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是中国入境市场第三大客源国,对中国入境旅游产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结合2000-2011年以来统计数据,基于旅游文化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等理论基础,对影响俄罗斯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开拓俄罗斯旅华市场的旅游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面临空前的挑战,市场结构将重新整合。中国入境旅游市场中主要客源地分布在亚太地区和欧美一些主要旅游产出国,来华游客多以商务游客和观光休闲为主。这一客源地区的旅游者是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旅游客源市场。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化危机为机遇,促进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应加强金融监管和国际旅游合作,在巩固传统市场基础上开拓新市场,实行差异化市场战略,促进客源流向的均衡化,优化产品结构,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这样才能实现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优化,将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是我国旅游市场最为重要的客源地之一。然而近几年的日本旅华市场开始表现出不稳定性.如何稳定地占有并拓展日本市场成为我国入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网络2.0和4V理念是新兴的,更加适于现代社会发展态势的营销理念,在结合日本访华客源的实际调查数据及我国对日营销策略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网络2.0与4V营销理念的日本旅华客源市场拓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文化距离对服务贸易具有双重影响。检验国家间文化距离对外国人来华旅游的影响,可以为中国入境旅游的市场营销和供给侧改革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过程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利用中囯19个主要客源国2001—2015年间的面板数据,在样本总体、不同性别和不同出游动机的条件下,检验了国家间文化距离对外国人来华旅游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发现:1)从总体上看,国家间文化距离对外国人来华旅游发展具有门槛效应:当文化距离较小时,其对外国人来华旅游具有正向影响,但随着文化距离增大,其对外国人来华旅游的影响转为负向关系。2)在区分游客性别的检验中,发现文化距离对外国男性、女性游客来华旅游均具有门槛效应。3)在区分不同出游动机的检验中,发现文化距离对观光休闲型来华旅游具有门槛效应,但对于外国人商务会议、探亲访友和务工型来华旅游的影响表现为抑制效应。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为中国入境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日本来华旅游需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可以架设一座和平与友谊的桥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促进中日关系向前发展。日本来华旅游以观光体闲以及会议、商务为主。通过对1990—2007年日本来华旅游人数月度数据的分析,建立了ARIMA模型,用MAPE来评估模型样本期内与样本期外1年的预测能力,结果显示模型的预测能力都非常好。根据模型,2008年和2009年日本来华入境旅游人数将分别达到446.31万人次和491.71万人次。拓展日本旅游市场关键在于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旅游产品的营销。  相似文献   

6.
采用1999-2007年各省的旅游收入数据,在基尼系数因子分解的基础上,将入境收入因子和国内收入因子对区域旅游收入差异的贡献变化分解为结构性贡献和集中性贡献两种类型。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旅游收入差距呈下降态势;(2)国内旅游对区域差距的贡献较入境旅游要大,前者呈上升态势,后者呈下降态势;(3)入境旅游收入因子贡献变化分解出的结构效应对缩小区域差距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分解出的集中效应则起着拉大区域差距的作用,但由于结构效应所产生的缩小影响大于集中效应产生的扩大影响,因而入境旅游收入因子总体上使区域差距缩小;(4)国内旅游收入因子贡献变化分解出的结构效应拉大了区域旅游发展差距,而分解出的集中效应对区域差距的影响表现得较为复杂,但由于其结构效应所产生的扩大影响居主导地位,因而国内旅游收入因子总体上拉大了区域差距。此外,采用泰尔指数和四分法对地区差异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地区内部差距贡献率所占比重较小,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区间差距是区域旅游发展差距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从气候舒适度的角度出发,在收集40座城市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旅游气候模型,估算气候变化对客流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气候舒适度变化对我国国内及入境旅游有重要影响,综合气候舒适指数每变化1个单位,国内及入境旅游客流量将增加或减少1.852万人次和35.263万人次;②重庆以北绝大部分城市年综合气候舒适指数上升,重庆以南绝大部分城市年综合舒适指数下降,40城市综合气候舒适指数整体上升15.0;③受气候舒适度变化影响,40城市国内及人境旅游客流量分别增加540.7万人次和28.4万人次,④30年来,气候舒适度的变化整体促进了我国国内及入境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旅游电子商务是旅游经济兴起的一种新态势,进入21世纪后,旅游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得到迅猛发展,美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基础设施和资源都已非常充分和完善,已经进入稳定的高增长期。目前,旅游电子商务正在对我国旅游市场固有的市场壁垒带来革命性的冲击,但是,电子商务占我国旅游业务总额的比重偏低,而且大多数旅游网站不能赢利,此外,我国发展旅游电子商务还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完善、企业信用缺失、竞争机制不健全等困难和问题。旅游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旅游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大环境,而旅游电子商务本身更须不断努力。本文从旅游电子商务这一背景出发,分析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并借鉴美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宝青经验.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提出了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路向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休闲、健身、娱乐的消费群体,使自行车有了用武之地。据统计,我国人口中15岁至18岁学生有8000万人,25岁至45岁中壮年有4亿多人,60岁至65岁老年人有5000万人,这些年龄段都有骑车需求,是个潜在的大市场。而随着一些大中城市的禁摩令的出台,使很多人把交通工具转向自行车,所以消费群体还在进一不扩大,你看看路上有多少自行车就有多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把握上海市居民的创业活动情况,了解市民对创业环境的总体评价,掌握创业市场的总体发展态势,上海市自2005年起,参照全球创业观察的相关做法,探索开展上海市民创业状况调查,定期发布创业活动率等一系列反映一个地区创业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2006年12月中旬,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再次依托上海市劳动力资源库的现有资源,随机抽取了2.3万16-64周岁的市民开展入户调查,调查发现: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把握本市居民的创业活动情况,了解市民对创业环境的总体评价,掌握创业市场的总体发展态势,本市自2005年起,参照全球创业观察的相关做法,探索开展上海市民创业状况调查,定期发布创业活动率等一系列反映一个地区创业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2006年12月中旬,市就业促进中心再次依托上海市劳动力资源库的现有资源,随机抽取了2.3万16-64周岁的市民开展入户调查,调查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