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广西是农业大省,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在县域的发展十分落后。大力发展县域工业,提高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加大工业对县域财政收入的贡献率,是壮大广西县域经济的源动力。广西县域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路是:强化“工业强县、工业强市”观念,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机制,加快县域企业转机建制;以开放为突破口,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建好县域工业区,引导产业集聚;实行“三化”联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平安县委、县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这个总目标,知难而进,开拓进取。提出了“抓大工业,大抓工业,全力抓工业”的思路,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指导思想,切实强化了工业强县的主导地位,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决定,对于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桂阳要从“农业大县”过渡到“农业强县”和“经济强县”,就必须加大工业发展力度,实现县域经济的工业化。桂阳经济的主要差距在于工业的严重滞后多年来,桂阳一直扮演着农业大县的角色.工业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跟不上全国发展的步伐。工业发展速度慢,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农业和其它产业上台阶。1、工业总量少、发展速度怄。多年来,桂阳工业基本上是停留在匕十年代的“五小”工业上,政府对发展工业重视不够,没有象抓农业那样…  相似文献   

4.
张业荣 《广西经济》2005,(10):38-39
柳城县位于桂中偏北,是柳州市辖的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总面积2124平方公里,总人口4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5万人。长期以来,形成了农业比较发达,工业相对滞后的状况,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柳城县紧紧围绕“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使县域工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据统计,2004年,全县共有中小型企业2205家,从业人员18701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从业人员5914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玉田县高举工业强县大旗,以积极的、有作为的姿态,科学应对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统揽经济工作全局,规划建设了“一园三区”(省级高新技术火炬产业园和玉泰工业区、现代工业区、鑫兴工业区),全力打造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平台,充分发挥园区吸引项目资金的聚集效应、产业升级的辐射效应和投资环境的展示效应,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6.5亿元,  相似文献   

6.
《四川改革》2002,(12):14-17
泸县是一个103万人口的丘陵大县,农业人口占90%以上。通过多年的努力,农业有了很好的基础,是全国粮食基地县、生猪大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县域经济中“以农为主”、“粮猪安天下”,这种延续于农耕化和小农经济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难以实现富民强县。通过贯彻落实“威远会议精神”,县委、县政府认识到,要使县域经济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解决好泸县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就必须加快工业的发展。只有工业发展了,才能带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城镇化。县委、县政府积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实行重心向工业转移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强化体制创新、工业强县意识,优先发展工业,调整县域工业发展目标:到2005年,工业增加值在200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超过第一产业,工业发展水平进全省百万人口大县的前5位。  相似文献   

7.
蒋林海 《广西经济》2011,(2):106-107
灌阳县工业基本情况 (一)工业总体情况。灌阳县现有工业企业2386家,2009年工业总产值33.4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产值超亿元企业7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03亿元。县工业集中区获批为自治区B类工业集中区。2009年招商引资16.18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5.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8.9%,拉动经济增长12.2个百分点,在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涉县强力实施“活机强体”战略,着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国企改制和结构调整取得较大突破,国有资产基本从工业领域全部退出,工业企业投资结构实现多元化,建设发展了一批“农”字号加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实力不断壮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九五”期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1%,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3%。  相似文献   

9.
工业经济在全县经济总量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对壮大县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霍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现代工业,而要发展现代工业,就必须依托我们目前所拥有的人力优势和资源优势,现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壮大县域经济为目的探索一下我县现代工业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融安讯 今年以来,融安县坚持把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来抓,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强化企业主体意识,营造宽松和谐发展环境,建强工业园区,培育龙头企业,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取得了快速发展的好成绩。据统计,至3月底,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6401万元,同比增长60.8%。其中重工业产值21756万元,同比增长78.87%;轻工业产值14645万元,同比增长39.82%。实现了工业经济首季“开门红”目标。  相似文献   

11.
张懿笃 《发展》2006,(11):20-20
就目前甘肃临洮县工业经济而言,可以说主导产业尚处于发展阶段,现有基础比较薄弱,经济总量偏小,重点企业经营效益下滑,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低等,这些因素直接制约着全县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发挥优势,真正实现工业强县,是当前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十一五”期间,要谋求工业经济取得新发展,就要紧紧依托县内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定不移地走好“以水办电、以电带冶、以建带工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兴工之路,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户,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得到确立。  相似文献   

12.
章文才 《湖南经济》2001,(11):46-47
茶陵是一个革命老区县,又是个农业大县,工业基础比较薄弱。近年来,围绕深化企业改革,振兴县域工业经济,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发展,但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很多。一是企业规模小。县内年产值1000~2000万元的工业企业只有氮肥厂、金星水泥厂、青年电站等8家,大多是年产值500万元左右的“小冶炼、小水电、小水泥、小煤矿、小机械”等“五小”企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长期停留在“小打小闹,养家糊口”的水平上。二是企业机制旧。国有、集体工业企业中,除氮肥厂、青年电站两家企业外,其它企业自1995年来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有的甚至“切了两刀”,但基本上是以租赁、承包等初级改制形成为主,多数企业产权未变,未建立新的经营机制,一些破产企业没有实现变现资产关门走人,一些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的企业没有构成规范的公司制,职工观念未得到根本改变,“大锅饭”思想依然严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玉田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兴县、产业富县、环境立县”四大战略,强力推进非资源型经济发展,坚定不移走开放发展、特色发展、集约发展、循环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了全县经济的既好又快发展。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2.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1亿元,财政收入完成5.8亿元,连续四年位列全省县域综合经济实力30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滦南县将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着眼于“富民”和“强县”两大目标,以项目建设、特色农业、体制创新和环境优化为突破口,努力拓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新平台,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2004年,全县计划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06.12亿元,全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实现由弱到强的转变,工业经济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顺平作为传统的农业县和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按照“环境立县、工业兴县、开放强县”的战略思路,优环境、抓开放、上项目、壮民营,工业经济取得历史性突破。2004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8%,首次超过一产,成为第一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6.
《广西经济》2009,(11):62-64
发展工业经济,打造经济强县。 近年来,平果县深入实施“借铝兴平”、“非公兴平”发展战略,第二产业发展迅速,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形成了以铝产业为主导,棕刚玉产业、门业产业、冶炼行业、水泥和建材行业、制糖业、  相似文献   

17.
在你追我赶的新一轮县域经济发展大潮中,如何发挥优势克服困难大力发展工业,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昭平县按照贺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业并举,工业优先,夯实基础,做大总量”要求,加快建设“三区两带”,突出抓好园区经济、通道经济、特色经济、循环经济,强势推进“三化两业”,经济运行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2005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2.68亿元,同比增长31.7%;完成工业增加值7.46亿元,同比增长3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7亿元,同比增长15.5%;  相似文献   

18.
武宣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工业“短腿”是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县域经济要实现跨越性发展.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依托资源优势.加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李宝林 《发展》2011,(1):78-80
近年来,我县确立了“壮大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使县域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在发展“三次产业”中为何要突出工业?为什么只有发展工业才能富民强县?如何发展工业?发展工业政府职能部门应该重点做什么?带着对这些问题,结合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笔者进行了一次再学习、再思考。  相似文献   

20.
鲁泽 《发展》2008,(8):23-23
经济发展规律和发达地区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工业经济的壮大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陇西县贯彻落实“工业强省”会议精神,必须紧密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