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代表性的市场营销观念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营销观,包括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认为企业只要生产大量的价廉产品,或生产质好、性能好、有特色的产品,或用一套有效办法积极推销产品就能成功。其出发点是产品以卖方的要求为中心,将产品销售出去获得利润,是一种“以生产者为导向”的营销观。另一类是现代的营销观,包括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认为消费者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销售什么,同时应考虑消费者的长远利益和社会利益。其出发点是消费需求,是以买方的需求为中心,目的是在使客户需求得…  相似文献   

2.
孟杨 《中国纺织》2005,(8):140-141
后配额时代的真实到来.对于中国服装产业来说标志着设计师品牌时代真正到来的开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激烈的市场中抢占大量份额的设计师品牌.越来越成为包括业界和消费者在内所有人关注的重心。而在这些品牌里扎根于深圳的“艺之卉”以其原创的设计、超前的理念成为一个骄者。“艺之卉”的产品满足了地处南国毗邻香港最前沿的职业女性的心理需求,从而对这个城市的这些消费人群其有不可替代的绝对影响力和文化代表性.并成为这个消费群体的代表。今天.“艺之卉”的品牌历程已经走过八年.时间见证了它由设计师的梦想幻化戚在市场中举足轻重的设计师品牌的轨迹.“原来你的气质可以被阅读”成为消费者阅读“艺之卉”理由的同时.“艺之卉”也在静静阅读着自己——八年,从成长走向成熟的足迹。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企业间的竞争已从产品、价格、技术、资源等领域局部竞争转向了以品牌为代表的综合实力竞争。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曾给品牌下过定义:“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产品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任何一个品牌都有它的产品,但并不是任何产品都有品牌,如菜市场里许多农产品一般情况就没有品牌可言,但消费者购买时,对所需品种的价格、质量却加以选择,优胜劣汰。在《淮南矿业集团煤炭营销规划(2004~2008)》中,提出了“品牌策略”思…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都把网络视为全球化的一种象征,理由是借此可以不受限制地与任何人联系,是条快速信道。这固然没有错,但如果由此就推论出:所有网络化企业就是全球化企业,那就是一种迷思了。 对企业来说,网络确实是加速全球化经营的利器,但重要的是它带来变动的思维。因此,要跨入全球化企业的门槛,以超越规模、区域甚至位置,重点在于经营模式和产品概念。  相似文献   

5.
只是为了把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而做工作,最终的结果是产品需求仍然没有被启发出来。 可以这么说,消费者只有选择利益的时候才需要被卖点来左右。比如说脑××,它给了消费者一个礼品利益。那么,消费者就会想,我买了是送礼呢,还是治病?现在治病的人肯定不买脑××。所以,它就只剩下一个选择了:送礼。送礼是可以的,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广告拍得过分了,而广告言过其实的话,  相似文献   

6.
斜行插位是指通过开辟一个“新市场”,进而直接成为行业领导者的品牌营销手段。这个“新市场”是自己定义的,它可以以消费者需求为依据划分,也可以以某种概念为划分依据,还可以以渠道模式为依据划分,开辟“新市场”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消费者认为你在某个领域是第一,因为只有第一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7.
市场营销观念 ,是指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依归、以社会责任为使命的注重企业战略利益和长远利益满足的一种现代经营思想。它的核心是从消费者需要和利益出发来考虑和组织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 ,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令人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企业的合理利润。正在为世界各国的先进企业所实行的市场营销观念 ,不仅变革了传统的经营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 ,而且直接引致了企业经营价值观的革命。市场营销价值观对传统经营观的超越表现在以下方面。1 .顾客的价值观在卖方市场条件下 ,企业奉行的是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这些…  相似文献   

8.
许多企业过去成功的战略是建立在为大众消费者生产标准化产品并进行大规模分销的基础上,这在今天应该进行调整。新的市场环境是,成百上千万的中国消费者都在消费升级,对产品的期望值更高。面向未来,企业需要对消费者进行更细化的理解,不仅要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还要知道他们需求如何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类型正在发生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深刻变化,所谓“卖方市场”,是指生产者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表现为产品供不应求;“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相反,消费者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产品供过于求。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内将这两种类型的经济叫做“资源约束型”和“需求约束型”经济,实际上就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一、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转变的表现  这种转变表现在各个方面,其中主要有:  1消费品市场。在计划经济时期,经济运行的最大特点是供不应求,表现为“短缺经济”,许多基本生活品凭证供应,消费面十…  相似文献   

10.
品牌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中国服装品牌企业每天都在实践但又对此各执己见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讲,它对消费者而言是喜欢,对创立者而言是灵魂,对竞争对手而言则是威慑。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品牌中的佼佼者?这些佼佼者在品牌运作中有哪些经验可以与我们分享?从本期开始,我们开设《庖丁解牌》栏目,将陆续为您解读中国服装领跑者的品牌故事。  相似文献   

11.
“绿色”化工在全球化学工业的研究与开发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化工生产商表示它们已经为“绿色化工”这一充满诱惑力的潜力巨大的市场所倾倒。在“绿色化工”市场中,没有可持续产品的企业将会被逐出市场。化工市场向深绿发展,主要动力包括口益严格的环保法规(比如欧盟Reach法规目的就是抑制潜在有毒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和不断增加的消费者对节能产品和使用町循环原材料的产品需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日化行业竞争激烈的加剧,众多日化企业都使出浑身解数想使自己的产品被消费者所认可,当然企业在包装上花的气力也颇大。然而,消费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些日化产品的包装呢?企业的努力是否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呢?关于日化包装,让我们从三方面来聆听一下来自消费者——“上帝”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企业市场定位是企业经营的一种策略。即企业根据市场行情和对同行对手的分析,依据自身的实际,确定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位置,让它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按照必要性,适应某一阶层消费者需求,以利与其它同行厂家竞争。确定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位置,它的目的,就是使自己的产品创造、培养一种特色,树立企业独特的市场形象。  相似文献   

14.
飞利浦强调,必须将“简单”原则贯穿到产品创意、设计和制造各个环节。要理解飞利浦的“简单”,不妨看看它新的品牌标识“精于心、简于形”。飞利浦通过这一新标识来强调两点:一是产品对消费者的体贴和人文关怀;二是产品设计与功能的简约,给消费者轻松简便的使用体验。飞利浦想借此改变它长期以来注重研发和制造的企业文化。强化企业上下对消费者的重视和对市场需求的敏感。  相似文献   

15.
品牌到底是什么呢?杨大筠给出了一个明确的释义:“品牌就是在消费者以及所有利益关系体的头脑中能够感知的一个集合体。”他认为品牌应该是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如美国的Tommy Hilfiger,代表着美国的精神文化,还有LV、JEEP车和Zippo打火机等等,都曾经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羊绒市场和加工业的发展,羊绒衫产品被愈来愈多的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国内的羊绒制品消费市场也越来越大,羊绒制品逐步走向大众。然而,近两年来,国内羊绒衫市场上冒出了一种“绵羊绒衫”的产品。不知什么时候绵羊也开始长绒了?多少年来,在毛纺工业和羊绒加工业中,从没听说也没有使用过什么“绵羊绒”。那么,什么是“绵羊绒衫”?到底有没有“绵羊绒”呢?  相似文献   

17.
边缘性企业:"内部人控制"的"外部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缘性企业”是介于市场化与一体化运作之间的一种特殊企业。其实质是“内部人控制”的“外部化”,即以提高母体“内部人”的局部福利为目的,由母体在母体之外依法设立,其核心经营资源完全或部分地脱胎于母体,其剩余控制权与索取权基本上配给母体“内部人”。这种企业的形成是渐进式改革、企业治理上的“内部人控制”、利益相关者的政策与业务支持等支持性因子和局部福利的负外部性、超“零界点”的改革打压、企业自身的非独立性等限制性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衍化动因主要有公共提供制度改革的缺陷、产权公有化的程度高、对母体的集团式控制和对剩余索取权的过分追求等。由于它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造成了明显的破坏,因而必须予以治理。  相似文献   

18.
刘琪 《IT经理世界》2012,(13):78-80
企业“霸占”主流信息发布权以及“强权推送”式营销的时代已经瓦解了,消费者当家作主了,营销还能怎么玩? 一种新的危机正在蔓延。营销者已经无法全面控制自己的品牌,他们将不得不向消费者妥协。尽管他们在过去10年中一直在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一个消费者深度参与的新时代,但所有潜心研究出来的营销术仿佛在一夜之间失灵。“消费者不再将营销与产品割裂开来——营销就是产品。他们不再将营销与自己的店内或网上体验割裂开来——营销就是体验。在这个消费者参与的时代,营销就是企业本身。”麦肯锡季刊最近撰文称,“现在,我们都是营销人。”  相似文献   

19.
A:责任是什么企业从它诞生后就被赋予了来自组织外部和内部的许多要求:资本或股东要求它盈利;法律要求它遵纪守法;社会要求它与环境和谐共处;客户要求它信守承诺;市场要求它遵守规则;员工要求它保护职业健康与安全、提供自我价值体现与发展的条件……,所有这些要求,都是企业必须承担起来的责任。假如企业组织不能承担起这些责任,就将吞食因责任缺失而产生的各种“恶果”。除此之外,责任还是企业获取竞争力和利润的来源。管理大师德鲁克早在四十多年前就提出:管理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创造客户”。这一管理命题隐含了“利润来自于客户”…  相似文献   

20.
市场与人     
<正> 一、市场是什么 市场是什么?现今有着不同的回答。一说: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场所;二说:市场是消费者群;三说:市场是需求。第一说是传统观点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仅将市场界定为“场所”,看来是过于狭窄了。市场无所不在,它可能是一种可触知的物,也可能是一种不可触知的存在;它可能是某处所在,更多的,它可能是某些关系之和。二说和三说虽略有不同,但在根本点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市场首先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