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霉菌和霉菌毒素污染饲料后,从饲料卫生的角度,应考虑两方面的问题,即霉菌与霉菌毒素引起畜禽中毒和霉菌引起饲料的变质。 畜禽霉菌毒素中毒事件屡有报道,如1972年广西11个县市由于用了发霉的玉米,导致2000多头猪中毒死亡;早在30年代,河北发生单蹄家畜“疑似马脑脊髓炎”的流行病,就是由于发霉玉米上含有镰刀菌所致;另一方面,霉菌污染饲料后,还可使饲料使用价值降低,其原因是霉变饲料营养成分的损失和适口性变劣。据检  相似文献   

2.
易引起畜禽中毒的几种生饲料沈艳菜籽饼在未去毒的菜仔饼中含有硫葡萄糖和较多的单宁。前者在芥子酶的作用下可水解产生异硫氰酸盐,能引起畜禽甲状腺肿大,后者可降低饲料的适口性并引起便秘。使用菜籽饼时可先用温水浸泡后煮沸或粉碎后焙炒,方可除去毒素。大豆包括黄豆...  相似文献   

3.
正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主要是曲霉菌产生的,其他曲菌、放线菌、青霉菌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所有动物均对黄曲霉毒素敏感,以仔猪最为敏感,低浓度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导致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和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母猪饲喂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毒素会通过母乳传播而造成仔猪生长迟缓甚至死亡。对家禽的影响是法氏囊和胸腺萎缩,皮下出血,免疫反应差,抵抗力下降,对疾病感受性提高,蛋重量  相似文献   

4.
奶牛养殖需要贮存大量精词料和青粗饲料,如果贮存不当,容易造成饲料发霉变质,不仅损害奶牛健康,而且还容易造成生乳中黄曲霉毒素超标。为了有效控制生乳中的黄曲霉毒素残留,保障生乳质量安全,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制定了行业标准《生乳中黄曲霉毒素M1控制技术规范》(NY/T3314-2018),找出了从饲料质量控制-奶畜饲养管理-生乳中黄曲霉毒素M1监测各环节关键控制点,为有效控制奶及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污染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欧盟近日发布了新的决议,正式解除对我国输往欧盟的花生及其制品的特殊严检措施,恢复常规入境抽查。自2000年,欧盟实施国际上最严格的黄曲霉素限量标准和检验要求(黄曲霉毒素 B1为2ppb,总量为4ppb)以来,欧盟以我国少量花生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时有发生为由,不断加强入境检验,并启动对我国出口花生产地的调查程度,公布调  相似文献   

6.
<正>龟、鳖类本来都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但若投喂肥肉或畜禽内脏、蚕蛹等高脂肪饲料过量,变性脂肪酸毒素在体内积累过多,则会导致消化不良、代谢失调而形成中毒。  相似文献   

7.
玉米浆是玉米淀粉糖生产中的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作为饲料和发酵剂。受贮藏条件的影响,玉米浸泡得到的玉米浆中容易滞留霉菌毒素,特别是黄曲霉毒素B_1,导致玉米浆的利用价值降低。为了充分提高玉米浆的附加值,减少玉米浆的浪费,本试验筛选可降解黄曲霉毒素菌株B_1并作用于玉米浆,可将玉米浆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降至30 mg/kg以下,满足国家标准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低于50 mg/kg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饲料和饲料原料中常见的霉菌有曲霉菌属、青霉菌属、镰刀菌属、麦角菌属的霉菌。在适宜条件下,这些霉菌就大量迅速繁殖,引起饲料及其原料的发热、发霉变质,影响饲料品质,同时在饲料及原料中产生有毒的次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呕吐霉素、赭曲霉毒素、T-2毒素、F-2毒素、麦角毒素等,对水生动物及其产品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9.
食盐是畜禽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但饲喂食盐过量会引起中毒,甚至造成大批死亡。各种畜禽都可能发生食盐中毒,但以猪、鸡最为常见,特别是仔猪和雏鸡比较敏感。 一、病因:食盐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畜禽采食食盐过多。有以下几种情况1.饲料中食盐比例过大或混合不均使某一部分饲料中盐的比  相似文献   

10.
腾冲市部分乡镇养殖户饲养的生猪,在饲喂购买的玉米后,发生死亡,死亡率达52.3%,根据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和饲养试验,确诊为黄曲霉毒素中毒,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黄曲霉毒素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黄曲霉毒素B1是已知的化学物质中致癌性最强的一种。黄曲霉毒素B1对包括人和若干动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其毒性作用主要是对肝脏的损害。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食物主要是花生、玉米、稻谷、小麦、花生油等粮油食品,而这些都是人类每天都要摄入的食品,因此,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袁京磊 《现代食品》2022,28(1):14-16,20
黄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粮油中,能诱发肝癌并导致死亡,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有害因子,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本文综述了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为防控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农村因使用畜禽饲料添加剂而发生中毒的现象逐渐增多。经对农家用户的调查了解,他们在使用添加剂时存在不少误区。一、误认为用量越多越有效果。在农村现有饲养条件下,由于缺乏相应的饲料,大多数仍以粗饲料或青料为主,仅加少量的精料,因此,适当加一点添加剂效果较好。于是,很多农民便认为添加剂的用量越多越有效果。然而,多用的结果是影响了畜禽的生长,造成浪费或中毒现象。其实,添加剂只是补充畜禽体内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用量多了也很难吸收。二、误认为几种添加剂混合使用效果好。现实流行一种说法:把几种不同种…  相似文献   

14.
正花生营养丰富,或榨油烹菜,或炸煮下酒,或烘焙点心,或制作小食,其老少食用皆宜,是广大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常用食品。然而,花生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花生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后,对人体健康很不利。那么,如何预防花生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呢?  相似文献   

15.
低毒饲料若使用不当,会引起畜禽中毒,在饲喂前应进行安全处理。一、含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青绿饲料这类饲料包括小白菜、萝卜叶、苋菜、甜菜、菠菜、芥菜叶、油菜和燕麦苗等,在下列情况下可引起亚硝酸盐中毒:(1)堆放时间过长或者发霉腐败。  相似文献   

16.
科技前沿     
国际领先的农产品黄曲霉毒素速测仪研制成功 日前从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获悉,农产品黄曲霉毒素速测仪在武汉研制成功,16分钟就能测出农产品中强致癌物,超过了国际上最快1个小时的检测纪录。  相似文献   

17.
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粮食中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液萃取净化的前处理方法,建立了用甲醇-乙腈-水(40∶5∶55体积比)三元流动相体系分离黄曲霉毒素(G2、G1、B2、B1),柱后碘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粮食中黄曲霉毒素的新方法。使用该方法可在24 min内完成测定,4种黄曲霉毒素的线性关系r值均大于0.9995。样品在不同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中,回收率为80.3%~97.0%,相对标准偏差2.1%~4.0%,黄曲霉毒素G2、G1、B2、B1的检出限均小于0.40μg/kg。该方法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操作稳定、试剂消耗少、成本低、准确且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粮食中黄曲霉毒素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71—197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广西医学院会同广西粮食部门组成调查组,对广西粮油食品污染情况进行普查,发现玉米和花生油中污染有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匕是~种强致癌物质,其污染率与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正相关的关系。对桂林地区的调查结果为,粮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的污染率最高达654%,一般为27.5%,最低为11.5%,而导致肝癌死亡率分别为25.55/Ic万、15.9/Ic万和8.32/Ic万。南宁地区肝癌高发区的扶绥县,其粮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污染率为72.7%,肝癌发病率是54.12/O万;而肝癌低发区的天等县…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引起营养损失及变质的因素 1、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是影响饲料保存的重要因素。维生素在保存期的损失与水分含量有关。小麦含水量在17%时,五个月内维生素B损失30%,而含水量在12%以内时,损失只有12%。高温条件下,水分含量偏高,极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素等各种毒素,从而影响饲料的品质。 2、保存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不少农户在自配或购入的饲料中自行添加药物,希望以此来促进畜禽的防病治病,但常因药物添加不当,非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中毒甚至死亡。饲料中添加药物应注意三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