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实行货币内部可兑换的做法和问题亚历山大·凯(AlexanderKyei)吉村(TakashiYoshimura)李建华摘译一、概念、目的及意义可兑换是指可以兑换金融资产的基本自由。按可兑换的限制方式可分为外部可兑换,内部可兑换(又可分为完全可兑换与部...  相似文献   

2.
1996年12月,中国实现了经常帐户的可兑换,从而使资本帐户的可兑换成为人民币走向完全可兑换的核心内容。相应地,如何设计资本帐户的可兑换进程,也就自然成为决策部门日趋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走向可兑换的步骤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可兑换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研究人民币可兑换问题,首先必须清晰界定人民币可兑换的内涵。一般说来,人民币可兑换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经济项目的可兑换加资本项目的管制,即人民币部分可兑换;  相似文献   

4.
关于货币可兑换问题的研究,现有的文献在货币可兑换的定义、利弊、前提条件和路径选择等方面却仍存在着争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一国实现货币可兑换的实践进程,本文对此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研究和推进人民币可兑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周灏 《上海金融》2001,(4):34-35
人民币自由兑换有两个层次,一是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二是完全可兑换,即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2下均可以自由兑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货币可兑换进行了界定,将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确定为最低层次的可兑换,我国在1993年就提出了人民币可兑换的问题,并将其作为外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来抓,在此后期间我国的重大举措是1994年的汇率并轨和1997年放大开经常项目,这里作者想就资本项目的放开,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可竞兑换问题发表一些不成熟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资本项目可兑换是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发展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波动加大、外汇储备创历史新高、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如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是外汇管理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在对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发展现状和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现实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了资本账户可兑换的指导原则及核心条件,提出了我国实现资本账户可兑换的顺序安排的设想,探讨了资本账户可兑换中的若干重要理论和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8.
眼下的关键问题不是匆忙地实现金融交易可兑换,而是要为实现金融交易可兑换创造各种必要的条件,使金融交易可兑换最终能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货币可兑换与国际化的内涵及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了美元、马克、日元实现可兑换和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得出了人民币可兑换和国际化的有关启示。分析表明,一国货币实现可兑换和国际化的进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货币可在尚未完全可兑换的情况下承担部分国际货币职能,而可兑换是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对我国来说,应注重人民币可兑换和国际化进程的相互协调,以顺利实现可兑换与国际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金融发展研究》2013,(11):25-27,43
摘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是金融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当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逐渐加快。本文从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视角,结合我国特点对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进行了延伸论证,提出了适时、择机的宏观政策搭配在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中的必要性。通过借鉴韩国、日本等国家资本项目可兑换经验,发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并无统一模式可循,必须根据国情特点渐进开放,在此过程中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及宏观审慎监管是必要的,同时还要保持适度临时性的资本管制措施。最后,根据我国当前国情特点提出了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主要原则、条件与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在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中具有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和正处在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中影响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国家(日本、韩国、俄罗斯和印度)为研究对象,回顾了中国周边4个国家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并从可兑换进程、可兑换过程中宏微观经济指标的变化、资本项目可兑换影响因素三个视角对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路径进行分析,论述了4国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成功经验、改革教训和可行性参考政策,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资本项目开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最后结合国际可兑换经验及实证结果和我国当前实际提出推进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砖国家”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市场国家,所处发展阶段相近,其经济金融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梳理了除我国之外的“金砖四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历史进程,总结分析了各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经验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可兑换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描述了人民币经营项目可兑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现状,论述了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必要性和实现人民币完全可兑换的必要条件,探索性地提出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步骤。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待加入WTO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准确地说,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不是中国加入WTO的前提条件,但是加入WTO推动着人民币向可兑换货币发展的进程。加入WTO促使中国经济加快融入全球化过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源配置的全球市场化。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资本管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逐步放松资本管制,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目前中国主动适应对外经济发展、因应入世要求的客观选择,但从根本上说能否顺利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取决于经济基本因素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相似文献   

16.
金辉 《浙江金融》2003,(8):44-45
货币自由兑换是指在一国通货持有者拥有将所持有的通货按市场汇率兑换成另一国通货的权利,这一兑换的权利不受兑换目的的限制.货币可兑换,一般要经历限制兑换、有条件可兑换、经常项目可兑换、完全可兑换(即经常项目可兑换再加上资本项目可兑换)和货币国际化几个过程.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路径选择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目标时,存在着一个次序正确、步骤适当的路径选择及政策边界问题。同时,还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通过各项配套措施的积极变革和交互推进,以真正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相似文献   

18.
正货币可兑换通常指本国货币可以兑换为外国货币。根据交易性质,货币的可兑换状况可以划分为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包括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内的完全可兑换。资本项目反映了国际间资金流动的主要渠道,因此资本项目下的货币可兑换对于促进国内金融开放,便利金融交易,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利弊分析在对资本项目可兑换政策进行利弊分析时,有着两种相反的视角:一种是从资本项目管制的视角出发,考虑其原因及成  相似文献   

19.
在人民币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后,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变得极其重要和迫切.本文结合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现状对当前汇兑管制措施加以评价,提出分两阶段可控地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并探讨了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中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区域化不能急于求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来说,货币境外可兑换有三种情况:市场自发的可兑换、制度安排下的可兑换以及境外合法而境内不认可的可兑换三种。人民币目前就面临市场自发的可兑换与制度上不许可的矛盾。随着时间的发展,如果市场自发的可兑换并未自生自灭,那么官方就必然承认它、规范它,把民间的自发的边境或双边的货币可兑换转化为国家之间的制度化的可兑换。这就是推动本币的区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