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奇人吴彦     
华强 《华北电业》2008,(5):92-93
吴彦是一个奇人。在承德供电公司,吴彦很有一点名气。他画的电力宣传画,他的围棋水平,他各种各样的小发明,都让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2.
郑板桥从小家庭贫苦,刻苦好学,在书画方面就很有成就。康熙年间中了秀才,以卖画为生;雍正年间中了举人,仍以卖画为生;乾隆年间中了进士,还是以卖画为生。他虽然是一介寒儒,却从不把功名仕途看得很重。在去山东做官之前,郑板桥从老家江苏兴化来到繁华的苏州,在城东桃花巷开了一家画寓,以卖画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社会》2013,(7):56-59
韩硕的画是徐徐的根植于传统的,然而他又不满足于传统自然的延续。他的画灵秀但不甜俗,诙谐但不浮华,酣畅淋漓但又收放有度。  相似文献   

4.
郭小力 《中国纺织》2003,(10):126-126
对于画家克罗德·维尔拉来说,最重要的一点:画是流动的。他放弃了画框,他可以在任何一块布上绘画,他的创作似乎就是为了流动居住的新新人类而做。  相似文献   

5.
选择机遇     
一名高材生因面临几种选择而苦恼,不知如何是好——本市一家高新技术公司准备高薪聘用他;朋友介绍他到外地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去;准备去国外一所大学攻读学位……他想来想去,各有各的长处,一时拿不定主意。 于是,他去征询自己导师的意见。 导师说,路,得你自己去走。不过,我可以给你出最后一道题;有一间屋子,里面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世界名画。屋子着火了,这些画倾刻间要化为灰烬。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冲进房子去抢出一张画来。你打算抢哪一张? 这位学生于是想:抢最有名的那一张?抢最值钱的那一张?抢自己最喜欢的那一张?……  相似文献   

6.
戴丹 《汽车与社会》2011,(15):86-89
金国明他尊重写实却又不陶醉泥古,他追求和探寻的是属于自己的绘画语境,他将自己的画称为梦幻意想的油画,  相似文献   

7.
齐白石先生的经历大概不少人都知道。他没有家学濡染,又无高人点拨,却从一个小木匠变成画坛巨擘,靠的是什么呢?人们不难从他85岁时为自己一幅画所作的《题跋》中找到一些答案:“昨日大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朝制此一张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好一个“不...  相似文献   

8.
陈英  谷学禹 《董事会》2014,(4):42-47
正刘积仁深知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道理,他说,试图输出东软的文化,让东软在全球的文化都一个样,这是错误的,"我们通过融合,使我们的文化吸附了新的文化,从而扩展、成长。"一片辽阔无边的沙漠上,两头骆驼身负重物,昂首前行,这是刘积仁最喜欢的一幅画,无论他的办公室搬到哪里,这幅画始终挂在最正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早晨,37°2     
我如果会喜欢一幅画,一定是画家有吸引我的特质,他画了什么,其实我不太在乎;电影也是一样的,我真正在乎的是导演是谁  相似文献   

10.
抽象画     
<正> 美术老师让学生们画一张抽象画,有一个学生交了一张白纸。 老师问:“画呢?” 这个学生答:“这就是画。” “你画的什么?”  相似文献   

11.
早晨,37°2     
卫西谛 《董事会》2009,(12):112-112
我如果会喜欢一幅画,一定是画家有吸引我的特质,他画了什么,其实我不太在乎;电影也是一样的,我真正在乎的是导演是谁  相似文献   

12.
文人都有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我父亲是个老干部,新中国成立前当过几天小学教员,算是有文化的老干部.他多年有一个习惯,就是记读书笔记,晚年患脑出血,卧床27年,在极度痛苦中,只好与书为伴,但仍不忘写读书笔记.父亲去世以后,我们子女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一生留下100多本读书笔记,装了满满一大纸壳箱子.笔记本各式各样,有大有小.有一个64开本的小笔记本,硬皮,纸都泛黄了,是他1953年任庄河县分管教育工作副县长的工作笔记本.其中一页是他当时记载全县各区、镇中小学名单.巴掌大的纸页,画着整整齐齐的小格,小格里面的字,一笔一画,密密麻麻,时间过去好到60年了,仍然清秀可读,给我留下极深印象.但是到了后期,他的读书笔记就无人可识了.  相似文献   

13.
为阳光感动     
日本画家古贺春江晚期的作品,其色彩阴气逼人,令观赏者望而生畏。有人说,作这些画的时候,他已预感到死亡的来临了。生活中有许多令我悲伤的人和事,但我依然很快乐。有些东西,你永远也无法争取到;但快乐,却是你可以拥有的。邻居一位大伯,活着的日子对他来说已不多了,但他每天都要家人扶他出去晒太阳。他说,阳光的明媚最适合他的心情。由此,我想,他很达观,很超脱,能为阳光而感动的人,一定是个有活力而热爱生命的人。因为我有一个经验,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总盼着阴雨天,总盼着听姜育恒忧伤的歌。年过八旬的萧乾老先生有一天拄着拐杖到冰心大姐…  相似文献   

14.
漫画是一种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具有强烈讽刺性和幽默性的绘画.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焊工王玉震,用漫画辛辣勾勒世间百态,小小的漫画把他与世界相连.7年的工余时间他一直潜心创作,从不间断.他说漫画就是在画思想,是通过绘画艺术来表达思想.  相似文献   

15.
1很多年来,已经快把春天忘记了。花开花落,人事飘忽,时间一如既往。在我居住的这座海边小城,春天暗淡而低沉。也许什么也不会发生吧?一颗麻木的心还会为一些事物打动吗?这时,法国人毕沙罗带来了他的春天,他在印象派中主要是画田园的,人们称他是印象派的米勒。《春天》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6.
正管理出过很多著作论述,把管理大师与画家放在一起,实属不多见。但是大道行简,细细琢磨,在一个组织里,其实管理就如同在作画,而且这画的内容是最简单的"圈、饼、叉"的几何图形。画好了"圈、饼、叉"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这里的"圈"是指组织的定位和每个成员的职责范围,画好这个圈,组织就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不会因为定位不准确而走弯路。组织中的成员行为也有了规范,每个成员在这个圈中就能放开手脚发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会议中心服务保障现场见到王久旺时,他身着标准的福田服务人员工作服:灰色上衣,深色下装,戴着白手套。眼神中略带疲惫,紧盯着工作人员完成对服务车辆的例行检查,直到他手中长长的车辆检查项目清单上已全部画上了对勾,表示各项内容都已合格,他才有时间说上几句。“这几天一直很忙,压力很大。”他说。  相似文献   

18.
推行阳光理政、倡导社会责任联盟、提出"一县一品牌、一所双模范"……一个企业的"当家人"把他所钟情的"红、绿、蓝"三色变成了坚实脚步。2011年8月17日,刘晓辉用3句话、10个字画出了工作思路:红色品格、绿色使命、蓝色畅想,忠诚、和谐、安全、发展、服务。"我要倾心尽力,把承德供电公司的事情办好。"一年多来,3100多双眼睛见证了他的一言一行,员工们更感受到企业日新月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苏笑柏的作品用胶做粘合剂,以生漆为主色。生漆又名大漆、国漆,有人於是将他的画归入漆画。不过《后汉书》记载的漆画号称油画,原因在於漆画的调和剂是油。  相似文献   

20.
正临近年底,企业都在准备着年终奖的制定和发放。这时管理者们大多都会忽略一点,除了薪水和奖金之外,提升员工的成就感才是更好的激励方式。除了薪水激励之外,也关心下员工的其他需求吧,从提升成就感开始。以领导力著称的通用电气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在任上每天至少花一半的时间处理员工问题。他有一个大笔记本,上面画满图表,反映了各个部门每个关键员工的情况。领导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激励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