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安徽是全国农业大省,农产品出口额在全国却处于相对落后水平,与周边省份如山东、江苏、浙江相比则差距更大。文章从安徽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提出发展安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杨剑 《乡镇经济》2001,(12):7-8
安徽是农业大省。2000年全省粮食、油料、棉花、茶叶、肉类和水产品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3%、9.7%、6.2%、6.3%、4.9%和3.8%。但农业大省还算不上农业强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安徽农业将面临挑战,特别是种植业将受到较大的冲击。一是安徽部分农产品虽然具有明显的数量优势,但因品种、质量和成本、价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即使在国内,也没有无可置疑的市场优势。二是虽然安徽也有不少优质且具特色的农产品,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产销成本高,或因为加工、储运、包装、品牌等方面的问题而影响其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三是相当一部分农产品或因为自身成分(如高芥酸油菜籽、含毒薯类等),或因为农药、化肥和城乡“三废”污染,日益受到国际市场的抵制。“入世”之后,过滤期内要逐年增加农产品的进口配额,过渡期结束后实行单一的、较低税率的进口关税管理,这就有可能出现农产品“进来容易出去难”的局面,安徽农业将遭受国外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挤压。面对这种局面,只有从调整并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找出路。  相似文献   

3.
韦昌鸿 《广西经济》2005,(12):50-50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背景 天等县是农业资源大县,玉米、稻谷的产量很高,并有丰富的“五味”特色农业——酸(生姜)、甜(甘蔗)、苦(苦丁茶)、辣(指天椒)、香(八角)等原料,是“中国指天椒之乡”、“中国苦丁茶生产基地”。“十五”以来,天等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求状况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相对剩余的历史性转折,这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条件。同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安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良庆 《乡镇经济》2003,(1):5-5,46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重点和难点是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安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份,农村和农业的落后以及农民收入偏低是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新时期安徽农村经济的发展目标已不是单纯的数量上增长、赶超,更多的应是产业和产品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当前安徽省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方向应集中在五个问题上:(1)农产品的品质问题;(2)农业企业化经营问题;(3)农业生产力的区域布局问题;(4)农产品转化和加工问题;(5)农村人口加速城镇化问题。1、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当前主要农产品供求…  相似文献   

5.
李钢 《老区建设》2008,(23):62-63
德国不仅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而且也是一个农业强国。德国农村地区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9%,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2%,农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9%。德国的农业生产效率较高,主要农产品自给率超过90%,是欧盟国家中仅次于法国和意大利的第三大农产品生产国。多年来,在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框架指导下,德国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极具特色且富有成效的农村改革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推进农业生态化发展是黄河上游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对农业生态化水平评价是推进农业生态化由理论向实践转移的重要切入点。从农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含义入手,分别从生态、社会、经济视角出发,构建农业生态化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构建农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黄河上游地区2011—2020年农业生态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明晰其主要贡献指标,阐明其时空差异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机耕率、卫生厕所普及率、财政支农水平、单位面积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等指标对农业生态化水平贡献程度较大;2011—2020年黄河上游各省(区)的农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呈现“前段低,后段高”的空间差异,农业生态化水平高的地区会辐射带动周边省份,且各省(区)差距逐年缩小;2011—2020年黄河上游各省(区)农业生态化水平呈现右长尾的“W”形发展特征,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可以认为,黄河上游地区应发展高原特色经济作物,加大对农机的购置补贴扶持力度,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业生态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安徽是农业大省,计划经济时期的我省农产品生产、销售处于卖方市场,农产品价格只涨不跌。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我国的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农产品生产、销售进入买方市场,并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农产品价格水平呈逐年下跌态势。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中的基于投入导向的CCR和BCC模式建立我国农业碳效率的分析模型,测算2009年我国省级农业碳效率.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碳效率总体上呈现“西南东低”,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海南、贵州、西藏、甘肃的农业碳效率总体有效;除包含以上7个总体有效省份外,还有山西、青海、宁夏共10个省份为技术有效;而规模效率方面,山西、安徽、广东、广西、青海、宁夏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其他省份则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  相似文献   

9.
入世为蔬菜、水果、茶叶、桑蚕茧等劳动密集型的安徽特色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拓宽了发展空间,但现实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却在诸多方面制约着这一优势的发挥。适应加入WTO以后农业发展的新环境,构筑安徽特色农产品现代营销网络现实选择是建立以集中营销为基本特征的营销网络和营销体系,绿色营销是产品定位的基础和必然趋势,品牌战略是产品组织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而股份制则是特色农产品营销网络管理的最佳体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情省力》2005,(6):11-14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进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安徽崛起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安徽是农业大省,发展特色农业是安徽提高农业生产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特色农业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而安徽省金融支农还不能满足特色农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通过分析金融支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农产品企业的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产值约占全省GDP的25%。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农产品是关键。然而,全省农产品企业的整体实力与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的地位不相符合,在国内市场上无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国外市场上更是步履维艰。本文剖析了安徽省农产品加工市场的现状与问题,就农产品企业的营销策略调整提出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红敏 《乡镇经济》2008,24(6):123-126
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省,安徽省一直在积极探索农业保险发展的新路子,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然而,目前农业保险面临的困扰和问题依然明显。摆脱这些困扰,是促进安徽省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分析——以安徽省凤阳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娟  汪上 《特区经济》2008,(4):203-205
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产业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农业结构调整有助于农业经济增长。文章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凤阳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以及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民增收的影响,并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下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胡中应 《特区经济》2006,(11):207-208
安徽是自然灾害多发省份,而作为对付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的农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却陷入了困境。积极探索多渠道发展农业保险,对促进安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农民基本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安徽发展农业保险的制约因素和如何发展安徽农业保险作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自然制约条件、农业人力资本投入、农业生产资本投入、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济的市场作用、农业生产条件制约因素等密切相关.本文选取反映农业经济增长的13个指标,对其1980-2012年的时间序列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与其误差修正模型,研究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我国农业长期经济发展与短期经济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农业长期与短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按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农业生产条件、市场作用、自然制约条件、农业生产资本、农业生产技术、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7.
金玥 《乡镇经济》2011,(4):70-74
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农业现代化,唯一的出路在于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制约农业规模经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土地细碎化。如何让农民自愿的把土地集中起来,各地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安徽无为县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At present, water scarcity is the strongest problem in North China Plain. From the aspects of agricultural water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put-output elasticity, allocation effect and potential efficiency of the water for agriculture in the three major grain production provinces of Hebei, Shandong and Henan in North China Plain, and assesses the coupling effects between water uti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result, the paper identifies ways and measures for the enhancement of the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 water for agriculture in these three provinces.  相似文献   

19.
安徽北部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北部地区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粮棉产区,目前不但工业和城镇化水平大大落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农业发展同样落后全省平均水平。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科技人才短缺、农业科技应用落后、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不足等是制约皖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加强土壤治理、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农业及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才能推动皖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Using provincial data, the present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cultivated land conversion on agri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grain production center is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more fragile and water scarce areas, putting more pressure on the environment. Land conversion caused large losses i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in the 1990s, but large scal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grams have been implemented since 2000 to compensate for such losses.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grams are concentrated in regions with relatively low land productivity, whereas cultivated land conversion usually takes place in areas with relatively high land productivity. Newly-cultivated land, especially that in areas marginally suit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likely to have much lower productivity levels than the original cultivated land. Because the stock of potentially cultivable land is almost exhausted, China's grain self-suffiency policy can only be maintained by preserving the available stock of arable land and increasing its productivity in a sustainable w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