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2000年核地质队伍属地化改革以来,核工业二〇八大队按照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制定的"主攻北方地浸砂岩型铀矿,兼顾南方硬岩型铀矿"的铀资源勘查战略,坚持"以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和巴音戈壁盆地为重点,主要寻找超大型、特大型和大型砂岩铀矿床"的基本思路,在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系统创新性成果。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和巴音戈壁盆地不同的地质特点,提出不同盆地找矿标志和成矿模式,直  相似文献   

2.
以“完成国家任务。服务集团发展”为己任,以内蒙古三大盆地为砂岩型铀矿找矿主战场。二〇八大队勘查能力大大提升。向“一流地勘队伍”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3.
近日,由核工业二一六大队主持完成的《伊犁盆地南缘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研究及资源评价》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据了解,该项目实现了我国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的首次重大突破,发现和提交了我国第一个万吨级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探明了我国第一个特大型地浸砂岩型铀矿田。  相似文献   

4.
正王希平,男,1968年生,中共党员,高级钻探技师。他曾先后获得二〇八大队先进生产者、二〇八大队劳动模范、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中核集团首届"十杰"青年、"511"人才等荣誉称号。2016年,王希平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1990年,王希平从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毕业,满怀着一颗对未来无限憧憬的心,来到了即将为之奋斗一辈子的地方——核工业二〇八大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核地质队员。初到二〇八大队,满怀热情的他,迎来的却是一盆冷水。20世纪90年代初期,地质行业  相似文献   

5.
正近一段时期,核工业二○八大队用他们的成绩单一再刷新业界对于我国铀资源保障能力的"狭隘"认知:近16年来,他们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1个超大型、2个特大型、1个大型、1个中型砂岩铀矿床和3处大中型砂岩铀矿产地,将鄂尔多斯盆地成功"圈定"为我国最大铀资源基地后,又在二连盆地以及巴音戈壁盆地先后取得重大突破,始终保持了平均每年新增铀储  相似文献   

6.
1999年地勘单位属地化改革后,核工业二一六大队的地质勘查工作经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地质局的领导下,二一六大队在砂岩型铀矿找矿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火山岩型铀多金属地质勘查也取得重要成果,形成了“软硬并举”的地质勘查新格局。此外,二一六大队以“找矿方法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培养了一批热爱铀矿地质事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开拓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7.
《决定》的出台带来了地质事业的春天,为铀矿地质队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核电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对铀资源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八大队作为核工业系统规模最大的专业铀矿找矿队伍,要坚持铀矿找矿是立队之本这一基本思路,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有开拓,有创新,抓住机遇,完善适合铀矿地质工作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强化管理,找好矿,找大矿,保证核电发展的需要。一、强化管理,创新认识,找好矿1.更新观念,发挥优势,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决定》中强调,要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公益性地质工作。二○八大队找铀矿要牢固树立市场意识,从广阔的市场上找项…  相似文献   

8.
核工业二一六大队是一支技术先进、装备精良,具有光荣传统的铀矿地质专业队伍,是目前中国核工业地质系统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唯一的铀矿地质大队,主要任务是在新疆境内进行铀矿勘查,为国家寻找铀矿资源。  相似文献   

9.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把脉”铀矿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多年来,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充分发挥铀矿地质科研的核心能力作用,推进大项目运作机制,积极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及研究机构开展项目合作和交流,实施了地浸砂岩铀资源快速评价技术及应用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浸砂岩型铀矿时空定位和找矿机理研究、铀矿地质建模及全国铀资源潜力评价技术研究、中国铀矿床研究评价等一批重点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核工业》2015,(4):26-27
伊犁盆地2000年之前,伊犁盆地南缘的铀矿勘查分两个时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二机部新疆五一九队探明了509(达拉第)、510(蒙其古尔)、511(扎吉斯坦)三个煤岩型(含铀煤型)铀矿床;上世纪九十年代,核工业二一六大队新探明了我国第一个大型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库捷尔太铀矿床,新发现乌库尔其、扎吉斯坦地浸砂岩型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核电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二○八大队作为核工业地质局最大的一支铀矿地质勘查队伍,为确保核电发展提供铀资源是我们的根本任务。面对2020年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的目标,对铀资源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核集团公司和地质局对核地质找矿的战略部署,保证核电发展的需要。今后15年,大队总体发展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使地质找矿有新发现,多种经营有新飞跃,人才培养质量上新台阶,大队重点优势更明显,队伍实力更雄厚,职工生产生活环境更美好,力争跨进一流地…  相似文献   

12.
2009年3月,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将迎来50年华诞。50年前,为顺应我国原子能事业发展的需要,核地质人肩负着寻铀探宝的光荣使命创建了核地研院。50年来,核地研院科技人员踏遍全国崇山峻岭、戈壁荒滩,发挥铀矿找矿先头部队的作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探索求知、不断创新,在铀矿地质找矿和资源突破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成果,为我国“两弹一艇”的成功研制和保障核工业对铀资源的需求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8日,核地质人再次走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伊犁盆地南缘的铀矿勘查和研究成果荣获了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核地质系统继2005年吐哈盆地铀矿找矿成果、2006年鄂尔多斯盆地铀矿找矿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后,连续第三次获奖。春华秋实,在核地质事业的春天里,核地质人真正看到了收获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我国核电站建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铀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天然铀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近年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坚持推进铀矿大基地建设战略,在铀矿找矿和开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铀矿找矿全面进入了500~1500米深度的第二找矿空间阶段,北方伊犁、吐哈、准噶尔、鄂尔多斯、二连、巴音戈壁、松辽等七大沉积盆地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砂岩型铀资源基地,砂岩型铀  相似文献   

15.
一、新疆铀矿资源勘查状况新疆铀资源勘查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以五一九大队成立为标志,新疆铀资源勘查步入首次创业并快速发展时期。1955年为创建核工业而首批成立的五一九大队,对新疆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铀矿勘查工作,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共投入钻硐探工作量百万余米,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成果。10年间共探明含铀煤型、砂岩型及火山岩型铀矿床13个,发现铀矿点47个、矿化点145个、异常点13000多个。二是以二一六大队进疆为标志,通过引进新理论、新技术,使新疆铀资源勘查步入二次创业期。1984年,核工业二一六大队奉命重新组队进疆,从而…  相似文献   

16.
几十年来特别是进疆二十多年来,核工业二一六大队发扬核工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寻找铀资源,奉献核工业”的宗旨,开拓进取,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等优势,在铀矿地质勘查方面取得一个个成果的同时,经济发展和队伍建设也不断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科技动态     
二一六大队实现我国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重大突破;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家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东华理工大学两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  相似文献   

18.
199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20周年,在体制改革和国家机构改革方面,可以说又是一个疾风劲吹、波起潮涌的改革年。作为核地质系统,在这一年里,按照中央及中核总的改革要求,主动加压,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进程,取得了改革与找矿的双成果。找矿的成果进一步扩大。由于加大了地质找矿投入,全年的钻探工作量比上年增加了42%,落实了一批地浸砂岩铀矿工业储量、普查储量和新增地浸砂岩铀矿储量1500吨。特别是新疆伊犁地区,可地浸砂岩铀矿勘查成果进一步扩大。吐哈盆地、准噶尔盆地、二连盆地、松辽盆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核工业》2007,(5):60-60
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前身系核工业西北地质六五二大队。在近50年的发展中,曾为国家铀矿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经历了“保军转民”二次创业的艰难洗礼。属地化后的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为适应地勘单位新时期发展需要,明确了“打好基础、突出主业、多业并举”的发展方针,大力推进地质工作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开局之初,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这个纲领性文件,站在战略高度,突出了能源矿产地位,明确提出了加强铀矿勘查,为包括铀矿地质在内的地质工作指明了方向,为确保我国核电发展的铀资源保障提供了政策支撑。核工业二七○研究所职工认真学习《决定》,并形成了共识: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不辱使命,进一步突出铀矿地质勘查的主业地位,为华东地区新一轮铀矿地质勘查作出新贡献。一、创新思路,敢以成败论英雄华东地区业已探明了6条铀成矿带及一批铀矿化集中区,良好的铀成矿地质背景及具有找矿潜力的地理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