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经历了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萧条,其中原因有很多,信息产业没有紧跟时代潮流发展起来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导产业,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因此日本信息产业在萧条时期的发展历程对一衣带水的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将对日本萧条时期的信息产业作进一步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产业化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技术产业化具有其内在的规律,如路径选择中的最小社会阻力规律、最短距离规律、风险投资与预期市场增值规律等。并且,只有当信息产业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经济差异性等特征时,信息产业才可能对推动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还需要具体分析本地区的实际状况以及国际、国内在信息产业领域的竞争状况,这是信息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点所需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3.
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对优化产业结构和平抑物价总水平的上涨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信息产业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使得中国技术进步的变化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产业依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4.
运用多投入多产出模型,从产出、投入两个角度测算分析信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等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产出视角的分析表明:相比非信息产业以及信息应用产业,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低,且存在“硬”强“软”弱的结构问题.基于投入视角的分析表明:资本投入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全要素生产率(TFP),而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低.从动态演变来看,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剧烈波动都发生在经济危机后,而且往往伴随着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反向剧烈波动,表明为应对经济危机的投资的过度增长往往伴随着低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深入研究了产业集群这一经济增长中的规律性现象.着重阐述了西方经济学关于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思想;概括了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揭示了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运用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了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对策.本文对于认识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规律,对于加深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02、2007年42*42部门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法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对中国主导产业构成与发展能力演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重化工产业和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在短时期内难以改变;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应该作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关注的重中之重;资源消耗类产业的主导地位正在日益降低,从长远来看,这些产业不应作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扶持重点.  相似文献   

7.
在区域经济增长中,集群化发展是一种比较成功的产业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在西部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要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的宏观调控措施;企业要科学地把握机遇,积极参与集群发展;行业协会则应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架起发展产业集群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以浙江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了物流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浙江省为例,利用1985~2006年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潮算出了物流产业的综合指数;利用计量分析方法,论证了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在经济增长的众多因素中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资本投入、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但效果不及劳动力投入明显.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信息产业政策有新调整为保证下世纪的经济高速增长,国务院决定对信息产业政策进行调整。(一)在调整信息产业结构的同时,将全方位发展信息产业,提高其在国民总产值中的比重,增加信息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二)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邮电领域的发展将优先于其他工...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和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山西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虽然山西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这种作用过于微弱;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  相似文献   

11.
林彬 《广西电业》2013,(7):14-19
一、广西电力产业成功迈进"千亿俱乐部"2012年,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旧严峻复杂的背景下,广西工业产业实现逆势增长,电力需求增长迅速,电力成为广西千亿元产业之一。广西工信委的数据显示,2012年广西工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工业总产值为1.8万亿元,增长16%。继食品、石化、汽车、冶金、机械等5个产业之后,广西新增有色金属、电力、建材等3个千亿元产业。  相似文献   

12.
我国汽车消费的产业关联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璐  王冲冲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12):132-138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汽车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进一步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为了讨论我国汽车消费的产业关联性,本文应用1985~2007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以及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的分析,随后运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就我国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汽车消费与钢材产业、橡胶产业有很强的关联性.最后总结了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促进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关注关联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在阐述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菲德模型,采用1995-2006年的全国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高技术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湖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湖南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效率最高的是第一产业,最低的是第三产业.所以在调整湖南产业结构时,应重充分视第一产业的发展,加快改造传统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利用资金和高新技术提升工业生产方式;在第一、第二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第三产业,防止产业结构的空心化,以促进湖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以历届世博举办城市发展状况为类比对象,准确归纳了世博经济给其相关产业及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然后对上海市进行个案分析,在微观层面上剖析世博会对上海交通业、旅游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产业的作用机制,即为上海城市发展创造了怎样的产业条件;得出结论:世博经济对前3种产业的发展将会有根本性的促进作用,而对于后者的非理性发展具有阶段性抑制作用.最后本文主要认为上海应该从战略的层面上着手区域经济增长结构转变、制度创新两方面的改革,充分利用上述条件,使世博经济能够延续为后世博经济,从而成功实现对上海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钢管的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回归分析法测算分析了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对三大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以及各产业的发展对石家庄市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从横向与纵向两方面论证了发展高新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合理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创新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技术产业将成为第一支柱。因为,高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结果;高技术产业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核心,高技术由于其高渗透性,在自身产业化过程的同时,也带动着传统产业的发展,延伸出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并由于其高附加值有力地支撑着经济的增长;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推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进步的动力,由于知识更新加快,新产品不断涌现,从而推动着技术进步的过程;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与效率,对无形资产比例比较高的企业以及整个经济的增长,产生及其深刻的影响。面对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产业发展应当在产业整合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知识技术产业,同时用先进的知识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无论是大力发展知识技术产业,还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都需要一个前提条件,这就是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背景下,创意经济表现出巨大活力。世界已进入创意经济的时代,伦敦作为创意之都,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对其他国家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借鉴作用。从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出发,通过归纳影响伦敦文化创意产业因素,对伦敦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样本,构建城镇化及其与就业、收入差距、投资、贸易等因素的交互项共同影响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据此实证分析了中国及各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城镇化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从作用机理看,城镇化主要通过增加非农就业和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呈现从东部到西部依次提高的梯度分布,东部地区的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20.
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总被引:74,自引:3,他引:74  
在信息化进程中,出现了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等部门在数字融合基础上的产业融合。这是对传统产业体系的根本性改变,成为一种新的产业革命。产业融合导致了许多新产品与新服务的出现;开辟了新市场,使更多的新参与者进入;增强了竞争性和新市场结构的塑造;促进了资源的整合;带来了就业增加和人力资本发展;并派生出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增值机会。因此,产业融合成为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随着产业融合在整个经济系统中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它将导致产业发展基础、产业之间关联、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组织形态和产业区域布局等方面的根本变化,对整个经济与社会产生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