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解释合同时,总是试图符合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的主观意愿.探究当事人真实意思,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主观意思主义,另一种是客观意思主义.而现在的一般倾向是:要求有证据来证明主观愿望.在对合同进行解释时,起统领作用的还是公平和效率原则.  相似文献   

2.
保险合同解释中的释义利益解释原则,又称不利解释原则,系指“在保险单被如此拟制以致可以进行两种解释的情况下,保单用语应当依照最不利于保险人的方式予以解释。”之所以要在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对合同用语存在义的情况下,适用疑义利益解释原则,其理由在于:保险合同已经基本实现了格式化,格式保险合同由保险人备制,极少反映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意思,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一般只能表示接受或者不接受保险人拟就的条款。再者,保险合同的格式化也实现了合同用语的专业化,保险合同所用术语非常通人所能理解,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保险人的利益。为了保护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利益,各国在长期的保险实践中积累发展了疑义利益解释原则,以求为被保险人的或者受人提供救济。接轨国际保险立法,我国《保险法》亦规定这一解释原则。  相似文献   

3.
张岸 《全国商情》2012,(17):80-82
通观两千年的柏拉图解释史,共有六种解释进路,理论型解释两种:统一论和发展论,文本型解释两种:考据论和戏剧论,另有秘传论解释和怀疑论解释。柏拉图解释进路的多元格局主要与柏拉图特有的写作方式———对话体密切相关,对柏拉图对话录的不同态度和不同解读产生了不同的解释进路,所有这些解释方式都对我们恰切地理解柏拉图哲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刑法的适用离不开刑法解释,刑法解释必须以客观解释论为原则,在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刑法客观解释论,提高刑法解释公众的认同度。实现刑法解释的情理与法理的统一,促进和谐司法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5.
论宪政维度的刑法解释目标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是指以宪法、民主为前提,以法治等手段控制国家权力为核心,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支撑宪政的基本理念包括民主、法治和人权。刑法解释目标观中的主观解释论、客观解释论和折衷主义的解释论都与宪政的基本理念不完全吻合。中国应采取主客观相结合的刑法解释目标观,因为它吸收了哲学解释学中"前见"、"视域融合"等合理因素,符合刑法解释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发扬司法民主,并且符合宪政的法治、人权保障理念。  相似文献   

6.
对国有资产的保护一直是我国刑法所关注的重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针对国有资产的犯罪亦是日益突出,私分国有资产罪便是其中的典型,由于司法理论及实务方面对该罪的认定均形成了诸多有争议的结论,造成了操作上的困难,故本文拟从刑法解释的基本原则出发,对私分国有资产罪认定过程中争议较大的客观构成要件要素予以解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剖析了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特征,即在与酒店合作的过程中,通过教育观念、教育场所、教育客体意识以及教育主体形式的四个转变,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校企合作式亦工亦读制。  相似文献   

8.
关于私营经济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私营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这就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私营经济不是先进生产关系,它只有在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才能发挥积极作用。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具有两重性。应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私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金融风险的概率调整度量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概率调整的金融风险度量方法是从保险业中针对保险风险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对风险的真实概率分布进行修正,来给予高风险事件更大的权重,也就是说,投资者通过调整对右侧尾部风险的主观认识来表明自己对风险的回避程度,最终得到对风险的评价。文章在Choquet积分这一框架下对VaR和TCE风险度量的概率调整表示方法以及一些新的风险度量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通过理论和数值分析对这些不同风险度量的特征和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立了不同条件下桩基瞬态锤击响应的数学模型,由不同条件下桩基瞬态锤击响应的理论波形及实测结果,阐述了时间域及频率域信号解释的万法。  相似文献   

11.
主观期望效用理论认为个体的概率分布可以由行为的偏好导出,并且理性人的行为选择应该遵循主观期望效用理论,但是,埃尔斯伯格悖论显示了没有一个主观的概率测度,而且实际行为的选择并不总是和该理论的结果相一致。因此,围绕埃尔斯伯格悖论,展开了行为决策理论应该是规范的还是描述的争论。  相似文献   

12.
根据刑法第224条的规定,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合同诈骗罪成立的必备要件。本文拟对“非法占有”的含义、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及其合同诈骗罪的具体认定相关问题作一探讨,以冀对刑法理论和刑事实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政治发展序列观认为,可以通过人为设计某种发展序列来促进政治发展。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一观点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存在诸多缺陷。均衡发展作为当代世界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另一种可能选择,应该受到重视。对当代中国而言,科学的政治发展应当是均衡发展,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民主与效能、分权与集权、政治参与与政治控制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很多经济学派对并购现象的产生都进行了解释。但企业并购的动机迄今为止还无法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而事实上,不同的购并活动背后的动机常常无法用单一的理论来解释。并购的经济实践不会停止,与此相应的是对企业并购动机进行研究的理论也会随着并购实践的发展而深入。  相似文献   

15.
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效用理论,已成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或原理的关键。效用是人们在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得到的主观上的享用或生理、心理上的需求满足,它是商品消费者或人的主观属性,可以时间为计量单位。效用与价值或价格的三种基本形式的实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价格(广义)应区分为卖方价格、买方价格与成交价格三种基本形式。卖方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实质是价值(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买方价格是效用的货币表现,其实质是效用(指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经济学的效用而形成的效用概念);成交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与效用的货币表现的统一,其实质是价值和效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行政滥用职权的审查标准在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中有了规定,但却没有在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上产生预期的效果,以致出现了式微的状况。剖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发现其包括现象自身的复杂和理论研究的不足等客观原因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和可能风险的规避等主观原因。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问题的因应之道,包括加强理论研究实现理论建设的成熟化、体系化,加强法院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人员队伍,完善法律体制创设优良环境等。  相似文献   

17.
普特南逻辑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两个前后有别的时期:前期以意义理论为重心,后期以真理理论为重心。在意义理论和真理问题的研究上,无论是对于其理论观点本身,还是他研究这些理论时所使用的逻辑分析方法,都对同时代及以后的分析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分析与评价这位哲学家的逻辑哲学思想于当代哲学的贡献,将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分析哲学和逻辑哲学的发展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离散性是股票交易价格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很多针对交易价格序列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都忽略了它的这个特征。以中国证券市场的股票为样本建立有序概率模型,这个模型不但能够捕捉股票交易价格的离散性,还能够深入地探讨交易价格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和谐财务目标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理论经历了新古典企业理论到现代企业理论演变,不同企业理论有不同的企业定义和企业性质解释。财务目标经历了利润最大化到股东财富最大化,再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观点的演进,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历史意义及内涵。本文力图用企业理论的演变逻辑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来阐明财务目标的动态演进以及博弈均衡,从而明确和谐财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