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改进后的经济景气分析系统、宏观经济监测预警信号系统和STR等多种经济计量模型,对2010年的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预计2010年经济增长可能达到10%。1999年以来,物价随景气状况的改变呈现出状态转换的非线性变动特征。CPI从2009年4季度开始进入新一轮物价上涨周期,预计2010年CPI上涨3.2%,出现温和通货膨胀,但从2010年4季度开始物价上涨压力有望逐渐减缓。  相似文献   

2.
经济周期态势与通货膨胀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增长在2010年1季度创造新一轮经济周期的高点后转入下降阶段,2010年3季度至2011年1季度的经济增速均保持在9.7%左右,出现少有的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但与此同时,物价仍处于本轮上升周期中,CPI上涨率从2010年3季度的2.9%攀升至2011年1季度的5%,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增强,货币政策调控不断趋紧,抑制通货膨胀成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此外,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出现波折,各种不确定因素加大。在这些  相似文献   

3.
通胀背景下我国有必要践行物价变动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CPI涨幅已超过5%的较为严峻的通货膨胀背景下,我国应借鉴他国经验践行物价变动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现有四种模式并各有利弊。文章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的财务报告为基础,将其按照一般物价水平模式进行重述,以说明当前在我国推行物价变动会计的可行性和其在正确反映财务信息及帮助信息使用者科学决策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争议     
CPI 比去年同月上涨3.9%未来物价如何走根据国家统计局3月11日发布的月度报告,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去年同月上涨3.9%,比今年1月份上涨了1.8%。CPI 从去年七八月份最高时的5.3%一路下行,到今年1月份达到最低的1.9%,2月份却又上涨了。未来物价的走势如何,是否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专家们对此观点不—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卓元认为,物价上涨压力不小;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善同和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施发  相似文献   

5.
2007年7月份CPI增幅突破5%,之后四个月均处于6%以上,物价加快上升的趋势相当明显,且程度强于2004年,而且工资、原料成本上升也较为明显。物价的不断攀升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的  相似文献   

6.
在经历了连续九年的降息之后,中国人民银行10月29日宣布自即日起,调升金融机构存放款基准利率零点二七个百分点,此举是为了巩固前一阶段宏观调控成果,缓解物价上涨、存款减幅给银行的巨大压力。之后,舆论对此纷纷展开评论,认为此次加息由于幅度小,对诸多行业特别是房地产业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反而是一种预警信号:中国有可能就此进入加息周期。在很多经济学家看来,今年的第二次加息也为期不远了。但上月中旬,国家统计局的一组数据则将人们对加息的种种猜测由“什么时候加”转为“到底还会不会再加”。数据显示,2004年11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继续回落,较10月下降0.3%。这是继10月份CPI从9月份的同比上涨5.2%回落到4.3%之后,CPI涨幅的又一次较大回落。连续四个月物价涨幅跨过5%的警戒线,直到10月份才“拐点”初现,物价涨幅终有所回落。事实上,早在10月29日加息的半个月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指出,我国是否进入持续小幅加息的政策通道,还要看今后的物价走势。  相似文献   

7.
2010年,复苏之年,经过一年的巩固,中国的年经济增长率有望再次回到10%附近。但新问题亦尾随其来,通货膨胀压力达到危机以来之最,11月的CPI突破了5%。经济正常化后,保增长与通货膨胀如何重新权衡?这只是2011年中国经济面对的第一个问题。一些危机前亟待解决、但因反危机目标而搁置或延后的问题又再一次回到了眼前,且显得更加迫切,如房地产问题、结构调整问题、人民  相似文献   

8.
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经济恢复性增长,我国物价总水平呈上升趋势。2010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超过了3%的年初预期目标,在11月份达到5.1%的高点。今年前两个月,CPI仍在4.9%的高位徘徊,3月份达到5.4%,创下自2008年8月以来的新高。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已成为当前宏观  相似文献   

9.
财富速览     
观点姚景源:控制通货膨胀应从三方面努力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近日召开的2010年新浪金麒麟论坛上表示,控制通货膨胀应从货币的超量发行等三方面作大的努力。姚景源说:观察中国的通货膨胀,改革开放30年,大的通胀有两次,一次是1994年,一次是1988年,1988年的CPI是18.8%,1994年是24.1%,这是最高的。我们观察中国高通货膨胀、恶性通胀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10.
2010年3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上涨2.7%,PPI同比上涨5.4%,工业增加值同比上涨20.7%。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的同时,CPI数据涨幅却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不但接近《政府工作报告》3%的年度目标,而且高于2.25%的中国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如何判断和把握今年经济运行风险,再次成为今春全国"两会"焦点议题。  相似文献   

11.
理性预期CPI的货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都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即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物价持续上涨是货币供给量持续增加的结果。文章利用理性预期下的跨方程约束联立方程模型实证研究表明,中国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对CPI的变动有显著影响,但总体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都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即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物价持续上涨是货币供给量持续增加的结果.文章利用理性预期下的跨方程约束联立方程模型实证研究表明,中国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对CPI的变动有显著影响,但总体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张兰 《企业研究》2012,(11):76-78
随着中国经济形势好转和世界经济复苏,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美元贬值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已经感受到来自海外的通货膨胀压力,特别是输入型通货膨胀正成为中国需要面对的又一个问题。与此同时,输入型通胀压力对推动我国物价走高的影响也是越来越直接,如何应对输入型通货膨胀,将会成为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啜华 《财会通讯》2009,(4):78-79
2007年7月份CPI增幅突破5%,之后四个月均处于6%以上,物价加快上升的趋势相当明显,且程度强于2004年,而且工资、原料成本上升也较为明显。物价的不断攀升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出现,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都有巨大影响,同时也给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许多新课题。企业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的筹集、投放和分配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筹资、投资和股利分配。这三个方面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相对独立。企业最终收益的大小,  相似文献   

15.
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膨胀指物价普遍且持续地上涨,衡量一国通货膨胀状况的指标通常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通货膨胀的出现或恶化不仅会导致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而且也会导致一国货币的严重贬值,并由此破坏整个市场的运作法则。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的CPI指数也在不断攀升,2007年更是创下了11年来的最高纪录。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现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事的高度关注,也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探讨了治理通货膨胀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钱为什么变毛了?谁又能对通货膨胀担责?这些问题背后,反映的是对价格改革的迫切需求。刚刚公布的CPI数据终于"保3"成功,虽然这距离经济学家茅于轼所希望的"CPI为0"的理想仍有很大差距,但已经让很多关心物价的人松了一口气。按惯常说法,价格水平处于高  相似文献   

17.
王碧君 《活力》2011,(2):28-28
2010年中国CPI指数5月份上升到3.1%之后.便一路攀升。11月份竞高达5.1%,令经济学界震惊,也出乎国家相关部门预料。近期.国家发改委表示,2010年全年CPI指数将达到3.3%。2011年初由于翘尾因素将推高CPI3个百分点,全年CPI指数将达4%左右。并强调指出,我国物价已经步入上升通道.应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按照经典教科书理论,  相似文献   

18.
王枫  田萍 《国土经济》2008,(5):72-73
“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你必须跑得过CPI”。这是2007年网络最火爆的流行语。的确,去年物价涨幅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我国官方公布的全年物价涨幅指数为4.7%,通货膨胀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今年中央财政政策不得不作出重大调整。特别令人关注的是,中国CPI上涨不是孤立的,涨落起伏都和世界经济紧密相连,中国物价的敏感区早就跨越了边界,中围政府1月9日宣布油、气、电等近期均不得涨价,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10年,通货膨胀似乎切实地来到了中国老百姓的面前,白2009年11月CPI“转正”之后他们突然发现蔬菜、食用油的价格在飞速上涨。数据显示2009年12月,中国CPI增长达1.7%,大大高于此前11月0.6%的涨幅。尽管关于部分价格上涨的原因争议颇多,但仍有分析人士认为此番部分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是2009年资产价格上涨后,通货膨胀开始向日常生活用品领域蔓延。  相似文献   

20.
赣审动态     
《审计与理财》2020,(2):59-62
时事聚焦。1月CPI同比上涨5.4%,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0年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从环比看,C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1.4%,主要是受春节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