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广谦 《中国金融》2005,(18):30-31
在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新中国金融学科主要奠基人黄达先生80华诞之际,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了《黄达书集》。这部书集汇集了黄达先生从事金融、经济研究和教学55年来重要的著、译作和教材,是一部记载新中国金融、经济理论研究和金融学科建设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黄达书集》与先前出版的《黄达文集》凝结了黄达先生半个多世纪在金融、经济研究与教学中倾注的心血和智慧,是中国金融、经济理论研究和金融学科建设的宝贵财富。《黄达书集》的出版是理论界、教育界和出版界的一件大事,不但丰富了金融、经济研究领域的理论宝库,而且对于学术思想和知识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感谢两家出版社为金融经济学界和金融教育界做了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  相似文献   

2.
郭炎兴 《中国金融家》2009,(10):189-194
黄达,有人称他为"中国货币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中国金融学的奠基人",也有人评价说他在中国金融学前进道路上扮演了领航者的角色。在共和国金融发展变革的见证者与亲历者中,这是一位让记者还未谋面便心生敬仰之情的老人,绝不是因为笼罩在他身上耀眼的光环,而是因为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他能够一如既往、满怀激情地"躲进小楼"潜心学问,这种精神境界令人敬慕。  相似文献   

3.
黄达教授致力于教学之中并且精益求精,念念不忘科学研究并且孜孜以求。他是新中国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开拓者.是中国金融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他以“立足本土、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严谨治学”的精神,长期致力于对中国货币、银行、物价、财政及宏观调控等一系列经济金融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与探索。黄达教授的学术思想,对形成新中国财政金融学科建设和财政金融理论的发展,具有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由“庆祝黄达教授九十华诞笔会”中的五篇文章精选摘编而成,在保持原文的基础上,以集中彰显黄达教授的思想精髓和卓越贡献。可以看出,黄达教授不仅是学贯中西、蜚声国内外的理论大家,更是一位具有深邃思想和非凡气度的教育家。特别是,作为新中国“大金融”学科思想的主要设计者,黄达教授在完善金融学科体系、丰富金融学科内容、促进中国金融学科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直是引领中国金融学科发展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5.
黄达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特别是在中国金融理论、政策方面建树颇丰。他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金融学科的创建者、奠基人,是货币银行学领域权威专家,一直引领着中国金融学科建设发展。《与货币银行学结缘六十年》一书,记述了黄达教授在货币银行学领域长达60年的教学研究生涯,也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金融问题探讨研究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脉络。这些记述是我国  相似文献   

6.
我是恢复高考后上海财经大学(当时叫上海财经学院)第一届即1978级的本科生。当时财经院校刚刚从文革的毁灭中重建起来,学生多是从乡村工矿中来,放下教鞭已久的教师也是从各行各业陆续回归,我记得有一位老教授返校前正在一所小学教英语。最要命的是,教材一时青黄不接,只能用白皮的油印讲义临时凑和。我学的是金融专业,金融专业中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货币银行学。当时的授课老师王学青先生告诉我们新的教材正在印刷,暂时先用文革前的教材。不管怎么说,我们已经感到欣喜,因为这可能是当时唯一一本比较正规的教材,正式出版、装帧漂亮、蓝皮封面。当时我们都把它称作“蓝皮书”,反映出它在金融专业中的经典性和基础性的地位以及其他白皮油印讲义所不具备的正规性。这本教材的全名叫《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和信用》,作者是周作仁、杨承祚、黄达和林与权。这是我第一次知道黄达老师的名字。因为当时的油印教材一般不署名,这本蓝皮书的作者署名格外令人印象深刻。随着后来接触专业文献多起来,我发现四位作者中的前两位已不太活跃,黄林两位曝光率较高,而黄达老师尤其突出,不断有新的专业论著发表。我才明白黄达老师当时已是金融学界不算最资深但却冲在最前沿的顶尖人物。蓝皮书对于这一代金融学子应该是记忆深刻的。我们学到了十捆羊毛换一张牛皮的等价原理,我们学到了格雷欣的“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我们知道了股票交易所是所谓虚拟资本,我们也知道了通货膨胀对收入再分配产生影响,我们在至少两到三个章节中被告知资本主义国家会不断暴发货币信用危机,甚至面临着一场总的危机。后来与黄达老师认识以后,才知道蓝皮书是在上世纪50年代按照苏联教材改编而成,基本上还是苏联的教学框架。改革开放之后,使用这本教材实在是饥不择食,聊补无米之炊。蓝皮书是我的第一本金融启蒙教材,从这意义上说,黄达老师正是我进入金融学殿堂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7.
《银行家》2015,(1)
黄达先生,1925年2月22日出生,天津市人。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达于1946年就学于华北联合大学政治学院财经系,不久转为该院研究生。194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53年起,他先后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等职。从1983年起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1991年11月至1994年6月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19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2011年6月1日获得首届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22日,是恩师黄达教授80岁寿辰。 我于1985年考入黄达老师的门下,有幸成为中国金融学第一批博士生之一;1988年7月毕业又留校任教,等于在老师身边继续学习; 1996年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后,也一直和老师保持联系,正因为这些,我也许是早期师从黄达老师的博士生中和老师接触的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位。  相似文献   

9.
今年2月22日,是当代中国金融学泰斗黄达先生的八十华诞。值此之际,本刊策划一组有关黄先生的文章。作为本刊学术委员会的名誉主任,黄先生在家中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同时,我们也约请了先生当年的博士生、正活跃在中国金融学的知名学者,讲述他们心目中的黄先生。 祝寿不是我们策划的主要目的,但我们相信,祝先生健康长寿正是金融界朋友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10.
《金融研究》2023,(1):F0003-F0003
为推动中国经济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经济学科研究,搭建经济学特别是财政金融学科领域博士培养的国际交流平台,激励更多的杰出青年学者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于2002年12月创设,由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A·蒙代尔(Robert.A Mundel)教授和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黄达教授共同冠名,其前身为“黄达-蒙代尔优秀博士论文奖”,自第二届起,更名为“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11.
宋科 《中国外汇》2023,(6):28-29
<正>扎根中国大地,与时代同行,一切从中国实践出发又能反哺实践,是那个时代学者的普遍特质。“一个时代的终结”“巨星陨落”“金融巨匠、学界宗师”,似乎在中国金融学界,任何华丽的修辞来形容黄达先生都不为过。但是,当听到黄达先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不忘为医护人员定制锦旗,即便他最终也没能等到这面锦旗时,任何宏大叙事都抵不过直抵人心的真实。这就是真实的黄达先生。  相似文献   

12.
黄达 《中国金融》1997,(10):11-12
改革开放中走向市场机制的中国金融业中国金融学会会长黄达一金融的改革开放,是中国整个经济改革开放的有机构成部分。简单对比改革之初,在金融领域,巨大的、原则意义的变化显然可见。而且应该说,18年来,金融的改革开放对推进中国全面的改革开放和持续高速的经济成...  相似文献   

13.
李霞 《中国金融家》2005,(11):35-49
他是中国金融的改革名将,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金融教育家。在中国教育界,很难找到具备他这样胆识和谋略的金融改革“元老”;在中国金融界,也难找到像他这样“泰斗”级的教育家。 他就是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证监会第一任主席,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主要创始人、中国金融学院第一任院长刘鸿儒。 为教育事业倾情奉献的他,75岁高龄仍然奋战在金融教育的第一线,不余遗力地传播知识的火种,经过四年的努力,于今年8月他又身体力行地推动了CFP(注册金融理财师)在中国登陆。 从他的故事和经历中,我们看到有执著的信念、坚定的追求和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4.
黄达,中国金融学主要奠基人,自1950年起即开始讲授货币银行学,至今已愈六十载。六十载辛勤耕耘,六十载锐意进取,黄达教授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货币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中国金融学奠基人、中国金融学发展领航者、中国金融学泰斗,是新中国金融学教材与课程体系的主要奠基者与引领者,新中国经济金融学科体系的主要设计者。2011年6月1日,黄达教授获第一届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为恭贺黄达教授获此殊荣,《银  相似文献   

15.
(2011年6月1日)金融学科的建设和金融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是与金融事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从1978年开始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国逐渐突破过去那种高度集中型的金融机构体系,朝多元化体系方向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金融体制的基本框架,中国金融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以黄达教授为代表的中国金融教育界,一方面,  相似文献   

16.
2005年9月16-17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和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联合在海口举办第五届中国金融论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周正庆,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黄达教授,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谢渡扬,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教授,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上,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早期的先贤哲人都是在自然和社会诸多领域具有卓越思想的综合性大家。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科越来越细的划分,学者们的研究领域也逐步细分,分学科的专家越来越多,而将多学科融合一体的思想家却更显珍稀。黄达先生便是当代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大家之一。 黄达先生是新中国货币金融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他不但在这一领域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知识架构和融合贯通古今中外开放式的学科体系,而且把这一体系与整个经  相似文献   

18.
惟一选择     
《中国金融家》2004,(3):1-1
这些点是离散的:从”黄达和他的弟子们”,到保险业的价值回归探讨,再到货币政策解读,最后是金融衍生品的定价。  相似文献   

19.
于学军,深圳银监局局长,中国人民大学78级财政金融系学生。他说,他那一级的课是黄达老师亲自带下来的。谈及黄达,于学军首先想起的却是他毕业工作十多年后,他与黄达的一段师生趣事。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们金融界、教育界、出版;界的众多专家、学者聚集人民大会堂,举办“《黄达书集》出版暨推动中国金融理论繁荣发展座谈会”。这是为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意见,推动中国金融理论繁荣与发展的一次重要活动。我代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兼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同志、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金融学会对《黄达书集》的出版和这次座谈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