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陈宇峰 《新财经》2009,(4):70-70
十年前克鲁格曼还在研究萧条经济学的回归,而今,萧条经济学已经成了主流经济学。全世界都在呼唤英雄,奥巴马作为美国人的希望横空出世,美国人真有点把他当救世主的味道。奥巴马上台后开始搞“新政”,外界评价他“正在运用罗斯福的经验”。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7870亿美元财政救助方案;第二把,“限薪令”;最后一把,便是颁布“购买美国贷”条款。  相似文献   

2.
在本次经济危机中,率先使用萧条(depression)一词的是英国首相布朗.随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在公开场合称发达经济体已经陷入"萧条".国内也有学者认为,这次经济危机从其根源和本质特征上看,具有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特点,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就是严重的生产过剩和信用危机.我的博士研究生谢华育,几年前曾送我一本他翻译的<美国大萧条>(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009年新版,以下简称<萧条>).当时主要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读了,近来思考还未见底的国际金融危机,又拿出来重新翻检.情境不同,心态不同,萧条岁月读<萧条>,感悟也就更为深切.  相似文献   

3.
4年前,奥巴马提出"相信改变"的口号,现在改变确实发生了,但问题是,情况比以前更糟。但有点"高富帅"感觉的罗姆尼也不是完人。不少人认为他在很多政策上缺乏事实性知识,喜欢高谈阔论,在没有准备到的问题上又常常手足失措,表现出明显的尴尬情绪。估计在接下来的每次辩论中,罗姆尼都会高喊,"当年奥巴马说他能让美国经济恢复,但是他没有做到,现在,他必须下台。"而奥巴马会回应说,"如果让共和党人来治理  相似文献   

4.
自从奥巴马任命和自己同年同月出生的"亚洲通"盖特纳为美国财长后,美国经济复苏被人寄予更大希望。5月31日,盖特纳进行他上任以来的首次访  相似文献   

5.
奥巴马来了!这是他自北京时间2009年1月21日发表就职演讲,宣誓就任美国第44届总统以来的首次访华。这位在竞选时以"Yes,we can"(是的,我们能)和"Change"(改变)打动美国民众的美国少数族裔总统,最近却说:"Changes hard"(改变太难了)。  相似文献   

6.
美国     
《上海经济》2014,(12):72-72
<正>奥巴马宣布美国防部长哈格尔辞职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24日宣布接受国防部长哈格尔的辞呈。哈格尔是奥巴马所在的民主党中期选举失利后首位请辞的内阁成员。奥巴马当天在白宫发表讲话,宣布他接受哈格尔当天递交的辞呈。奥巴马在讲话中肯定了哈格尔在推动美军撤军阿富汗、打击"伊斯兰国"、应对埃博拉疫情等方面的成绩,称赞他是一位"模范"国防部长。奥巴马表示,哈格尔现在是其结束任期的"合适时机"。  相似文献   

7.
美国总统奥巴马四年前在总统竞选中成功地运用了社交网络。四年后,不论是奥巴马还是他的对手罗姆尼都把大量竞选精力投入社交网络这个平台。  相似文献   

8.
6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表情严肃地下令,把美国对朝鲜的经济制裁延长一年。这是美国对朝鲜引起核危机所作出的强硬表态。这种用制裁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实用,但美国人坚持还要这么做。时下的美国国内经济不振,外交困难重重,这让奥巴马的面孔越来越少了微笑多了凝重。尤其是核危机下的奥巴马的表情,这也让人看到了时下美国人的不安。  相似文献   

9.
他是美国人,在出任大使之前,曾两度被选为犹他州州长;今年5月他刚刚被奥巴马总统提名,8月就来到北京履新;他曾3次在亚洲生活,并能讲流利的普通话,而且是个中国通……他就是美国驻中国大使洪博培.洪博培以其一生的兴趣和参与,获得了广泛的亚洲经验.洪博培是个典型的中国迷.他和妻子育有5个孩子,夫妇俩又从中国扬州收养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取名"杨乐意".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月21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典礼举行的第一场官方舞会上,当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身着一袭白色雪纺单肩服出现时,就连奥巴马都不禁称赞:"我的妻子漂亮吧?"  相似文献   

11.
曹袢遐 《上海经济》2012,(7):38-39,6
"苹果"公司如日中天之时,恰是柯达公司破产之日。不同层面的创新造就了两家企业的不同命运、中国企业需要的,是宁如苹果般缺少一块却意犹未尽的创新诉求,而非柯达般"咔擦"一声间的绚烂瞬间。  相似文献   

12.
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法律理论的研究重心发生了两次转变,即从“自然法”到“规则法”,再从“规则法”到“活法”的转变。但这两次转变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因为一系列的社会原因促成的,具有历史必然性。由此也说明了,观念和理论的变化,必然有潜藏在其背后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某种意义上,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也是观念和理论发展的逻辑,地学理论如此,其他社会观念和理论亦然。  相似文献   

13.
变"废"为"宝"     
厦门东海洋水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位于水产资源丰富的东南海滨城市-厦门,是福建省较大的一家真章(学名:真蛸Octopus Vulgaris)精加工产品出口基地.该公司利用膜分离技术,成功地从真章下脚料中提取出具有海洋生物活性的人类长寿保健因子-天然牛磺酸,并顺利取得国家发明专利,获得厦门市政府的嘉奖.该项目是厦门科学技术进步奖2006年获奖项目.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在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厦门火炬高新区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区域化、全球化为目标”的经营宗旨,不仅仅满足于扮演“启动器”和“吸附器”的筑巢引凤角色,更勇于担当为企业自主创新披刑斩棘、嵌入区域和全球价值链的“推土机”,不断深化服务层次,丰富服务内涵,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促进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全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场“政治秀”吗?很多去过瑞安农村合作协会,见过陈林的人,产生这样的疑问,虽然“三位一体”已经成为当前合作经济领域中的热点词汇。有这样的疑问,首先要从协会的创立者陈林说起。陈林与人们想像中的不太一样,勇往无前的改革者的光辉形象在他身上并没有清晰地呈现出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风骨似乎也难寻其踪。他爱调侃、有心机、善于布局、巧借人脉。宣扬改革理念时,他大声但从不疾呼,对现状强烈不满,但更会充分地利用现实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自启蒙运动以来 ,西方法律理论的研究重心发生了两次转变 ,即从“自然法”到“规则法”,再从“规则法”到“活法”的转变。但这两次转变不是偶然发生的 ,而是因为一系列的社会原因促成的 ,具有历史必然性。由此也说明了 ,观念和理论的变化 ,必然有潜藏在其背后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某种意义上 ,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 ,就是观念和理论发展的逻辑 ,法学理论如此 ,其他社会观念和理论亦然  相似文献   

17.
4月8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一行视察永川.他说,永川之行,最为深刻的有五个印象.其中第一就是:森林景观大道标准高、决心大、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杜枫 《走向世界》2011,(12):36-37
想想看,“剩”也是挺好的一种状态。大龄女孩多半学会了独自走夜路、换保险丝;大龄男更是想得开。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不用看女友的脸色,也不用接催促的电话。  相似文献   

19.
吴倩 《走向世界》2009,(16):50-52
从"海上山东"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从海洋渔业的一枝独秀到涉海工业、海上大通道建设和滨海旅游业的超常规发展,山东人把海洋梦想延续,再次掀起开发蓝色国土的热潮.  相似文献   

20.
不继 小甜甜案,令人感触。 遗产,就算多得可以成立基金,扬名世上,也看不出有什么好。反正名、利、权,都只是虚荣,挣到也是带不走的。虚荣本身没有错,因为没有前进的欲望,就会停滞不前。中国搞改革开放,向人民灌输追求财富的“光荣”思想,现在中国制造“亿万富翁”速度居全球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