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张敬斌 《改革与战略》2006,1(1):116-119
发展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夯实建设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协调社会阶层关系夯实建设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蒋丽 《黑河学刊》2008,(3):65-67
我国的政治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在性质上同质、同源,内涵上有机统一,关系上互动共进等特点。政治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制度保证,进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逐步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必将推动中国政治建设进程。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政治建设应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夯实社会和谐基础.健全社会和谐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3.
胡谟敦 《宁波经济》2006,(12):20-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我们党执政宗旨和执政使命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扎实的基层基础,为此,要突出固本强基,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突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社会基础;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伟 《发展》2007,(5):15-16
和谐单位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构建和谐单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清发展思路,解决突出问题,夯实发展基础,推动单位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4月15日下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和谐社会建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论证了建设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发挥政府职能,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相似文献   

7.
沿海发达地区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战阶段,发展战略强调以社会建设为重点,可以进一步夯实经济基础,提升社会建设地位,调整优化两大建设关系。这是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呼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也是提升人民群众幸福度的有效手段。要尽快作出决策,组建统筹社会建设发展的机构,加强对社会建设重点发展战略的科学研究,调整基本现代化的规划部署及资源配置,并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背景下,工会工作面临着新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机遇,要夯实基础,找准切入点,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加强工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这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思路和总体战略,也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基础的作用。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性的一环——城市社区建设,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基,这是不言而喻的。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  相似文献   

10.
一、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经济是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根本的还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刻意求新,而是有着坚实的经济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冯亚文 《发展》2012,(9):122-124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街道探索形成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新模式“民情流水线”工程,以服务群众为核心,强化服务功能,夯实党的绩效基础;以推动社区民主政治建设为方向,完善社区自治机制,夯实党的制度基础;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突出党的核心地位,夯实党的组织基础;以创新为不竭动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构建基层社会多元治理机制,从而推动社区公共服务与管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找到了加强社区党建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契合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可以以推广“民情流水线”工程为抓手,形成“规模化”效应,整体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重大目标.和谐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其基础在整个社会的各类基层单位,包括和谐企业与和谐职场!  相似文献   

13.
朱玉菊 《黑河学刊》2012,(6):40-41,53
个人的需求、能力、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现阶段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整个社会进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现实基础。只有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两个历史过程有机统一,相互促进,才能把和谐社会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重大目标。和谐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其基础在整个社会的各类基层单位,包括和谐企业与和谐职场!如何真正地构建和谐社会?大的方面涉及社会建设、制度改革、政策制定等多项系统工程,从基础组织方面也涉及到坚持人本理念的领导行为、机制设置、管理艺术以及团队精神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5.
社会和谐主要是指社会发展中的各阶层和谐发展与相处,也意味着社会各阶层都能从社会发展中受益。提高财富认同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财富认同反映社会公众在发展中收益与受损的主观感受,社会公众的财富认同是社会经济关系运行的产物和反映,提高财富认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理性运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先进文化建设为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表现为三个方面: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力量;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要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务实农村社会管理的思想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务实农村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积极保障改善民生,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务实农村社会管理的政治基础;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工作基础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我党历来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为各级党委特别是直接领导基层组织建设的县区一级党委,进一步指明了抓党建的工作方向和目标。贯彻《决定》精神,新区党建工作需要结合高新区特点,认真探索、积极创新,努力取得实效,为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夯实坚强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9.
宁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已具备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但也面临着许多压力和挑战。为此,必须全面把握宁波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类矛盾,扎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今后五年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阶段,要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紧密联系宁波实际,着力务实物质基础、民生基础、制度基础、基层基础、思想基础和平安基础等“六大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为挽救两个素不相识的孩子的生命,三名参与救人的大学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社会上引发了一场关于价值及价值观的大讨论。通过对价值和价值观的联系性研究中可以看到,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才能夯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