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拾矢野浩二这个名字,或许大家不太熟悉,但他在10多部中国电视剧中扮演的“日本鬼子”角色,却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如《走向共和》中的明治天皇,《烈火金刚》中的毛利太君,电视剧《小兵张嘎》里的斋藤,《铁道游击队》中的冈村……随着一部部抗战大片的热播,人们不由对这位“鬼子明星”产生了好奇:一个日本演员,为何不远万里跑到北京当起了“洋北漂”?又是什么力量,驱使他顶着诸多压力在中国演鬼子呢?日前,浩二随剧组来到宁夏“西部影视城”拍摄新片,记者借机采访了他。[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文刀 《金融博览》2012,(15):62-63
阎雪君出生于晋北阳高县马家皂村,小时候,一本别人扔在厕所当手纸、既没封面也没封底的小说启蒙了他对文学的爱好。刚参加工作时20来岁,凭借《”财神”扶贫不凭钱》获《金融时报》年度报告文学一等奖。32岁时,他的反映中国农村信合事业的第一部小说《原上草》出版,随后的几年里,第二部小说《今年村里唱大戏》,第三部小说《桃花红杏花白》相继出版。如今他正在创作他的第四部小说《生死狂欢》……  相似文献   

3.
杨虎 《西南金融》2008,(1):64-64
在成都购书中心,我看到《随想录》(作家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是巴金先生晚年的一部力作。全书由《随想录》、《探索集》、《病中集》、《真话集》、《无题集》组成,每小集3O篇文章,共150篇文章。我欣然买下它。我心想巴金先生的书不得不买、不得不读。读巴金先生的书不得马虎,只有认真才对。回家后我开始读《随想录》,是逐字逐句地读,边读边思考,可谓字斟句酌。  相似文献   

4.
《诗经》的开篇之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关关”而鸣的雎鸠鸟,我们通常叫它大苇莺。友人一帧诗配画写得好“青青苇丛,不时闪过你筑巢的身影;水阔天空,处处是你温婉动听的歌声。曲曲恋歌,唱绿了湖水,唱蓝了人间五月天。”一部《诗经》,一种遥远的生活,以诗的面貌,纯白而赤真地袒露着无伪饰的真情,一经唱起,便会在日光里缓慢复活。  相似文献   

5.
鲁石 《深交所》2006,(4):60-65
竹枝词,此种能够入口歌唱的民俗诗歌,自唐代刘禹锡“发明”后,历代诗人均袭此形式,创作了各种形式的竹枝词数万首。至于竹枝词的来历,《全唐诗》序言中交待得很清楚:“《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之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词》九章,教里中儿歌之  相似文献   

6.
江志伟 《新理财》2003,(11):32-33
程大位,我国著名的珠算家和发明家,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人。他的珠算巨著《算法统宗》集珠算算理算法之大成,成为“海内握筹持算之士,莫不家藏一编”的畅销书,畅销时间竟长达300多年。程大位被珠坛誉作“珠算宗师”;又因其《算法统宗》“且传播东瀛,开彼邦珠算之先河”,而被日本称作“算神”。他在大量丈量田地的实践中创造、发明的“丈量步车”,成为世  相似文献   

7.
宋代《书》学疑古之风是对汉、唐《书》学注疏之习的一种新变。苏轼《书传》的出现,开创了《尚书》研究的新领域。苏轼疑注,进而疑经,体现并推动宋代《书》学的疑古风气。苏轼的观点以“取其说”、“驳其说”、“备一说”三种方式在宋代《书》学中发生作用。作为文学家的苏轼解经时,往往不屑考证,甚至以臆说经,因此他解经时能够发挥衍义,大发议论,从而使《书传》解经时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形成了他独特的解经方式。  相似文献   

8.
“疲惫的百年灵魂终于安然睡了,他曾经说,‘我为你们活着’”。这是《三联生活周刊》关于巴金老人的文章中的一段话。文章描述,101岁的老人在去世前,已经有6年没有离开华东医院的那张病床,临终前的生命已无法让老人感受到乐趣。打开气管后,清醒的思维和无法言说的身体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折磨。看着巴老身上插满管子,假牙早已没法戴了,衣衫也难以讲究了,“就像一个永远上着刑的人”。这对老人是一种折磨。巴金曾经提到过希望自己病重后安乐死,痛苦中他曾经无奈地说道,“我为你们而活”。似乎活着成了他的一个职责。一个老人这样“上刑”般地躺了6年,只是为了让别人感觉到他活着,去慰籍除他以外的所有人,让人生出酸楚。  相似文献   

9.
张晓丹 《投资与合作》2014,(11):373-373
《围城》这本书是钱钟书先生于194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夏志清先生曾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高度评价过这本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围城》之有趣主要在于它极尽讽刺之本能,语言幽默风趣,犀利的比喻中充满着对社会问题的尖锐思考.在《围城》中,钱钟书先生就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立与冲突、文化价值的混乱与尴尬,予以了深切的关注与深广的表现.钱钟书先生在在《围城?序》中曾这样写道:“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  相似文献   

10.
亮剑与亮家     
一部《亮剑》给2005年的荧屏吹来了一股阳刚之气。在不久前央视公布的全年电视剧收视排行榜上,《亮剑》以10.3%的收视率独占鳌头。如今“亮剑”一词在网络上成为了各行各业广为使用的流行语。中国男排新主帅周建安在上任宣言中就借用《亮剑》中的“亮剑精神”鼓舞大家:“亮剑是什么意思,剑拔出来就是要眼红的。”  相似文献   

11.
拜访浩然是1977年10月17日的事。当时我正在准备参加首次全国高考。 一日课间闲谈,同学说,作家浩然就住在他家附近。当时在我心里能称为作家的只有浩然一人。通过收音机里的小说连播节目,《艳阳天》、《金光大道》、《西沙儿女》早已是家喻户晓。可以说“文革”结束前浩然是唯一“鸿运当头”的中国作家。第二天课间我对同学说了前一晚上的想法,我们可以去拜访他。  相似文献   

12.
《金融队伍建设》2009,(3):69-69
《雷锋日记》当年曾印刷过数千万本,里面的许多警句教育了全国几代人。毛泽东看过也称赞“此人懂些哲学”。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苦孩子能有这样的思想和文字水平,关键在于他多年刻苦学习。在湖南团山湖农场时,雷锋学习写诗;在鞍钢时,他努力学习毛泽东著作。在部队里,他是汽车兵,平时很难抽出时间。于是,雷锋就把书装在随身的挎包里,只要车一停,他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主人公保尔的话,他都能背出来。他曾说过:”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  相似文献   

13.
孟繁华 《深交所》2009,(8):50-51
《大秦帝国》是一部多卷本的长篇历史小说,凡六部十一册,作家孙皓晖毕十六年之功,创作了煌煌五百万言。这部作品,与坊间流行的历史小说在艺术品质上是大异其趣的。作者以敢为天下先的艺术勇气和历史眼光,开宗明义地宣告了他的大秦史观:“大秦帝国是中国文明的正源”、“我对大秦帝国有着一种神圣的崇拜”。序言中对大秦帝国的判断可谓有胆有识。  相似文献   

14.
金融法制十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志攀 《中国金融》2005,(13):11-15
2005年,是我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五部金融法律颁布十周年。1995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颁布了“五法一决定”:《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票据法》、《保险法》,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1995年因此被称为“金融立法年”。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2月12日,全球“软实力之父”、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应NUSKIN如新之邀出席“2013 NU SKIN大师趋势论坛”并发表“软宴力,改变世界的原动力”主题演讲。约瑟夫·奈是研究权力的大师,自1977年他与另一名著名国际关系者罗伯特·基欧汉合著的经典著作《权力与相互依赖》发表以来,他至少有8部著作的标题包含“权力”(power)一词。  相似文献   

16.
林平 《理财》2006,(6):10-12
说陈天桥的财富纯粹是“玩”出来的,一点都不过分.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硬是“玩”出91亿元的身价,他在财富上的崛起速度,即使不是火箭般的,也是超音速的,在国际上都属罕见.盛大公司每天的收入上百万元、这个数字是他当年创业金额的好几倍.外国人认为是《传奇》游戏成就了他的人生,而他的人生绝对不仅仅来自一部《传奇》游戏.[编按]  相似文献   

17.
今年11月25日,是巴金先生百岁生日。作为学大师巴金的经典之作,《家》在话剧、银幕、荧屏和各种地方戏中多次出现。今年初,国内话剧界“三巨头”——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曾打算携手合作,各自选派明星排演话剧《家》,但因非典的原因,现改由上海话剧、影视明星担纲演出,定于今年11月亮相于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相似文献   

18.
陈金英 《中国外资》2008,(6):199-199
江泽民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在还记得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百家讲坛》节目中一名教授讲语言的创新,他说:用“美丽”一词说句子.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随口而出“公园里有美丽的花朵”“这个姑娘真美丽”。如果这样的句子出自我们之口美丽也就不美丽了,太不新鲜了吗?可台湾著名作家却能巧妙运用,  相似文献   

19.
《海洋》是一部值得尊重的电影,它是法国纪录片导演雅克·贝汉继享誉世界的《微观世界》和《迁徙的鸟》之后的又一部心血之作,全片投资7500万美元,拍摄耗时4年半,功用了世界上最专业的水下拍摄团队,最终将绚丽多姿的海底世界呈现在大银幕上。这几乎是一部在视听感受上无可挑剔的电影,每一格胶片都在标榜着自己华丽背后的昂贵。  相似文献   

20.
白烨 《深交所》2007,(4):52-54
日本名作家村上春树的青春小说《挪威的森林》在问世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先后印行了30余次,印数高达320万册,作因此而被《阿克鲁斯》杂志誉为“八十年代的夏目漱石”,看来都是不无缘由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