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羔羊肺炎是羔羊的一种急、烈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染快,常造成大批死亡. 病因:病原体是传染性乳房炎杆菌,患有传染性乳房炎的泌乳羊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存在于乳房里,当羔羊吃乳时经口感染.此外,当羔羊接触病羊或病羊污染的垫草和用具时,也能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2.
羊口疮又叫“传染性脓疱”,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由口疮病毒所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以口、唇处等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水疱、脓疱、溃疡以及有桑椹状突起痂皮为临床特征性变化.笔者从病因分析、临床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谈谈诊治体会,以供同行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3.
羊传染性口疮病又被称为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典型的临床特征是患病羊的口腔黏膜、嘴唇等处形成脓疱、结痂等病变,影响到羊群的正常采食,正常饮水,造成羊生长发育不良,身体逐渐消瘦,继发感染,还很容易加重临床症状,死亡率进一步升高。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羊传染性口疮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防范该类疾病的发生流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羔羊梭菌性痢疾为羔痢的一种,是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特征,易引起初生羔羊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5.
<正>病因:羊口疮又叫"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羊口疮多于春秋两季群发于3~6月龄羊,成年羊也可感染,但发病较少,呈散发性流行。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自然感染主要是因购入病羊的带毒羊传入,或是利用受污染的畜舍及草地而感染。症状:病羊以口唇部感染为主要症状。首先在口角、上唇或鼻镜上发生散在的小红斑点,以后逐渐变为丘疹、结节,继而形成小疱或脓疱,蔓延至整个口唇周围及颜面、眼睑和耳廓等部,形成大面积具有龟裂、易出血的污秽痂垢,痂垢下肉芽  相似文献   

6.
<正>它是由偶蹄兽感染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1症状患羊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0.5-41.5度。精神不振,口腔粘膜、蹄部皮肤形成水疱,疱破后形成溃疡和靡烂。病羊表现疼痛,流涎,涎水呈泡沫状。常见的部位唇内面,齿龈、舌面及颊部粘膜,有的在蹄叉,蹄冠、有的在乳房,水疱破裂后眼观形成斑痕。羔羊易发生心肌炎死亡。有时呈现出血性胃肠炎。临床与羊传染性脓疱病鉴别:羊传染性脓疱病发生于1周岁以下的幼龄羊,特征:口唇颊部水疱、脓疱及疣状痂,在齿龈,舌面、唇内也有脓、疣状厚痂的疱,但不流涎,初期体温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由于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率高,且可引起鸡体免疫抑制,目前仍然是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羔羊痢疾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流行疾病 ,以 1 0日内的羔羊发病较多 ,其中 2~ 5日龄羔羊发病率最高。其症状是 :羔羊精神沉郁 ,低头弓背 ,站立不稳 ,食欲减退或废食 ,排泄黄绝色稀便 ,并混有多量泡沫或血丝。防治羔羊痢疾 ,首先应在产羔前对产房作彻底消毒。可选用 1 %~ 2 %热烧碱水、3%~ 5 %的来苏水或1 0 %~ 2 0 %石灰水喷洒圈舍地面、四周墙壁及一切舍内用具。刚出生的羔羊 ,留在家里饲养 ,并采取如下防病措施 :1 .口服青霉素片 ,每天 1~ 2片 ,连服 4~ 5天。2 .灌服土霉素 ,每次 0 .3克 ,连用 3天。 3.对母羊注射羔羊痢疾菌苗 2次。 …  相似文献   

9.
<正> 1、松球病。分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种,传染性多由于气单孢菌引起,非传染性主要是病毒或其它药物引起,造成病鱼鱼鳞倒立,鳞囊、皮下和腹腔积水,用手挤压可挤出水液。治疗时先用手指挤出鳞囊内的水液,然后将病鱼放入浓度约0.8%的食盐水中,使其体内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又称口疮或口癀,是一种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它能感染猪、牛羊等偶蹄哺乳动物,以及野生植食动物,如野牛、鹿、羚羊、骆驼等。口蹄疫病毒有7种类型,病毒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播,先在侵入部位形成一个水疱,24-48小时后病毒进入血液,引起发热。此阶段持续24-36小时,病毒即通过分泌进入唾液、乳汁、尿和粪便。患病动物出现特征性的咂唇动作时,表明病情将发展为舌、唇、牙龈出现水疱。约24小时后水疱破裂,出现发炎的症状,极为疼痛,创面于1-2周后愈合,此时患病动物拒食固体食物。口蹄疫疫情的蔓延和爆发,将对畜牧业造成…  相似文献   

11.
启事     
《江苏农村经济》2008,(3):47-47
1.规模化猪场常见病毒性腹泻(1)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猪高度传染性肠道疾病,一般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特别是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最高。多见于春季产仔季节。(2)猪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猪肠道传染病,其病原也是冠状病毒。该病多发生于寒冷季节,  相似文献   

12.
羔羊人工哺乳方法有瓶喂法、盆喂法两种。瓶喂法是将奶液装入奶瓶,将奶瓶上的乳头对住羔羊嘴中,用手慢慢挤压奶瓶。此法多用于初生羔羊或少数羔羊的人工哺乳。盆喂法是将奶液盛于小盆中,开始用手指沾一滴奶液放在羔羊嘴边,引诱羔羊至盆里吸乳,之后羔羊自行吸食。此法多用于羔羊的群体人工哺乳。  相似文献   

13.
山羊传染性胸膜炎是由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CPP)病原引起的,是一种发生于山羊中的特殊的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感染胸膜炎的山羊的临床表现有咳嗽、消瘦以及流产症状等。山羊传染性胸膜炎感染的诊断方式有临床诊断、流行病诊断以及血清学诊断等。本文首先对山羊传染性胸膜炎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就山羊传染性胸膜炎感染的诊断策略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羔羊痢疾的病原,感染途径,诱因,流行特点,病状,剖检变化以及中西医治疗,做好防治提高治愈率,降低此病的发病率。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其特征。本病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5.
陈学炎 《农家之友》2009,(25):31-32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新冠状病毒引起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传染病,需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采取疫苗注射、抗菌素、抗病毒药物、中草药等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控制和治愈。  相似文献   

16.
正(一)病毒性疾病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传染性脾肾坏死病(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ISKN),俗名鳜暴发性出血病,又称为"鳜鱼暴发性流行病"、"暴发性病毒传染病"和"病毒性出血病"等,是一种以脾肾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严重危害淡水养殖鳜的传染性、病毒性疾病,可引起鳜鱼暴发性死  相似文献   

17.
<正>羊传染性脓疮口炎与羊痘及溃疡性皮炎有明显区别,羊痘有明显的体温变化,在四肢内侧和体表其他皮肤较薄的部位可见到痘疹的发展过程;溃疡性皮炎表现为组织破坏,以溃疡为主,不形成疣状痂。治疗方案一:先用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待痂垢软化后剥去,再用3%双氧水清洗,最后用煮沸过的温水加冰片配成8%溶液擦洗,洗净后涂  相似文献   

18.
治口疮单方     
口疮,即口舌生疮。俗称“烂嘴”,医学称之“口腔溃疡”。目疮一症,有虚实之分,暴病多因实火,久病多因虚火,虚火又有阴虚和气虚两种。临症常分为脾胃积热目疮、阴虚火旺口疮、中气不足口疮。舌为心窍,心火旺盛与心气、血不足有关,亦常引起口舌生疮。本症成人、小儿均有发生,放在此一并书之。方一:鲜柳叶三五片(垂柳、线柳均可,但以租尖嫩叶为好)。用法:将柳叶放火上炼焦,和白糖一撮研细,徐患处即可。涂上后很疼,次日即可痊愈。方二:折一段细鲜柳根,剥去外层青皮,取内膜商皮在嘴中嚼碎,将其苦水咽下即愈。方三:治烂嘴角…  相似文献   

19.
<正>5.传染性胰坏死(IPN)传染性胰坏死是鲑科鱼类稚鱼期的一种病毒病。日本曾在1960~1970年期间流行该病。不过,自进入1980年中期以来,发病率逐渐降低。近年来,几乎没有因IPN感染引起鱼类大量死亡的问题了。1980年  相似文献   

20.
水稻烂秧是烂种、烂芽和死苗的统称。根据发生机理 ,水稻烂秧分为生理性烂秧和传染性烂秧两类。生理性烂秧是由环境条件不适而导致生理失调引起的 ;传染性烂秧是由病菌侵染引起的。按照症状的不同 ,传染性烂秧可分为青枯型和黄枯型。不良的外界条件常能诱发病菌侵染 ,发生传染性死苗类烂秧。例如2、3叶期遇低温阴雨 ,秧苗活力削弱 ,多种病菌会乘机侵害根系 ,影响根系的吸心能力 ;在冷后暴晴 ,温差过大时 ,病苗又迅速发生水分供不应求 ,从而呈急性青枯 ;如果较长时间持续低温 ,则病苗会出现营养物质供应不足 ,使叶片逐渐退绿而呈慢性的黄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