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广西高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投入、创新管理和创新产出是评价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方面。近年来,广西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但是,仍然存在创新投入不足、创新管理滞后、创新产出质量低等主要问题。实现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塑造创新环境、推动产学研结合为目标。为此,我们应创新师资队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建设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构建科研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建设高校学术创新团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形成优秀人才团队效应的重要途径。高校学术创新团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团队应具有目的性、整体性、环境依赖性、层次性、演化性等特征。目前,我国高校存在以课题项目为依托的动态的学术创新团队和以科研机构为依托的静态学术创新团队两种类型。创新团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调查研究报告》2007,(183):1-14
通过强化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如实验室和创新团队的建设,高校正在成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但高校教育科研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等资源性投入滞后于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高校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人才评价等因素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培养人才总量迅速增加的同时,高校尤其要注意创新人才的培养。但培养创新人才是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在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资源投入、创新平台建设和教育理念创新等四方面推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学科的渗透、交叉与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已是必然,因此加强西部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已经成为迅速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引领和促进地区方区域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要解决好西部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首先,要领导重视,创新人才工作思路,对创新团队建设要进行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要耐心细致做好“堆沙式”的工作,要营造培养氛围,创设专项培养基金,建立激励创新机制,着力进行创新团队建设,唯如此,西部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才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释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含义,分析了高校科研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论述了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必要性.能够提高高等学校科研水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产生重大科研成果;提升高校教师队伍水平;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担负起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双重使命,就必须紧紧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核心,分析形势,转变思路,找准焦点,抓住机遇,以创新思路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建设创新型大学,全面带动学科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从高校创新团队的涵义出发,介绍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指出了高校创新团队在自身建设和外部支持环境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团队是我国高校科研模式的重要组成之一,创新团队是集聚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加强团队建设能有效提升学科水平,支撑学科发展,培养拔尖人才和承传学术风气。近年来,苏州大学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发展,文章全面介绍了苏州大学在创新团队组建与管理方面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梁小草 《广西经济》2023,(1):124-128
RCEP的签署有利于加快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同样也为广西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广西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也处于发展阶段。文章主要从国际合作方式、国际课程建设、国际师资团队建设这三方面阐述了广西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并指出目前广西应用型旅游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合作模式较为单一、课程和师资团队建设有待改善等问题。文章提出广西应用型旅游管理国际化人才应该进一步细化人才培养的方向、精准定位;开展多元化国际合作模式;并通过整合一体化国际课程建设以及加快国内外教师团队合作的手段来实现旅游管理国际化人才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文章深入研究分析了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建设的主要现状,说明加强高校科研基地建设的积极意义,指出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建设存在的高级别科研基地比较少、科研资金投入力度有待加强、科研基地管理机制有待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广西高校科研基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教育部“质量工程”和“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应注重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求,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开始着力解决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问题,在教学团队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中狠抓理工人才、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构建科学合理、卓有成效的地方高校理工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