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 冬季降临,成鱼起捕后,将进行来年鱼种的放养工作。如何做到合理搭配放养,不仅是增产的决定因素,也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方法。要根据池塘条件、饲料来源、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去决定。重点把握如下三项比例要求。 一、吃食鱼和肥水鱼的科学比例 此项比例,各地养鱼户有不同,产量悬殊甚大。以江、浙、沪亩产吨鱼  相似文献   

2.
<正> 一、重点改善传统养殖方式,保证鲜活水产品均衡上市。 一是改善鱼种投放结构。首先是根据轮捕轮放的要求,每年冬季放养一定比例接近上市规格的鱼种,以便在水产品销售淡季投入市场;其次,按大品种以小规格上市,小品种以大规格上市的要求,放养不同规格的鱼种;再次增加草鱼、鳊鱼和鲫鱼放养量,降低  相似文献   

3.
<正> 一、改善传统养殖方式,保证鲜活水产品均衡上市 一是改善鱼种投放结构。首先是根据轮捕轮放的要求,每年冬季放养一定比例接近上市规格的鱼种,以便在水产品销售淡季投入市场;其次,按大品种以小规格上市,小品种以大规格上市的要求,放养不同规格的鱼种;再次增加草鱼、鳊鱼和鲫鱼放养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正>在通常情况下,一龄鱼种池从冬季鱼种并塘到翌年放养夏花之前,大约有半年的闲置期。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冬闲鱼种池囤养成鱼,到春天起捕上市,不仅可以提高鱼种池的利用率,增产成鱼,满足市场需要,而且可以赚取季节差价,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 反季节养殖鲫鱼,长年上市,既调节市场供应,又能增加养鱼效益。一、快速养殖 改变传统的冬季放养鱼种的习惯,在6月份放养早繁异育银鲫夏花,搭养部分其它鱼种或夏花,调节水质,投足饲料,鲫鱼当年可长到200克以上。翌年3月份陆续起捕上市,直到8—9月份。6月分继续放养鲫鱼夏  相似文献   

6.
<正>冬季既是渔业收获的季节,但同时也意味着下一个养殖周期的开始。冬季鱼种塘管理工作开展得好,将为当年渔业增收和来年渔业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冬季鱼种塘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抓好鱼种的并塘越冬和销售上市为便于鱼塘清淤修整和鱼种上市销售,需要对养殖的鱼种和成鱼进行并塘。鱼种并塘一般选择水温在5~10℃时进行。在并塘前要对鱼种拉网锻炼1~2次,在鱼种拉网、运输、转场和放养过程中,动作一定要轻巧,以防鱼体受伤感染水霉病。越  相似文献   

7.
提高鱼种放养质量是池塘养鱼夺取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渔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在放养鱼种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正> 成鱼养殖不日进入冬捕冬放的阶段,俗说:放好鱼种半塘鱼,可见鱼种放养好坏与鱼池产量、经济效益关系重大。当前要搞好鱼种的放养工作,应该着重抓住下面几点:  相似文献   

9.
<正> 长江流域一般将6—8月划为高温季节即夏季;9—11月划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划为冬季;3—5月划为春季,这也符合鱼类生长规律和鱼种放养到11月份干塘起捕的传统常规。那么,精养鱼塘离11月份干塘起捕前这二三个月中,怎样加强管理,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呢。下面就同养殖户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常言有"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的说法。实践也证明,冬至至立春当水温到6~10℃左右时是投放鱼种的最佳时机,有利于鱼种及早适应环境,便于越冬管理,促进鱼种开春猛长,提高产量。冬季放养鱼种除了做好清塘、消毒、培水等常规管理工作外,放养品种、规格、病害防控等方面也需要特别注意。1.品种选择。冬季放养鱼种,一般选择鳞片排列较紧的鱼类(如草鱼),鳞  相似文献   

11.
<正>冬放鱼种,可以大大减少发病机会,从而显著地提高放养成活率;冬季鱼种的价格相对来说也较低;冬季放养鱼种,放养早,开食早、生长期较长,可以提高养殖产量,提高养鱼的经济效益。因此,冬放鱼种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水产养殖技术,应引起养鱼户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冬放鱼种,要做好以下几个关键工作。一、鱼塘整修鱼塘整修要求达到"五改":小塘改大塘(8-10亩)、死水改活水(水能进能排)、浅  相似文献   

12.
<正>"鱼种放养莫过春,冬放鱼种长三分",这是成鱼养殖的一条成功经验总结。冬放鱼种,由于水温低,鱼鳞紧密,鱼活动力弱,在放养操作过程中鱼体不易受伤,鱼种下塘后成活率高。冬季放养鱼种,应注意以下七点:  相似文献   

13.
鱼种,是养殖户养鱼的基础,不放养鱼种,就无成鱼收获。因此,别小看鱼种问题。在冬季,由于水温低,鱼类活动量小,鳞片紧,不易受伤,放养成活率高。所以,一般都选择在冬季放养。同时,鱼种早放、早开食,生长时间比春放增长,产量提高。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说说冬季鱼种的挑选、运输和放养要求,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池塘清整要彻底。冬季鱼捕净后,排干池水,清除池内杂物,挖掉过多的淤泥,将池埂加固,然后曝晒,杀灭病原体;鱼种放养前15天注入少量水,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化浆后趁热马上全池泼洒,  相似文献   

15.
<正>鱼种放养是渔业养殖的关键环节。笔者根据平时的养殖实践,谈几点鱼种放养经验,供参考。一、鱼种冬季放养效果最好对于青、草、鲢、鳙、鲤、鲫、鳊等常规淡水养殖品种而言,"冬至"到"立春"前后,是鱼种放养的黄金季节,因为这个时期水质稳定,鱼体壮实,病害较少,鱼种壮、鱼鳞紧,适应力强,并且水温低,鱼  相似文献   

16.
<正>鱼种春季放养是商品鱼养殖采取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一些养殖户忽视放养中的一些技术环节,致使放养和养成效果不理想。为了提高放养成活率,保证全年渔业生产的顺利、健康进行,广大渔农朋友们必须要注意做好以下八项工作:一、做好四工作1、做好池塘清淤和消毒工作池塘是鱼类栖息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17.
<正>主养草鱼轮捕套养技术,即"一次放养,多次轮捕,捕大留小,套养鱼种"的模式,是通过渔农生产实践中总结岀一套适宜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方法,现将其重要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一次放养,放足鱼种1.放养时间:坚持早收鱼早放养。每年十一月干塘收鱼,十二月清整池塘,元旦前后开始放养鱼种,一月底结束。2.放养模式:以草鱼为主养鱼类,多品种多规格混养。如一龄草鱼为主,套养二龄老口鱼的方式。3.放养量:亩产400kg的池塘按照计划产量1/6计算,亩产500kg以上的池塘按照计划产量的1/5计算。  相似文献   

18.
正在山东地区,冬季鱼种放养死亡率比其它季节偏高,这不仅给渔民朋友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也大大影响了来年的养殖计划和成本。究其原因,与越冬期间放养鱼种操作不当和日常管理不善有很大关系。影响鱼种放养及越冬成活率的因素有哪些呢?1.拉网、运输、放养等操作不当,易引起鱼体鳃部、体表等部位的损伤,严重的直接可以造成伤亡,鱼种抗应激能力也会  相似文献   

19.
冬季养鱼     
<正> 一、鱼种池的综合利用 冬季并塘后到翌年放养夏花前,大部分鱼种池将有半年左右的空闲期,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可以提高鱼种池的利用率。下面介绍冬闲鱼种池的两种利用方法。 1、养成鱼 利用冬闲鱼种池可以养一季成鱼。由于养殖期限较短,温度较低,应采用以下技术:(1)提早放养:即在鱼种并塘后即行放养,以充分利用生长期。放养量以最大水  相似文献   

20.
一、捕大留小放养不同规格或相同规格的鱼种,饲养一定时间,分批捕出一部分达到食用规格的鱼类,而让较小的鱼留池继续饲养,不再补放鱼种。二、捕大补小分批捕出食用鱼后,同时补放鱼种或夏花。这种方法的产量较上一种高。补放鱼种,视规格大小和生产的目的,养成大规格鱼种。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