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耶克一方面竭力否定社会正义,认为其不过是无法企及的“幻象”;另一方面又推崇其带有抽象先验性的“正义行为规则”,将自由视为正义的最高原则。在幻象与真实之间,可以透视哈耶克带有种种矛盾的正义观。其有闪光之点,但更多的是可质疑之处。  相似文献   

2.
哈耶克以自由是免于强制的状态这一定义,否定了集体自由、能力自由、意志自由,认为自由是目的,民主是手段,自由高于平等,而平等只能是基本人权、法律和机会上的平等。哈耶克的否定性自由观消解了一元与多元这一自由主义内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黄俊 《大众商务》2010,(2):229-229
本文首先简略介绍了哈耶克对于法律概念的理解与界定,并分析了法律所应当具有的三个特征,进而对“无限民主”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批判,最后总结概括了哈耶克所设计的一种在他看来能复活真正的法治本质的宪政模式。  相似文献   

4.
"市场秩序"是哈耶克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概念,而市场秩序理论是哈耶克"自生自发"社会理论的重心所在.他的市场秩序理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市场秩序的本质是自由,法治是基础,效率是优势.在哈耶克的市场秩序理论的启示下,中国要坚定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动摇,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在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扩大经济自由度;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治建设,营造和谐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5.
"早期哈耶克"认为,1929年经济大萧条是政治当局通过扩张性政策延长繁荣和阻碍通货紧缩的双重错误导致的,持续的物价下跌是由工资和价格粘性决定的。"后期哈耶克"反对凯恩斯主义,他部分地改变了自己关于导致1929年"大萧条"的原因及应采取对策的观点,但未改变信用操作是引发危机原因的看法。改变的是其关于二次衰退,即危机持续及恶化的思想。哈耶克认为,最重要的教训主要是经济繁荣时期就必须防止经济危机,等等。  相似文献   

6.
在认识市场经济作为“天道”运行之体现方面,邓小平与哈耶克有一系列相似相近之处。例如:对市场经济必然性和无可替代性的认识,对计划经济模式的认识论基础理论主义缺陷的揭示;邓吸纳了当代经济学的长处,包括哈耶克的信息机制分析和库普曼以数理推理证明的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优化理论在内的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应当把市场经济作为自组织进化物来认识,又要看到“市场失效”的存在等等。哈氏及西方当代经济学,在哲学渊源上割不断与中国道家自然主义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的逻辑及障碍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诺斯的工具理性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和哈耶克的演进理性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梳理,阐述了中国市场化改革对两种制度变迁理论的检验,分析了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的逻辑及障碍。  相似文献   

8.
黄俊 《大众商务》2010,(4):229-229
本文首先简略介绍了哈耶克对于法律概念的理解与界定,并分析了法律所应当具有的三个特征,进而对"无限民主"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批判,最后总结概括了哈耶克所设计的一种在他看来能复活真正的法治本质的宪政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传统均衡分析对金融危机分析的不足为切入点,揭示了传统均衡分析方法的缺陷,阐释了哈耶克"涌现秩序"思想对传统均衡分析方法的冲击和挑战。首先,均衡分析的假设忽视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其次,均衡分析忽视了经济系统的持续跃迁性;最后,均衡分析忽视了个体主观性。而哈耶克的演化论观点跳出了均衡的讨论框架,提出应该从复杂系统的角度看待经济现象,重点关注自发秩序形成过程而非均衡结果,从而引发对旧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审视。本文还对哈耶克思想研究方法的具体化——模式预测进行了解读,并对在模式预测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仿真科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熊彼特与哈耶克同属于奥地利学派,对瓦尔拉斯均衡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原因在于对均衡、静态与动态等概念的不同理解。熊彼特认为静态均衡模型能够实现,承认瓦尔拉斯均衡是经济的"有序机制",对动态问题的关注是其在现代经济学领域最杰出的成就。哈耶克则关注市场经济的均衡过程,用时际一般均衡理论发展了静态分析,将均衡与信息问题相联系,试图引导经济学从均衡分析走向获取和交流知识的过程,对现代均衡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重要代表人物哈耶克与弗里德曼等人都以其经济学认识论与方法论而著称。在哈耶克的自发秩序原理和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中,个体人的自由行动构成为最基本的概念范畴,进而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下促成了资本主义的繁荣发展。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全球化资本主义的盛行,其反思与批判成为了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议题,并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发展具有重要比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小说中的“我”是一名有农村进入城市的女教师,为了帮助当过兵,离过婚的农民工“弟弟”过上幸福生活。“我”做出了“千方百计的努力”。为了不让小弟流落街头,我把小弟安置在家中暂住;为了小弟回乡下和妈妈过一个团圆年,我为他准备好回家过年的年货;为了给小弟找一份去油田当“火警”的打工职业;为了……。“我”付出了一次次的心力交瘁的“拯救之功”,却阻止不住小弟“再次远走他乡”的脚步;“我”用声泪俱下的劝说挽留小弟,得到的回答是:“姐,你不要为我着急,我不会去了,我自也不麻烦你了。你和姐夫好好过日子吧;就当我死了。”是怎样的力量将被拯救者。小弟发出了如此“绝情”的声音?他所留给拯救者的“姐姐”;将是怎样难以愈合额伤痛?小说中并没有给出答案。小说在真切可感的叙述中进行呈现?  相似文献   

13.
学会自尊     
有人问盖茨:“你事业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以哈耶克的“社会秩序二元观”视角和新经济社会学的“社会建构”视角观照中国的企业制度变迁过程,发现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既是一种“过程创新”,也是一种“目标创新”,因而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将会是一种必然。重点研究作为“目标创新”的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竞争是经济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竞争均衡模型是经济学中解释竞争对资源配置作用的最基本模型.但是竞争的意义远不在于此,通过哈耶克和熊彼特对竞争的意义的阐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竞争在经济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妙语集锦     
《新智慧》2009,(6)
在40岁的时候,比尔·盖茨意识到,人生在世的价值不是拥有多少,而是留下多少。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人能够想到这一点,更谈不上做到了。  相似文献   

17.
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以哈耶克的“社会秩序二元观”视角和新经济社会学的“社会建构”视角观照中国的企业制度变迁过程,发现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既是一种“过程创新”,也是一种“目标创新”,因而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将会是一种必然。重点分析作为“过程创新”的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米塞斯与哈耶克是新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耶克的国际学术声望和地位要高于米塞斯,但米塞斯却是当然的精神领袖。米塞斯培养出了第三代、第四代遵循和发展奥地利学派传统的经济学家,而且新奥地利经济学的几乎所有贡献或者始于米塞斯的著述,或者源于进一步发展其观点的努力。这些贡献对自由市场制度作出了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解读。如果要想对市场之所以有效率的广泛基础和某些重要细节获得更好的理解,自然不能忽视米塞斯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对创业者而言,比尔·盖茨属于我们永远阅读的经典。在所有对比尔·盖茨的阅读中,激情冲动的创业之初,最能荡起我们内心的涟漪。犹如一段穿过时空隧道的黑白胶片,让浮华的五光十色坠入庸俗和肤浅。  相似文献   

20.
梁晓东 《现代经济》2006,(10):24-25
哈耶克说过一句话:“如果从长远考虑,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创造,那么,从短期着眼,我们就是我们所创造的观念的俘虏。”伏尔泰也说过一句话。研究一个时代的人们怎么思考问题要比研究一个时代的人们怎么行动更重要。”我国物业管理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业主自己的问题.然而当业主至今还没有认知到他的真实角色的时候.物业管理公司几乎同时扮演着“奴役“和。被奴役”的双重身份,这是一种无法抗争也无从抗争的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