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外需低迷、成本升高、摩擦增多等多重困难和压力,进出口增速下滑至个位数。针对形势的不利变化,中国政府及时出台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外贸增速企稳回升,进出口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提升。2013年以来,国际市场需求有所回暖,加上"稳外贸"措施成效继续显现,中国对外贸易延续了去年年底以来企稳回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外贸的主要特点 1、出口增速由负转正,对外贸易加速复苏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自2008年11月以来连续大幅下挫,2009年3月份开始企稳回升,8月份回升趋势基本确立,11月份进出口总值同比开始增长,12月份出口1307.3亿美元,为历史上月度出口值的第四高位,同比增长17。7%,环比增长15%,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在加速复苏。从行业细分来看,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大幅攀升至26.9%和40.5%,明显好于其它中低端出口产品,显示出口结构升级趋势不改。  相似文献   

3.
一、2014年前三季度对外贸易运行情况 2014年,世界经济继续温和复苏,增速总体弱于预期,不同国家间增长态势分化明显。在结构性矛盾突出、地缘政治紧张、金融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下,一些国家经济增长明显下滑。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平稳,但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及时出台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着力优化外贸结构,改善贸易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了进出口增速逐步企稳回升、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今年上半年,在国际市场需求继续回升、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外贸进出口延续了上年的增长势头,继续保持快速发展。1—6月累计,外贸进出口总值达5229.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1%,比去年全年平均增速高2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国外贸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5.
王然  赵栩  云春生 《北方经济》2016,(11):40-43
一、外贸发展专项资金出台的背景
  (一)2012年我国外贸增速出现“断崖式”下滑
  2002年以来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除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3.9%外,增速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2010年甚至达到将近40%的高水平。但在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形势,当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仅比上年增长6.19%,是除2009年外首次跌破两位数增速。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贸》2013,(4):42-43
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中国外贸增速明显下滑,同比仅增长6.2%。我国医药外贸对全国医药产业的贡献率为19.8%,创2008年以来新低;医药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16.5%,进口对外依存度11.6%;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为0.176。中国医药外贸在外需不振、成本居高不下、竞争对手货币贬值严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虽然增速明显放缓,但仍实现了809.58亿美元的进出口实绩,同比增长10.47%,增速比整体外贸  相似文献   

7.
上半年外贸运行特点 今年上半年,在国际市场需求继续回升、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外贸进出口延续了上年的增长势头,继续保持快速发展.1-6月累计,外贸进出口总值达5229.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1%,比去年全年平均增速高2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国外贸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8.
2003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进出口增速可达35%左右,进出口总额接近8000亿美元,2004年由于多方面原因,外贸进出口增速有可能放缓,但——  相似文献   

9.
2007年以来,浙江外贸进口增长速度开始加快。前三季度浙江外贸进口总额353.9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9.5%,高出去年同期8.8个百分点。以月度累计同比增长速度、进出口增长速度差距为衡量指标,两者在今年1季度出现了近三年来的首次转折,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91个百分点,从图中看,2005年至今,进出口曲线逐渐靠拢,今年以来出现了进出口曲线合拢状况。  相似文献   

10.
日前,海关总署公布的我国去年11月份外贸数据显示,中国进出口各项指标自2000年以来再次同时出现负增长.国家发改委同时发布的11月外贸形势分析报告也指出,11月份,进出口、出门、进口增速均为负值证明了我围贸易活动全而萎缩的现实.  相似文献   

11.
贺军 《中国报道》2013,(2):95-95
2012年,中国经济经历了让人揪心的一年。在连续七个季度的下行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在2012年第四季度企稳回升,GDP全年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但2012年中国7.8%的经济增速仍创出近11年来的最低水平。展望2013年的全球和中国经济形势,如果不出现大的负面冲击,中国经济的内外环境应该比2012年要有所改善,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将会延续。这将为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政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我国医药外贸行业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的严峻考验,在我国和世界各国货币及财政政策的多重刺激下,加上企业自身的努力,全年西药类商品(含西药原料药、西成药和生化药)进出口从显著下滑转向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13.
民族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陈伟强调:二季度应该是目前经济底部,三季度或四季度经济将企稳回升。支持经济企稳回升的因素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货币政策方面,下半年特别是三季度,在央行保持货币宽松的情况下,由中长期贷款推动投资增速进而推动经济增速回升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14.
王红茹  金倩  翟揆弟 《发展》2014,(10):28-29
正广东蝉联总量第一,陕西增速夺冠;东部拼总量,西部比增速。按惯例,海关总署每年7月都会公布各省份上半年外贸成绩单。2014年全国31省(区、市)上半年外贸"成绩单"如期而至。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2.39万亿元人民币,相比2013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下降了0.9%。《中国经济周刊》对2014年上半年31省份进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分类梳理。光看进出口总额排名。排名前10  相似文献   

15.
杭州海关数据显示,4月份,浙江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51亿美元,同比下降19.6%。其中出口105.4亿美元,同比下降19.1%,降幅比3月份放大10.2个百分点(前4个月,浙江省累计实现出口总值375.9亿美元,同比下降18%)。这是自去年11月份以来浙江外贸连续6个月出现下降,周期长度已超过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的5个月连续下降。从当前形势看,上半年浙江外贸负增长已成定局,外需萎缩导致出口大幅下降已拖累浙江经济企稳回升,“稳外需、保出口”日益凸现其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正一、我区对外贸易发展的总体态势(一)对外贸易平稳增长2001年外贸进出口值为20.1亿美元,此后连续稳步增长,且保持2位数的快速增长势头..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外贸进出出现下降,降幅为24.1%,此后两年快速回升,并于2011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外贸进出口达到119.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当年外贸增速达36.7%。2012年和2013年,外贸进入盘整阶段,2012年外贸进出口下滑至112.6亿美元,2013年对外贸易实现恢复性增长,外贸进出口增加到119.9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在西部12省区中列第7位,其中出口列第9位,进口列第6位。  相似文献   

17.
《浙江经济》2007,(18):5-5
2001年以来,浙江外贸一直持续较快增长。今年6月以来,中央政府采取加征出口关税、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等手段,加强外贸领域宏观调控。在此背景下,外贸企业转型迫在眉睫,外贸顺差增速顺势放缓。2007年1—8月,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139.8亿美元,同比增长29.7%.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8.3%。[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上海经济》2010,(7):30-35
2009年中国经济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国民经济企稳向好,投资快速增长、消费市场活跃、进出口在下半年快速回升,工业生产明显恢复。在经济企稳回升背景下,中国上市公司的明星企业,其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等各项指标大幅越进,通过自力更生,重扬创业精神,正带领中国经济走出迷雾,向着更为光明的未来前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显现,全球市场消费不振,国际贸易大幅萎缩,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同样严峻的形势,我国经济增速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明显下滑。2008年11月以来,中央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陆续出台。当前。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处于关键期,工业、投资、消费等数据都传递出了积极信号,但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稳固,不确定因素还不少,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十分严峻。国务院6月17日的常务会议强调,中国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任珉 《中国经贸》2009,(23):60-60
2009年的中国外贸到底处于一个什么位势7商务部近日发布的《中国外贸形势报告(秋季版)》给出答案:随着稳外需各项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显现.加上去年四季度外贸基数相对较低,今年后几个月进出口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甚至出现小幅回升。综合各种因素,预计全年中国进出口降幅将收窄到20%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