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系统分析了泰安生态旅游资源,提出了发展泰山生态旅游的构想,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泰安绿色生态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2.
孔宁宁 《商场现代化》2007,(7X):197-197
本文系统分析了泰安生态旅游资源,提出了发展泰山生态旅游的构想,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泰安绿色生态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选用气势、地质地貌、植物、动物、水体、气候、文化古迹、风俗民情、景点集中度、景区承载力等十个评价指标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其权数,定量、综合的反映了泰山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结果表明,泰山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开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1996年~2005年泰山接待旅游人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测了到2010年泰山可能接待的旅游人数,为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结合,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内蒙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生态环境基础薄弱,存在诸如污水污染、生活垃圾污染、旅游项目污染、社会环境污染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措施,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的同时,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的黔东南州有着发展生态旅游和民族风情旅游以及户外拓展训练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其最明智的做法是树立了正确的生态旅游观念,把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放在首位,特别是要重点保护正在遭道到破坏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近年来的户外拓展培训也融合到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当中。在此将具体的旅游线路充分的科学开发与实施,强化生态和拓展旅游的可行性推广。  相似文献   

7.
仙游是福建省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但仙游生态环境优越,是全国生态旅游县之一。近年来,仙游经济发展迅速,生态旅游初见成效。本文通过对仙游生态旅游的考察,分析仙游发展生态旅游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从而提出了发展仙游生态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村生态旅游符合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环境资源保护的发展方向,本文就新形势下发展农村生态旅游的生态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农村的生态资源和发展农村生态旅游的举措,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态旅游的逐渐发展,作为利益相关者之一,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性也已被逐渐认识,只有社区利益得到保障,才能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旅游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重目标.文章就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必要性、提高社区参与能力的途径、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层次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生态旅游在我国方兴未艾,前景远大,但生态旅游不“生态”的现象和行为已严重影响并制约着生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法律的视角提出了防止生态环境破坏,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标志之一。2019年全球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并提高了生态环境意识,生态旅游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和重要方向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相关理论,其次用SWOT理论分析锦州市生态旅游经济形式,再次分析了锦州生态旅游经济采取的SWOT战略,最后提出了锦州生态旅游经济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2.
当前生态旅游面临诸多生态环境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生态旅游开发缺乏切实有效的生态学理论指导,本文从旅游景观、旅游活动、旅游产业和旅游管理四个层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生态学理论支撑,对于生态旅游开发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武陵源是世界自然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资源。当前,制约武陵源发展生态旅游的因素是,发展生态旅游的观念滞后,旅游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旅游产品单一,特殊产品缺乏创意。要使生态旅游在当地有更好、更快的发展,应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体验性生态旅游三个不同的角度开发武陵源生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是新世纪最重要的旅游发展方向之一,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是合理开发规划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和基础。在综合考虑旅游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旅游开发条件与发展潜力、协调度开发的基础上,尝试建立新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旅游价值评价子系统、生态环境评价子系统、开发潜力评价子系统、开发协调度子系统4个方面的内容。张家界作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地,其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文章以张家界市12个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为例,基于专家调查的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及主观经验法相结合的赋权方法确定了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对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是依托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发生的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它以其独有的资源优势满足了人们回归大自然、走向大自然的愿望。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良好,又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省,具有开发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但是,黑龙江省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黑龙江省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世界生态旅游学会(TIES)将其定义为:"生态旅游就是在自然区域里进行的、保护环境同时维持当地人福利的负责任的旅游。"生态旅游是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方式,由于其尊重自然与文化的异质性,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与谋富当地社区居民,倡导人们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被认为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一、我国生态旅游实践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现阶段生态旅游的开展中,出现了不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问题。过度性开发和消耗性利用所形成的弊端已超过旅游业本身的范围,带来了生态环境失衡或历史文化遗产的毁灭,形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现已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而生态旅游又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和重点,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与此同时,景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日趋严重。本文在对我国目前的生态旅游状况进行了较为详实的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态旅游”的外部性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畔 《商场现代化》2006,(35):258-259
随着我国近年来生态旅游的高速发展,各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游客成倍增长,从而引发了生态旅游中不可忽视的外部性问题。如何将旅游业的外部性内部化,保护旅游生态环境引起了学者和旅游管理者的关注。分析生态旅游外部性问题成因进而解决其外部性问题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生态旅游的外部性问题作一些尝试性的分析和探讨,以利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付秀丽  石惠春 《江苏商论》2011,(10):101-103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落后,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存在困难,有必要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城市生态旅游发展新思路进行研究探讨。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生态城市的建设为基础,提出了新型的城市生态旅游的规划和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20.
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旭亮  张海霞 《商业时代》2006,(15):85-86,62
本文以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分析地质公园区位、类型及成因,探讨了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部分产品开发的不合理以及社区居民参与有限性等问题,提出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为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提供进一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