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在高校中有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以校训为灵魂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建立体现人性化的校园制度;以高雅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的激励功能、导向功能和教化功能进行了具体阐述,并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索,主要包括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红色实践活动、营造红色校园氛围等,以期积极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网站建设是信息网络时代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需要,也是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动的需要.面对构建"和谐校园"中高校网站中存在的问题,应提高认识;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强化网站管理.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重要的消费群体,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消费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高校大学学风、校风的建设、构建节约型和谐社会等有重要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大学生消费道德观念和行为的研究,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专业课和其他课堂外的教学资源中进行正确消费观的教育渗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消费文化环境;健全和完善高校消费观教育的保障机制.这些教育路径对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培养和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探讨了高校校园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价值。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途径:应注重两者内在和形式上的融合;开设多种文化选修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重视学生文化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链接。  相似文献   

6.
古桂琴 《黑河学刊》2009,(4):107-109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等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培育和谐校园文化、营造和谐人校园际关系、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积极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渠道,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坚固的道德支撑和主体依托。  相似文献   

7.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些与社会主义、高校育人目标不相容的东西进入校园,给大学生带来了不良影响.这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日趋紧迫.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不能仅依靠课堂灌输,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辅助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校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8.
徐杰 《魅力中国》2014,(8):175-175
众所周知,特色精品活动的建设是当前高校校园社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学生的培养,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校园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打造社团特色精品活动,丰富学生第二课堂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不断加强校园特色精品特色活动的建设,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自由多元的平台,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撑进而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更多活力。同时,高校也是一个塑造和打造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是高校平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只有通过校园社团精品特色活动的建设,不断丰富校园多彩文化,坚持为学生提供包容开放的历练的空间,才能在新世纪培养出新型人才、综合型人才。结合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际,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将个性特色活动与多元文化活动发展相结合,不断发挥个性特色精品活动优势优势,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增添新的元素,只有这样才能将校园文化打造得更加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高校校园能提供一个充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自身的历史传承,历代校友的卓越事迹和功勋。本文在德育的主题下,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探究分析,旨在凸显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引起高校工作者的重视,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有效的推进高校德育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充分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内涵.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的研究,不仅是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进一步的充实,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完善.借助文献分析法对新时代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进行探究挖掘,熟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充分理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以此为基础探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这在高校中对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加强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包括校园文明程度建设、校园文化生活质量建设、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政治理论素养建设依次递进的四个层次.高校"两课"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切实加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新型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占领宣传思想文化的阵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营造积极向上的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民族文化,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精神"的形成、凸显高校校园文化具有个性魅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丰富和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对7所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校园民族建筑较多,民族文化课程建设不乐观,民族社团文化相对匮乏,民族文化活动内容初浅。为了促进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利用校园基本建筑营造校园民族文化的氛围,通过课程教学设计充实校园民族文化的内涵,依托民族文化社团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借助校园民族文化活动提升民族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4.
王军 《中国集体经济》2008,(13):167-168
文章论述了高校校园媒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宣传传播校园文化的主阵地,它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还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引导作用。校园媒体资源彼此间实现优化配置,能够构建校园宣传强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创建优秀校园文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巩立超 《发展》2013,(12):115-116
本文就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自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习惯、交往行为等方面影响巨大,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利用自媒体的优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自媒体开展多项校园活动,吸引大学生注意力;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高网络引导水平.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7.
戚琳 《魅力中国》2013,(26):149-14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领校园文化发展的政治保障与思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其引领作用,校因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影响和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活化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二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互相补充,具有相同点。  相似文献   

18.
胡振宇  陈华 《老区建设》2010,(16):50-5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在分析价值取向多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冲击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强红色资源教学基地建设,把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红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等措施,消除价值取向多元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思迪  陈浮 《科学决策》2008,(12):70-70
高校校园文化在体育文化的影响下,结合自身的文化特色,形成了高校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高校学生身体、心理、智力和思想品质上的教育功能、导向功能、规范约束功能和辐射功能。研究体育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和意义对于掌握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校园网站的建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本文从高校校园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出法,对提高校园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保障两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