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英子 《云南金融》2007,(8):36-36
2004年8月,张曼妮大学毕业后,未能很好地定位自己的薪水,在几次与录用企业谈薪水时都谈得不太愉快,都被谈黄了。不是因为自己的薪水提得太高而企业接受不了,就是企业给的薪水太低,自己不能接受,为此她很痛苦。最后,她决定从谈薪水的技巧、方式方法等方面入手,提高自己的谈薪能力,便从网上大量查阅了国内几个大城市的薪资报告,尝试分析了一些职位的薪水设计,从此让她对谈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鲁钟鸣 《理财》2005,(12):87-87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老板的赏识,让老板为自己加薪水。俗话说,再滑滑不过商家,再精精不过东家。面对精明的老板,我们如何让老板“良心发现”,肯为自己加薪水呢?美国人生规划与管理专家Brian Tracy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员工想要让老板为自己加薪,主要有以下七个“秘诀”。  相似文献   

3.
薪水是最为直观地表现个人成绩和能力的标尺.但很少有上司能够直接看出你的价值和重要性,微笑地把你请进办公室,大笔一挥,薪水翻倍.更多的时候,要"薪"想事成,你必须主动找上司谈.  相似文献   

4.
沈洪溥 《金融博览》2012,(15):14-15
银行如今已被视为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了。作为经营货币商品的企业,每家银行都在谈加强服务,畅谈自己是服务于千家万户的服务企业,是经营信用的特殊服务行业。连监管部门在几年前,也主导出台了一系列的《服务改进年度报告》。  相似文献   

5.
斯蒂芬是一家颇有名气的外企职员,已经工作快三年了,她月薪5000元,却依然保持着“月光族”的本性,有时甚至变本加厉地常常刷爆自己的信用卡。朋友聚会聊天时,都在商量贷款买房、买车,只有她在独自埋怨,说自己每个月都处在透支一还款一透支的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6.
《白领金融》2003,(4):19-19
和所有的毕业生一样,大学毕业那年,抱着自己的简历和一大堆资料,按照各种招聘会的时间表,一家家赶场子,从网络到现实,忙活了半天,觉得这个券商的薪水诱人,那家银行的名气响当当得没话讲,一时间,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  相似文献   

7.
王尚哲 《理财》2005,(8):94-95
如何才能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拿到他应该得到的薪水?怎么样才能让薪酬激励不产生强大的负面效应呢?这是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以下这则寓言故事虽然简单,给我们的启示却是很多的。我们的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在工作中怎样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达到企业的目的,通过什么样的过程,营造什么样的氛围,让有能力的人发挥最大能力。这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的工作目标——创造一种发挥“人力资源”最大能力、获得最大价值的工作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内部财务资金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企业应如何加强财务资金管理,以促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跟上当今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潮流,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是当前财务人员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从资金管理、财务创新和内部控制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雅紫 《理财》2007,(3):78-78
有一些行业的工作岗位在考核时,不太容易量化。比如,有的公司因业务需要,急切地从外面请来了几个所谓的“高人”,结果时间不长,公司内部却因为引进“高人”而产生了烦恼——一些老员工心理很不平衡,他们不再发挥积极带头作用,而是遇见一些小事就闹情绪,其原因是他们觉得公司“厚此薄彼”、“喜新厌旧”了,外来的“空降兵”不用经历辛苦积累,就能拿到好的薪水。如何处理协调好“空降兵”与老员工之间的薪水问题呢?  相似文献   

10.
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个教师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在此,根据自己多年从事金融专业教学的经验和体会,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钟银海 《理财》2005,(8):92-92
张小姐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她手里的存折和各种银行卡加在一起有七八张,以至于她经常搞不清楚每张卡里究竟有多少钱。最近,张小姐去银行分别打了一下每张卡的账户清单,结果一看,一年竞积累了五万多元。一直以来,这些钱就这么白白地零存着。再一看账户流水纪录,买股票的、购物的、转账的,甚至许多钱自己都不知道花到哪儿去了。  相似文献   

12.
Mia 《投资与理财》2014,(5):55-55
前些天和一位在杭州工作的好朋友聊天,说到情人节礼物,她说当天还闹了一个笑话。情人节当天收到快递来的礼物,结果几个要好的女同事都以为她找到了男朋友,还怪她保守秘密。结果打开一看,是自己的闺蜜送来的单身礼物——一条黄金手链。  相似文献   

13.
胡笑蓉 《理财》2004,(11):46-47
拥有自己的事业,是许多女人的梦想,在一个什么都可以梦想成真的时代,这不再是一种奢望.然而,种种长久以来的观念,认为女性创业,只适合从生活产业入手、从小生意入手、从接手家族企业入手.何涛,一位重庆的辣妹子,在房地产这个钢筋水泥的"硬邦邦"的领域,用她的婉转,用她的泼辣,将自己的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经营得虎虎生风.  相似文献   

14.
连邓裕强自己都没想到用户会增长这么快。一开始只有自己和张向东两个人在自己做的手机门户网站3G门户网上晃荡,终于有几个人光顾,有令人兴奋的几十个用户,然后用户数一不小心变成了5位数,没到一年,用户达到百万。然后,顺理成章,IDGVC注资数百万美元,还有一拨SP挤在狭窄的门口谈收购,以及模仿者如雨后舂笋般兴起。  相似文献   

15.
小曼 《理财》2006,(12):32-34
个性化的陶土公仔是将顾客提供的照片,以电脑和手丁量身定做,制作出脸部Q版化、夸张化的陶十塑像。在过去,只有名人或明星才会有专属制作的公仔或人偶,张慧婷却从中发现了商机。在她的小店咀,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和自己神韵、特征相似的专属公仔!将“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放在自己的客厅里或是书桌上!  相似文献   

16.
摆放心情     
每早上班,都要经过“美华商店”,这个商店的主人是个下岗女工,丈夫在几年前出车祸去世了,是亲友们帮她开了这家商店。她所处的环境并不太好,收入也不丰厚,但她是那样的认真、热情。每次开门时,摆放出的商品是那样的精心,吸引了不少人。中午,她自己制作的花卷、馒头又引来了不少匆匆下班的人们。  相似文献   

17.
詹姆斯是上世纪初一位经济学家,有段时间他在研究企业激发员工最大的动力是什么。他走访了一些企业,发现大多数企业都把薪酬作为激发员工的第一动力,对那些能力强的、业绩突出的人才施以重金奖励。还有少数的企业管理者除对员工进行特殊奖励外,还进行花样百出的精神奖励。但人人都不否认,薪水应该是最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齐树峰 《理财》2011,(5):35-36
张小启是个聪慧美丽的女子,合作伙伴和员工们却都喜欢称她"启哥",并给她起了个外号"钢铁侠"。她大学毕业后从最底层打工做起,几年时间里从白领到金领,还创办广州能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竞争激烈的英语培训市场上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Spiiker,成为全球电话英语培训领航者。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想要长期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既离不开内在动力的驱动也离不开外部环境激励,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那么公司工作人员就要保持上进的工作态度,这时候企业的薪水酬劳激励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都启示我们企业在员工薪酬方面一定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本文以企业内部的薪酬机制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了其发展现状,其次研究了重要性,最后提出几条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0.
赵守 《科学投资》2006,(12):51-51
陈莉君是杭州禾香粮油厂的老板,也是一位女百万富翁,这些钱财都是靠香油给她赚来的。但是同样因为香油,在帮助她成为百万富翁之前,险些搞得她破产,最困难的时候,连自己住的房子都抵押出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她是怎样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