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我国现行所得税制对调节个人差距力度不够;税率结构复杂;明显岐视劳动;征管方式落后和税种归属不当;征管效率低下.应向以家庭为单位按年课征的综合税制发展;完善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方式;合理确定费用扣除标准;简化税制和降低税率;纳税人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2.
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的强弱受其累进性和平均税率的影响。本文采用不同收入数据分析了税制设计和居民收入水平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平均税率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不管居民收入分布状态是否均匀,我国个人所得税在2011年和2018年改革前后都能发挥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虽然改革弱化了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但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会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自1980年建立以来,在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增加财政收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在税制模式、课税标准、税率、起征点方面日益暴露出其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建立分类和综合相结合的混合税制,依据物价指数和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适时调整费用扣除标准和个税起征点,适当降低边际税率、调整级距是当前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萍 《开发研究》2003,(6):68-70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中存在着收入比重较低、税率复杂税负不公、费用扣除标准不尽合理、对新生贵族难以调节、偷税现象严重等方面问题 ,提出了完善税制和加强征管方面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在课税模式、费用扣除标准、税率设计、申报体制等方面存在着制度缺陷。本文仅对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中的部分主要问题,提出对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的刍荛之见。  相似文献   

6.
江月 《改革与战略》2011,27(8):60-63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的改革应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为主要目标,遵循能力赋税与征收便利的原则。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应向综合课税迈进,以家庭为纳税单位,设计统一多级超额累进税率,完善税前扣除体系,充分发挥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再次分配环节中调节收入分配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华  王一歆 《开发研究》2023,(6):133-141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20)的数据,通过计算减税绝对额、税负变化、基尼系数以及MT指数等,分析2018年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后,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与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对我国居民的收入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在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制下,继续教育附加扣除以及子女教育附加扣除虽然减轻了部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此外,通过分解基尼系数的方法,测算两项教育附加扣除在不同地区的收入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基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差异,以及纳税人的整体收入水平的不同,两项附加扣除在不同地区的收入调节效应存在差异,整体而言对西部地区的调节效应较为显著。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前教育扣除政策提出相应改进建议,包括优化附加扣除标准、设立专项补贴以及明晰扣除范围和扣除方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公平问题,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而个人所得税调节功能的发挥程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税制本身的公平性,公平原则已成为各国税制建立的基本原则.中国的个税改革与国际惯例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已渐行渐远,其制度缺陷逐步显现.本文从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视角深入阐述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公平缺失的现状及原因,认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由于征税模式、费用扣除标准、税率设置和税收征管等方面的缺陷,导致公平缺失严重,并立足于“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目标,基于公平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个人所得税优化的方向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转型,贫富差距日趋扩大。累进性的个人所得税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而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存在诸多缺陷,未能显著改善收入不平等的问题。个人所得税改革仍有很大空间,文章基于收入分配公平的视角,从税制模式的转变、税率制度的调整、扣除标准的合理设置与税收征管的完善等方面入手,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突显其收入分配公平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个人所得税税率形式与课税模式的选择密切有关。在实行综合与分类的课征模式下,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相应地要有综合课征的税率和分类课征的税率。由于对收入超过一定数额的纳税人才适用的综合税率,因此在进行分类课征税率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同时对高收入者进行适当的调节。在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费用扣除等税制要素未进行改革的情况下,税率的改革可以考虑先进行调整,缓解个人所得税征管过程中的问题与矛盾。  相似文献   

11.
社会公平与个人所得税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荻枫 《特区经济》2007,224(9):140-143
我国的贫富差距日益拉大,而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存在课税模式不合理、费用扣除标准不合理、税制设计不完善、税收征管水平低下等问题,不能起到应有的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应当顺应国际潮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吕程远 《特区经济》2011,(9):142-14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与逐步完善,内资、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矛盾与需求使得统一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政策势在必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从纳税人和纳税义务、税率、收入和扣除、税收优惠、反避税等方面做了更科学的规范,起到更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实践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In the context of personal income tax (PIT) reform in China in 2018, this paper examines some of the major issues of concern regarding the reform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Using the China Personal Income Tax Micro‐simulation model, the paper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2011 and 2018 PIT systems, and finds that residents relying on different income sources may face a large degree of real tax rate change. Once the tax system is altered to PIT 2018, the coverage of PIT for wage earners will decrease from 46.9 to 23.4 percent, the income redistributive effect will drop from 1.95 to 1.22 percent and the PIT's role in fiscal revenue will also be negatively affected. Nevertheless, if individual income continues to grow, the share of PIT in fiscal revenue is expected to return to the 2018 level in 2022, but its income redistribution function is difficult to recover in the short term. 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effect of PIT on income distribution depends on the tax structure. Gradual transition to an “entirely comprehensive” tax system when conditions are appropriate will achieve better income redistribution results at a lower average tax rate.  相似文献   

14.
1993年确立的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虽然做过数次局部调整,从整体来看与经济发展的匹配度仍然不高。学界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主要持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该坚持并完善现行成熟的分类所得税制,通过征管手段的提高,强化源泉课税,减少税收流失。另一种观点则主张放弃现行的分类所得税制,选择实行综合所得税制。本文主要对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以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还是混合所得税制为基础更适应现实国情的问题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混合所得税制之下实行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制度假设。  相似文献   

15.
胡芳  洪紫剑 《特区经济》2012,(9):118-1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所得税与人们的关系日益密切,个税费用扣除体制的科学性逐渐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本文对近几年的文献进行总结归纳,深入剖析当前我国个税费用扣除制度存在的弊端,并结合纳税人需求提出完善个税费用扣除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面向知识经济的管理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平 《华东经济管理》2002,16(3):100-101
新《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在期末或至少在年末对短期投资等八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并赋予了企业将根据自身资产状况来确定资产减值提取比例的权利 ,这与原行业会计制度相比 ,加剧了会计制度与国家税收法规的不一致性。由此引起的会计与税务差异也将大大增加。本文根据现行税  相似文献   

17.
2018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此次个税改革做出了诸多大胆尝试,从分类计征向综合计征模式的转变,到首次增加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再到加强税收征管等,是我国税收制度变革的一次重大突破。然而改革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包括进一步明确专项附加扣除项目、适当降低边际税率、完善税收征管体系等,以达到税收公平与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公平视角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萌 《特区经济》2010,(4):136-137
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中唯一一个用于调整收入分配差距的税种,但是现行个人所得税在征收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应有的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本文从公平的涵义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中存在的公平缺失的现状,并基于公平视角就今后如何在改革中进一步完善个税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涛 《特区经济》2008,235(8):116-118
我国旧有的企业所得税按内资、外资企业分别立法、分别征收的制度一共实施了10多年,期间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情况发生的巨大变化,此种分立模式所固有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对企业所得税进行"两法合并"及相关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本文拟从论述新形势下分立模式所暴露的弊端入手,有针对性地对最新出台的新企业所得税法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并就企业如何从税收筹划的角度应对调整的政策提出措施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