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省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认真研究和摸索草原畜牧业的客观规律,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是我们一项十分重要的大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各项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各地都总结了不少生产经验。特别是牧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对于发展我省草原畜牧业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商品生产的不  相似文献   

2.
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从我省畜牧业的现状出发,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里本文作者试结合青海实际情况,谈一些粗浅见解。  青海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畜牧业经济实际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与全省畜牧业经济所拥有的实际潜力不相协调,即丰富的畜牧业资源与落后的畜牧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突出,这种矛盾直接影响了全省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不仅拉大了青海省与沿海地区的差距,甚至也拉大了与邻近省区的距离。分析其制约因素,具体讲有以下几方面: 1、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生产力水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天然草原牧草资源丰富,草原畜牧业在畜牧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环湖地区为重点,大力推行集约化草原畜牧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草原生态平衡,提高牧民收入水平,是今后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在我省吴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既是全省经济的基础和主体,也是生省经严进一步用快发展的希望所在。全省90多个县市,面积占定省的90%,人口占主省的8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70%,工业产值占全省的60%,财政收入占立省的53%。无论从现状还是从发展的前景看,县域经济都是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经济。沿海发达省市和一些周边省市之所以经济发展快,关键也是县域经济发展快。振兴县域经济是振兴湖南经济的突破口,是湖南经济发展跨世纪的希望工程。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是世界重要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澳大利亚畜牧业经济特征,对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畜牧业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草原畜牧业宏观调控有一定的启示。 一.澳大利亚畜牧业经济的特征 澳大利亚土地面积为770万平方公里,人口为1800万人左右,是一个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国家。农业  相似文献   

6.
人类历史上,畜牧业先于种植业,对人类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现在,我国牧区人们的食物构成中,动物性食品比重仍占三分之二以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不仅是由种植业来表现,而且也由畜牧业来表现,二者同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对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草原畜牧业是人类以草原为基础,主要采取放牧方式饲养牲畜,以取得畜产品为目的的部门经济。草原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人类与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经济部门。 种植业生产是人类通过劳动利用绿色植物转化和蓄积太阳能的过程。但是,植物转化,蓄积的太阳能,能为人们直接利用的部分是不大的。通过畜牧业则可以将它们转变成对人类  相似文献   

8.
正一、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的现实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切实落实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根本途径,但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不同的经济类型及发展条件会有不同的着力点和方法。对于转变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而言,根本在于草原畜牧业资源区域整合,实现产业化、集约化发展。改变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必须以现代市场经济组织运营思维调整畜牧业经济发展战略。目前,传统畜牧业仍然是内蒙古畜牧业经济主体发展方式。主要表现在草原资源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比较低,畜牧业经济区域分工协作及资源优化配置空间布局没有形成,全  相似文献   

9.
现状剖析正确认识我省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现状,是建设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畜牧业的首要问题,是我们选择发展战略,制定开发对策的根本依据。对这个问题,必须明确两点:一是我省经营的是草原畜牧业,其基本特点是牲畜依靠天然草场放牧。二是草原畜牧业正处于商品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初始阶段。开发草原畜牧业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0.
以新型工业化思路推进甘南州畜牧业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拜次力 《发展》2004,(3):11-13
草原畜牧业是甘南州的基础产业,也是甘南州建设小康的经济基础.全州4.5万平方公里,草原面积占70.3%;总人口中牧民人口占40%;全州国内生产总值中,畜牧业占31.64%;农业产值中,牧业占60.3%;农业增加值中,牧业占55.08%;牧民人均纯收入80~90%来自牧业.在甘南州若没有牧业的发展,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牧业的产业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牧业作为一个蕴藏巨大潜力的基础产业,如何做大做强?笔者认为,只有用新型工业化的思路做指导,才是提升畜牧产业化水平和解决牧业经济优势不优、特色不特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1.
豆卫 《发展》2011,(9):60-61
草产业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基础,是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国民经济的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草产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长期不被重视。2010年,国务院决定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草产业终于被摆上了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草原是绿色生态屏障,是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资源,是种质资源库和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加强草原的保护建设,对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畜牧业,保持边疆稳定,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草原是绿色生态屏障,是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资源,是种质资源库和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加强草原的保护建设,对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畜牧业,保持边疆稳定,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业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我省农牧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农业是青海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制约着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以说:农业和农村工作始终是影响我省经济。  相似文献   

15.
(一) 牧区八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及其展望一、畜牧业基本情况畜牧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全省总面积为72万平方公里,牧区面积占96%。在省辖6个自治州、一个专区、一个市的43个县、市、区中,牧业和半农半牧县(市)26个,牧业乡159个。  相似文献   

16.
天峻县拥有天然草场和宜建人工草场地2355万多亩,草原畜牧业是全县藏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目前天峻经济的主导产业。因此,大力发展牧业经济,提高畜牧业效益,对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壮大我县经济实力,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保持牧区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与生存的基本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搞好生态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草原是森林和荒漠的过渡地带,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8%,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所以,对草原的保护不仅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发展,而且对林业的保护和荒漠化的防治及生物多样化的保护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专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建柱同志以犀利战略眼光,运用科学发观,站在我省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和全面设小康社会以及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目标的高度,提出了三年后全省养殖业值占农业比重由2003年的45%提高到5%的奋斗目标。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后为,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希望在畜牧业,键在畜牧业产值能否从2003年占农业重的30.2%提高到2006年的45%以,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现阶段,我省发展畜牧业基础条件更、市场需求更旺、政策环境更有利,这是省畜牧业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遇期。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机遇,不错失遇,并且紧紧抓住抓好五…  相似文献   

19.
“以牧为主”是我州国民经济的基本特点。牧区第一步改革的实行和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给我州滞后发展的畜牧业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草原畜牧业作为构成海西大农业的主要产业,同长足发展的绿洲农业一样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从1984年至1988年的5年中,尽管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的影响,全州牲畜头数的发展出现了徘徊,但商品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因而牧业产值的增长一直比较稳定,5年累计达15828.3万元,占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是我国二轻工业较为发达的省区之一。四大名绣中的湘绣,久负盛名,蜚声中外;特种工艺品菊花石雕为湖南所独有,被誉为“全球唯一”。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二轻工业获得较快发展,传统产品不断创新,优秀新产品大量涌现。全省300多家二轻企业跻身于国际市场大舞台,产品行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省二轻工业总产值提前8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完成出口交货值约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与我省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兄弟省市相比,我省二轻工业还存在很大差距。沿海开放地区和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地区把二轻(城镇)集体工业经济作为经济建设的一个增长点取得了明显成功,这对我省搞活二轻(城镇)集体工业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