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随着金融创新和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以金融市场为导向的直接金融业务量逐年扩大,与此对应, 金融结构偏向逆向倾斜成为了发达国家金融发展的趋势.次货危机充分表现出金融逆向倾斜的特征,风险与损失更多地发生在直接金融领域.金融当局不得不放弃自由市场理念,改革金融监管结构,使之与逆向倾斜的金融结构匹配,会融监管南此进入一个逆向倾斜的时代.在逆向倾斜的会融监管下,直接金融傲置于严格监管之下,以达到稳定现代金融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就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历史而言,一般是先有间接金融,后有直接金融,二者的发展不仅在时间上是不平行的,而且在业务比重上也远不是均衡的,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间接金融的业务总量及市场占有率远大于直接金融,形成"金融倾斜"。但随着非银行金融的发展,直接金融的发展速度加快,在业务规模上接近甚至超过了间接金融,形成"逆向金融倾斜"。本文旨在通过计量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的相对比重来揭示我国金融倾斜的动态特征,通过计量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来检验我国金融倾斜的总体效应,并在计量检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金融倾斜的内在动因,探寻我国融资结构变迁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3.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金融全球化作为全球化的主要方面,对世界经济、金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它有利于金融资本的全球调拨,资本的配置因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优化,另一方面它增大了国家乃至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内在不稳定性,并进而危害国家经济安全,这主要表现在:第一,金融全球化下全球资本流动速度加快,数量急剧增加,资本更易出现异常流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在1-2%之间,国际贸易增长率为4%左右,而同期的国际资本流动则增长了25%,目前全球每年的国际贸易总额达到4万亿美元左右,但资金的流动却在100万亿美元左右,有大量的资金游离出生产领域,寻求套利、套汇、厌期保值。第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加快,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使全球各地金融市场相互贯通,金融市场一体化逐步加深,各市场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金融系统风险增大,第三,金融全球化使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增强,而这种传递机制增强的集中表现就是金融危机的国际传递,正因为如此,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几次金融危机几乎都发展成为区域性的或地区性的金融希机,可见,金融全球化给各国金融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增大了各国的金融风险,面临新形势,加强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大大增强,从而对各国金融监管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在开放条件下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关键在于现行监管体制滞后于国际发展和实践需要,不能适应混业经营的发展要求。应逐步推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基础上建立"中国金融服务监管局"作为整个金融业的最高监管机构。同时应转变金融监管理念。  相似文献   

5.
有效金融监管是有效金融制度的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有效金融监管的内涵,分析了我国金融监管的存在的主要缺陷和问题,提出了解决金融监管中主要缺陷和问题的对策措施,对实施有效金融监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国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己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我国在建立和运行存款保险制度时应吸取它国的经验教训,结合国情在目标确定、管理模式和基础结构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存款保险制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周德发 《中国外资》2008,(12):54-56
在2008年全球由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美国为基点,迅速蔓廷到欧洲,乃至全球。金融危机以事实证明了既有的监管体制失效。金融监管失效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实主要原因是当前的世界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经济金融化趋势导致金融行业监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倒是金融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各国为支持本国金融行业发展,不断放松对金融行业的监管,两者相互交织、互相促进,最终导致监管失效。因此,在此金融危机发生之际,在对于当前金融发展趋势有一基本的认识的基础上,反思当前金融监管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9.
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发展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要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关键是要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本文阐述了金融监管的内涵和内容,分析了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实施有效金融监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田树喜  白钦先 《上海金融》2012,(12):3-7,120
中国的金融资源,在配置方式上长期依赖于间接融资,在配置对象上体现为所有制偏好和规模偏好。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金融资源的倾斜配置内生于经济转型的初始条件和渐进模式,并在国家的金融约束政策下形成路径依赖。因此,转变中国金融资源倾斜配置格局的关键不仅在于推进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缩减金融约束下的机会主义空间和道德风险,将金融约束的"租金"由国有部门转向民营部门,形成有助于技术进步的激励机制和直接融资发展的内生需求,逐步转变经济增长对金融倾斜的路径依赖,实现中国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融开放已经到了外国资本在中国银行业市场上举足轻重的时候。对外开放在引进外部竞争的同时,也会带来金融稳定问题。东道国政府必须在金融开放与金融稳定之间做出权衡。在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的背景中,金融监管成为保证金融稳定的主要途径。以激励为基础的金融监管体系是金融稳定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宏观审慎管理的起源、发展及其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分析受国际金融危机危害较深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英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在金融危机中采取的金融监管改革措施,结合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我国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及框架工作流程设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新框架与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融危机中暴露的监管缺陷,美国正在进行"大萧条"以来最为全面的金融监管改革.本文在宏观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框架下介绍了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围绕改革的主要争论,并对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进行总结比较,认为美国这次金融监管改革将从监管标准、方法、模式和理念等方面重构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利于形成更加稳定有序的金融市场新秩序,防范金融危机重演.  相似文献   

14.
Laurence van Lent 《Abacus》1997,33(1):88-114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olitical process of promulgating two controversial laws which pertain to the reporting of Dutch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Central to the study i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lobbying efforts observed during the proces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the supervisors of bank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the industry and its associations, and the users and auditors of annual reports of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Previous studies in accounting-rule development have often ignored influences that do not fall within the formal regulatory procedures. By adopting an inductive research approach, this study explores in some detail the behaviour of participants, including their use of informal lobbying methods. Pluralist theory is used to explain the nature of the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behaviour of interested partie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Dutch political process in accounting matters is indeed pluralistic. Although auditors and producers of accounts seem to have greater possibilities to participate, the users of corporate reports are able to voice their opinion effectively. Overall, the users' preferences were acknowledged in the final rules governing the reporting by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相似文献   

15.
金融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的监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的金融监管是金融体系现代化的推动力 ,金融体系现代化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应将“放松监管”与“再监管”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入世”过渡期内 ,在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没有实质性突破的情况下 ,维持现行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架构不变是必要的 ,但从长远来看 ,组建单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对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施集中、统一监管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府金融监管制度的演进与特点(1900~1949)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金融监管始于20世纪初,经历了清末、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等不同时期;金融监管体制经历了"单一监管——双头监管——单一监管"的变迁过程;其变迁方式表现为以强制性变迁为主,诱致性变迁为辅,且二者之间为一种逆向交替关系。  相似文献   

17.
国际对冲基金监管制度比较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冲基金近年发展迅猛,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初步建立了监管制度。本文认为应从改进治理结构、强化自律监管,加强市场约束、提高透明度等方面,沿运营流程和主要运营当事人两条线索完善对冲基金现有监管法律制度。在金融市场全面开放背景下,我国应在放开私募管制基础上根据市场和金融产品发展进程推进对冲基金逐步合法化。  相似文献   

18.
金融消费者保护既是金融监管的应有之义和基础价值,更是后危机时代西方同家金融改革改革的重点.从国内情况看,与金融消费权盗纠纷案件日益增多小匹配的是,现有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包括法律体系、机构体系、途径体系等无法有效适应这一新情况.因此,必须从理念重塑、制度重建、保障体系重构等角度,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框架.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自然演进式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远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人为调整产业结构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手段。广西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而完善的金融支撑体系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基于我国直接融资渠道不畅的客观现实,以金融中介为主的间接融资主体自然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融资渠道。那么,金融中介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本文以广西及其14个主要城市为样本,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广西金融中介的发展与其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金融中介的发展确实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