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磊  孙怀建 《全国商情》2007,(6):48-49,51
中国股票市场国际化,既可共享国际资本市场资源,也会受到诸如“金融风波”、“多米诺骨牌”联动效应的冲击。因此,深入研究股票市场开放对股票市场的冲击效应,寻求股票市场国际化风险和战略对策,对中国股票市场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股票市场经过16年的发展,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包括两个方面:股市定位不准确,股票市场制度建设滞后并对违规行为惩处乏力。因此,要使中国股市能够健康发展,股市定位应该从融资为目的转向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为根本,从对违规行为惩处乏力转向到严刑峻法,通过构建一个法治化的股票市场来实现股票市场的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3.
从证券市场流动性的理论入手,通过股票与其他金融资产的比较探讨流动性在股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中国股权结构、换手率和股价的波动幅度剖析中国股票市场目前的流动性。并根据中国股市特有的因素分析了中国股市流动性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证券市场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它的首要特征是脆弱性。导致证券市场脆弱性的因素主要有政策干预,资本管制和投资者缺乏选择权。通过实证分析,得到结论:中国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的相关度不高,基本不具备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中国股市不能完全反映宏观经济变化的原因是中国股市的不成熟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股市是一个新兴的靠政府强制驱动的市场,政策性因素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很大。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以中小个人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很少、信息监管制度不完善与价值发现机制不健全使中国股市缺乏内生稳定机制,政府应该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新股发行上市、股票退出、监管及服务等机制,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成熟。  相似文献   

6.
新制度经济这在中国股票市场的运用,为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途径。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观察中国股票市场,可以看到中国股票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强外生性,强外生性下中国股市的筹资制度的设计和安排是中国股市的种种制度缺陷的根源,而中国股市要矫正这些制度缺陷进行制度创新的关键是政府角色的成功转换。  相似文献   

7.
股市是传导货币政策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该更多地关注股票市场.更好地借助于股市传导机制发挥货币政策的最大效应。通过协整检验分析表明,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由于实行利率管制制度,利率与股票市场不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2000-2006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对中国股市财富效应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存在微弱财富效应.股市财富效应对总消费影响较小的原因在于:股票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有限;政府行政干预过多;股票市场法制建设滞后等.因此,应采取措施提高股票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改善股市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1999~2010年美国、欧元区、日本和英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与各自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货币国际化和股票市场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是比较显著的。一方面,货币国际化进程与股票市场发展受到银行提供信贷资金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这些因素带来了股票市场的发展,却抑制了货币国际化进程的深入。另一方面,实际利率、国家贸易总额等其他一些因素却难以兼顾货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和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通过稳健性检验发现,影响货币国际化推进的因素受到了区位差别的影响,而影响股票市场发展规模的因素却不会受到区位差别的影响。中国需要继续在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发展国内的股票市场,抑制国内银行信贷资金规模增加的趋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股市具有波幅大、频率高的特点。中国股市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政府为帮助国有企业解困而设立的,其产生、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政府。政府隐性担保契约偏好对股市的干预加剧了股市的政策性异常波动。通过制度创新,政府隐性担保契约从股市退出,让市场规律指导股票市场运行走势是稳定股市、防止股市大起大落的可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