比制造业国家更好过一些。  相似文献   

7.
位于东北亚的朝鲜半岛是当今世界各种矛盾的集中处之一,是几个重要大国都有各自利益的敏感地区。这里所谓的大国,主要是指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当然也有被称之为政治大国的中国和经济大国的日本。分成南北两半部的朝鲜半岛的局势,向任何方向发展,都将直接影响到上述几个大国的利益,使这几个大国都不可能漠然置之。同时,这些大国的政治制度的演变、对外政策的推移,必然影响到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因此,几个大国都十分关注朝鲜半岛上两个对立的政权的发展趋势,而朝鲜半岛上南北两个政权,也时刻注意着大国的动向,作为自己制定对内、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品牌战略与自主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丰 《开放潮》2006,(4):33-35
为什么要重视名牌战略? 一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这是一个大趋势,加入世贸以后这个趋势加快,我认为重要的是对策。就像打篮球一样,咱们规矩都定好了,那怎么打就是对策,你是大个,你是小个,你大个就采取大个的战略战术,小个就采取小个的战略战术,这是对策。我们国家的对策就是研究我们中国自己经济的特点,中国经济放到全世界它的特点就是八个大字:“制造大国、品牌小国”。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城市规模结构"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概念成为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亦是现代城市学和空间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城市规模结构"理论概念的内涵是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经济圈群概念范畴内的区域生产力空间配置,客观的决定了城市生产力布局演化的高级形态表现为"理想城市规模结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大战略实施已经取得的巨大实践成果,证明了我国城市在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砥柱"性作用,以多极多圈多带多区为主导空间的"新格局",在"十三五"规划期更加需要不断提升城市能级,以合理科学的城市规模结构,实现城市推动造极、建圈、联带、组区的巨大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英国哲学家罗素1903年到北京大学演讲时说:中国是个大国,什么东西都不能依靠人家.都要靠自己!像瑞士这样的小国,就靠两个东西:一个是金融,一个是钟表,就可以了:但中国人口13亿,即使是杯子你都得自己造!  相似文献   

11.
西方一位经济学家说:忘记你过去了解的印度吧,那已是过去了。现在有了一个崭新、活跃、自信而复活的国家,正开始在亚洲扮演大国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古老的埃及,拥有100万平方公里面积、7000多万人口,在已就任25年、至今还在任的穆巴拉克总统的领导下,发展成为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经济大国。在我就任的3年里,最深的感受是,中埃两国关系密切,高层互访不断,两国人民十分友好。不管你是在官场还是商场,深感作为中国官员的“特殊”地位,深受对方的尊重和重视,甚至你走在大街上,当地老百姓得知你来自中国,无不都翘起大姆指,夸“中国好”。  相似文献   

13.
新型大国关系要求有关的大国,尤其美国和中国,进行大谈判,实现大妥协,进而大合作。这可能是在当前多极化世界中取得共赢的唯一出路。新型国际关系,尤其是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基于多极化世界这一现实首先提出来的。在美国,毫不奇怪,仍然有人不愿意面对世界多极化的事实,但多极化的现实和趋势并不会因此而逆转。所谓世界多极化是指若干个力量大体相当的国家,而不是其中的一个国家说了算。多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休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截止2012年,我国已经有370多个优秀旅游城市。对于旅游产业来讲,这是个庞大的数字。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土地辽阔、物产丰富、历史悠久并且文化底蕴深厚,这些天赐的资源造就了中国这样一个旅游大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保崛起时的良好周边环境,大国需要争夺周边小国,使其采取不敌对政策,与大国合作,参与大国主导的地区机制甚至与大国结盟。因此,采取怎样的地区战略争夺周边小国成为大国在崛起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作者认为大国崛起时会让周边小国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心态变化。正面心态的出现要求大国予以积极回应,而负面心态导致的不安全感会使周边小国采取投靠强者、加入其他地区集团或者彼此结盟的方式求得自身的安全和发展。大国的地区战略应当针对这些变化进行调整,实现良性的战略互动。大国的地区战略应包含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明示战略目标、分享崛起收益、提供安全承诺和供给地区机制等。大国还需努力减少外部干扰变量的影响,并谨慎使用武力。进入21世纪以来,俄罗斯走上了重新崛起之路,为争夺周边小国采取了地区一体化战略。但俄罗斯的地区战略因目标模糊、连贯性不足和缺乏有效地区机制等问题,并未取得期待的效果。俄罗斯的经验教训为中国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一、两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服装工业又有了很大的发展。1995年我国生产服装80多亿件(套),其中出口45亿件(套),换汇240亿美元。我国服装年产量和出口换汇额两个指标,继1994年之后,又都达到世界第一位。应该说是一个服装大国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还没有一个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名牌服装。出口的大部分服装都是摆在地摊上卖的。售价低,每件平均售价在5美元左右,换汇率不高,与服装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  相似文献   

17.
大国协调已成为构建东亚区域新型大国关系一种新的制度安排。从规范上看,大国协调所拥有的一致性、合法性、责任性、包容性、自我克制等共有规范非常适合于东亚多边安全机制的"合作安全"理念、"东盟方式"决策和"开放的区域主义"取向。从现实条件看,东亚地缘政治生态中凸显的大国特性和热点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大国协调,而东亚区域大国权力相对均衡化有利于大国协调。从经验上看,柬埔寨问题的和平解决和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提供了在与大国无直接关涉的传统安全问题上在次区域启动大国协调的可行路径。新的东亚大国协调有三种路径选择,即"软安全"导向的"多边协调"、综合安全导向的"双边协调"和"多边协调"。东亚峰会和现有的大国双边战略对话机制分别是前两种路径可利用的制度资产。第三种路径的理想状态是一种独立的安全机制,旨在应对重大的区域冲突和危机。在实际中,三种路径可以交叉重叠、并行运作,构成一种双边与多边互动的"大国协调网络",由此为东亚区域安全治理提供一种稳固而有效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舞台上,有三个主角:官员、企业家和科学家。在计划经济年代,科学家打交道多是官员,如所长和院长。那时我们科学家的任务是花钱干活,完成国家的任务,现在商品经济来了,科学家要和企业家共事科学家若不能为企业家生财,也就得不到自己应有的一份利益。对科学家来讲,从花钱到必须挣钱,从手背向上到手心向下不能不说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光有学问只会写论文不行了,脑袋里还得有生意经,才能把自己的技术卖出一个好价钱来。如光凭兴趣出发,单纯去追求高精尖新也行不通了,因为科学水平和经济效益是两把尺子,两杆秤。虽然中国不能不养一批科学家,正如美国这么一个科技大国、商品大国也必须养一批纯粹科学家、一批名教授一样,否则美利坚合众国也会灭亡;但时至今日如果还不把绝大部分的科学家推到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并且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那么中国就永远不可能从一个科技大国、军事大国演化成一个工业大国,一个商品大国!过去的科学院,实际上是一座现代化的翰林院,待遇虽然不高,可是谈笑皆鸿儒。平日忙的,不是出国,就是开会;不是评职,就  相似文献   

19.
《老区建设》2012,(15):63-63
A 分遗产 老人临终前分遗产。对大儿子说:"你媳妇快生小孩了,把存折留给你。"对二儿子说:"你马上就要结婚,我把房子留给你"。最后,对小儿子说:"最不放心你了,现在还没个女朋友,就把最宝贵的遗产留给你吧。"小儿子心中窃喜。老人说:"我的QQ号好友栏里有300多个年轻姑娘,号码是123456。"  相似文献   

20.
李莉 《开放潮》2003,(2):46-46
随着关税壁垒逐渐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这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趋势。技术壁垒则是非关税贸易壁垒中最重要的一个。美国作为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和头号科技大国,其技术壁垒体系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首先,美国的标准和法规名目繁多。美国是一个标准大国,其制定的包括技术法规和政府采购细则等在内的标准有5万多个。私营标准机构、专业学会、行业协会等制定的标准也在4万个以上,这其中还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