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会计监督呈弱化态势,为此提出强化会计监督的对策,即: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国家监督;加强社会监督;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2.
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共存于会计工作中,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本文探讨了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的关系,会计监督要优先于会计服务,在履行会计监督的同时,耍做好会计服务。本文又进一步阐述了正确处理好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的关系要做到以下几点:企业领导支持会计人员行使职权;会计人员要向本企业员工广泛宣传财税法规制度:会计人员要爱岗敬业,树立服务意识.会计人员要加强财税知识学习,同时要深入了解企业经济业务活动。  相似文献   

3.
张红姝  李晓莉 《活力》2008,(12):35-35
会计监督职能是会计职能中首要的基本职能。新修订的《会计法》第四章讲到会计监督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行为监督,即自我监督;二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监督。前者应当理解为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时应当以职业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自我约束(自律);后者应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在企业所处的地位来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会计监督的内涵 会计监督就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验等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使之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要求来进行。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立法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正当行使的职权,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最直接、最重要的监督手段。因此,会计监督是以财政经济法律、法规为依据,并受法律保护的;它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监督。  相似文献   

5.
对经营活动实行有效监督,作为监督,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监督不受被监督的制约;②监督有条件和能力了解被监督的活动。会计人员最有条件获得充分的信息,充分经营及本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貌,这是会计监督的优势所在。它满足了监督的第二个条件。然而,由于受会计管理体制的约束,目前我国会计人员受控于企业,必须服从企业的管理,企业领导人员责任对会计的聘用与奖惩,可直接影响会计人员的各种切身利益。虽然在《会计法》第六章“法律责任”中,对依法实施会计监督的有效实现。可见,会计符合监督的第二个条件,却不能满足监督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件》规定:“企业享有人事管理权。”②《公司法》规定:“公司董事会有权聘任或解聘公司财务负责人。”③《会计法》规定:单位领导人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执行本法。  相似文献   

6.
施燕 《青海财会》2001,(4):44-44
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和会计制度存在许多弊端。会计人员不具备监督应有的独立地位。会计人员是单位普通一员,既要服从单位领导的指挥,又要为自身的利益着想,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行使会计监督的权力,而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却没有进行会计监督、会计制约的基础和保障。会计人员在履行监督职能时,  相似文献   

7.
谈会计监督的立场问题广东佛山大学杨珊华近几年来,会计监督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会计人员被赋予国家对企业经济进行监督的职责,亦即代表国家履行会计的监督职能;改革后,实行两权分离,会计的"国家身份"被否定了,但会计的监督职能依然被...  相似文献   

8.
会计人员心理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对会计人员心理健康的关注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一个健康的人应有健康的体魄,同时也应有健康的心理。会计人员的行为受心理过程影响,健康的心理过程才能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会计人员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促进会计组织的合理化,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也有助于改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会计监督和廉政建设。因而如何保证会计人员健康的心理成为当前会计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会计监督是经济监督的一种。它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通过会计工作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规性和合法性进行的监督。会计监督是由内部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内部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基础;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七八十年代的会计人员管理模式和思维的沿袭.会计的职责以会计核算为主.会计监督为辅,会计对所服务单位(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同时作为单位的一员.会计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要对单位负责人负责.而单位对会计人员的人事、工资、福利等全部纳入单位内部管理。这种会计管理模式就势必形成一种单位管理会计人员.而会计人员核算监督单位财务的矛盾。这种矛盾的结果往往形成部分单位会计人员“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的尴尬局面。对此.笔者结合工作的实际和管理的经验,按《会计法》的要求,现提出一种“上岗考核、变更报批、会计人员双管”新的会计人员管理试行办法.提高整个会计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会计监督呈弱化态势,为此笔者提出强化会计监督的对策,以期促进加强法制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2.
张文琳  张义 《中外企业家》2014,(2):146-146,150
近年来,不断的出现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挪用公款和报假账等现象,这说明了在会计监督上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全面加强会计监督,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监督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会计监督的力度。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找出企业会计监督的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企业会计监督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潘经民 《四川会计》2000,(10):51-53
一   会计监督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照《会计法》的规定,履行会计监督的职责,必须首先从法理上弄清会计监督权利的概念。监督是监视和督促的简称。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对会计活动和经济活动进行的监视和督促。是通过会计人员的行为去影响和左右会计主体及相关人员的经济行为。也就是说,会计监督是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监视和督促的。实行有效的会计监督,必须要有相应的权利作保证,没有相应的权利,会计监督就无法实施,监督职责也无法落到实处。这就要求要从法律上明确会计监督权利。权利,从社会学的角度讲…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然而近年来,我国会计面临“诚信危机”,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造假大量盛行,利润虚假、收入不准、成本不实等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不佳、会计监督不力、会计人员舞弊等因素引起的。当前应该改善社会经济环境、加强会计监督力度、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引导会计人员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最终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前会计委派制在学术上没有严格的定义,实际上是指委派会计和委派者之间的一种委托与代理关系;委派制的目的是让执行监督的会计人员与被监督者的单位分离,不存在人事及经济利益关系,这样会计人员可依据《会计法》赋予的权利,对企事业经营活动中的各类违纪问题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于《会计法》构建的“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针对会计监督中存在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社会监督机制难以发挥作用;政府监督不到位、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从内部、社会和政府监督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不健全和监督执行不力是最重要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因内部管理制度松弛导致会计内部控制工作逐渐削弱、账目混乱、财产不实和数据失真;因会计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而造成的手续不清、差错频繁和会计资料丢失;为了掩饰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伪造和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导致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部分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权,参与违法违纪活动等。  相似文献   

18.
会计监督有两层含义:一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单位经济活动过程的监督;二是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以及对会计监督工作的再监督,这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对企业治理的要求和治理的一种重要形式。但目前国企会计监督弱化,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时有发生,不但给所有者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企业的发展。 一、会计监督弱化的成因 企业内外部对会计再监督机制弱化。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形式包括,在企业的会计部门,通过内部稽核对会计核算进行监督;企业负责人通过内部审计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虽然新修订的《会计法》明确了“单位负…  相似文献   

19.
目前,会计造假现象普遍,加强会计监督已刻不容缓。笔者认为,会计监督能否有效的关键在于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对此,应从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单位内部监督三方面共同改进,增强会计人员独立性,杜绝造假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会计舞弊原因探析——对会计监督不力释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监督.一直是我国会计学界关注的热点。从20世纪80年代的会计是否具有监督职能大讨论,到将会计监督写入《会计法》,都说明了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和人们的关心程度。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凭借经授权的特殊地位和职权.依照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综合、全面、连续、及时地监察和督促.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理法,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达到提高特定主体工作效益的目的。”从这一基本含义,可以看出会计监督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会计监督的主体具有授权性。二是会计监督的客体具有明确性。三是会计监督的过程具有综合性。四是会计监督具有合法性。五是会计监督的目的具有效益性。在我国会计监督是通过立法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可以正当行使的职权.也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最直接、最主要的监督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