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市垫江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现有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9.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2%,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占极少数。垫江县农村现有近11万富余劳动力未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并且每年以1万左右的人数在递增。在已转移的17余万农村劳动力中,也还有相  相似文献   

2.
观点     
我国实际只需要1.7亿农民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日前表示,目前我国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约为1.7亿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是关键。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由于素质不高,缺乏就业技能,难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  相似文献   

3.
国内信息     
农业部、财政部正式启动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目前中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初中文化程度占48%,小学  相似文献   

4.
松花江地区现有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0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1.0%;初中文化程度的有25.2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7.6%;小学文化程度的有40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3.8%;文盲16.1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7.6%,我们把全区劳动力按着劳动技能分为六种类型,即:技术型、经验型、经营型、体力型、模仿型、模仿型、病呆型。从劳动力自然素质分析,属于年富力强的劳动力有62.3万人,年老的体弱的劳动力有17.8万人,游手好闲的劳动力8.4万人,病呆疾的有2.8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1%。从劳动力在三大产业的分布情况看,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有74.9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2.0%;第二产业有劳动力5.4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9%;第三产业有劳动力11.1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2.1%。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由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建设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月 4初正式启动。为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 2003 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 —划》,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农业部等六部委从今年起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阳光工程”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是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受训农民转移就业为目标。按照“…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衢州市2003年开始实施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万名农民素质工程”,一年多来,该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深得民心。据衢州市农办劳动力输出工程处的同志介绍,截至2004年7月。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共培训农民18.9万人次,累计组织外出务工农民近40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34%。  相似文献   

7.
"阳光工程"三年惠及800万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座谈会在湖北武汉召开。据悉,截至今年10月底,阳光工程3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830万人,转移就业720万人,培训转移就业率达86.7%。今年1-10月份,全国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300万人,转移就业260万人,已完成全年任务的86%。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会上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喂养     
为配合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最近,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编写了第一批家政服务、餐厅服务、宾馆服务、保安、物业管理、电动缝纫、电子操作、计算机操作8个岗位的培训教材,并请农业部张宝文副部长作序(见卷首语)。为了扩大宣传及开展培训工作,本刊专门开设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专栏,将陆续刊登以上8个岗位培训教材的重点内容,来帮助广大农民尽快学到实实在在的就业技能。  相似文献   

9.
2003年,按照农业部的安排部署,重庆市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序输出及平等就业试点工作。几年来,重庆积极推进阳光工程,仅2007年就组织培训23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22万人,累计转移706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培训后的学员人月均劳务收入高于平均水平273元,阳光工程在农民外出务工、增收致富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民素质与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农民素质及对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湖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一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力过剩的欠发达省份。 1999年湖北省农村劳动力176 9 82万人 ,其中剩余劳动力约占 4 0 % ,达70 7 93万人。湖北省大量农村劳动力过剩 ,转移就业不充分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素质不高而导致的结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素质及影响。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指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程度 ,它体现在农民所掌握的文化知识的数量与质量上。其主要体现指标是农民受教育的程度。由表 1可看出 ,湖北省各地区从业的农村人口从总体上看文化素…  相似文献   

11.
贾文 《致富之友》2005,(7):18-18
内蒙古自治区土右旗现有农村富余劳动力4.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9.2%。转移富余劳动力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为此,旗委、旗政府“三措并举”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城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着力打造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致富。  相似文献   

12.
2004年,玉溪农业人口171.73万人,农村从业人员107.48万人,其中:自发和有组织地转移到二、三产业24.46万人,比上年增0.45万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22.75%;从事第一产业83.02万人,若按每人每年耕种2.5亩计算,玉溪农业只需65.54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为17.48万人。有39个基地承担了培训任务,7个县区承担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当年共培训农民14000人,经培训实现就业13379人,占培训人数的95.56%。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积极统筹城乡就业,积极引导、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目前全省农村已有1411万人得到转移,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4%,劳务输出总量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14.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概况1.从转移的人员看,表现出趋同性、倾向性。在转移的人员中,男性较多,而且大多为青年。据调查,男性占72.1%,女性占27.9%;35岁以下的青壮年占sl%。文化素质在农村来说,普遍较高,高中文化的占13%,初中、小学文化的占72%,文盲、半文盲的占15%。2.从转移的角度来看,人数稳中有升。在经过“民工潮”的冲击和洗礼后,外出队伍由“盲流”、无序转向有序、稳定发展。外出人数由1991年的2万人,发展到1993年的6万人.1996年的IO万人。现在出现了输出与回流的良性循环。3.从转移的时间来看,具…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情况 2004年末楚雄州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16.5万人,比上年增加3.6万人,增长27.51%。其中女性6万人,比上年增加1.3万人,增长28.3%,占外出务工人数的36.31%。从文化结构来看,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全州农村外出就业总人数的67.18%,从年龄在16-40岁的青壮年占全州农村外出就业总人数的88.96%,显示出青壮年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承担者,外出务工相对于农业活动的更具重要性。外出到省会城市、地区级城市、县级城市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比重占外出务工人数的八成以上。外出务工劳动力从业类型以二、三产业为主。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户资料显示,来自本乡镇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16.
“富裕农民,必须转移农民;转移农民,必须提升农民。”今年以来,盐城市把加快农村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作为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坚持城乡统筹,“五化”(即知识化、市场化、组织化、城镇化和产业化)联动,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世纪工程”,全面掀起技术大培训、市场大开拓、劳务大出征“三大浪潮”,农村劳务输出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1-6月份。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93万,总数达127万人;实现劳务人均收入369元,同比增长14.4%,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21.7%,劳务增收占农民增收的比重达39.8%。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贵州32个调查县的2240个农户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转移情况的抽样调查表明:去年我省农村当年转移的剩余劳动力74.56万人,其中:男劳动力46.09万人,占61.82%,女劳动力28.47万人,占38.18%;转向二、三产业的人数分别为44.11万人和29.63万人。从转移地区看,省内转移23.37万人,转向省外51.03万人。1997年我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8.
农村富余劳动力中80%是青年。共青团河南省委以促进和服务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为重点,启动实施了以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信息服务、劳务输出、权益维护为主要内容“的工岗快递转移就业促进计划”。仅2005年一年,建立农村青年中介组织1303个,建立培训基地772个,建立外出务工团组织1100多个,培训农村青年11.2万人,筹措用工岗位42.52万个,促使26万名农村青年实现就业和创业。发展劳务经济,特别是促进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引擎。促进观念更新是前提促进青年创业和转移就业首先要解决观念更…  相似文献   

19.
《农村财务会计》2004,(3):14-14
本刊讯在我国每10个农村劳动力中,受过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的还不到1人。针对这一现状,农业部最近发出《全国乡镇企业蓝色证书培训工程规划》通知,计划5年内培训乡镇企业在岗职工1.3亿人次,使全国所有乡镇企业职工至少接受一次、一项技能培训,培训合格者将由乡镇企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蓝色证书”。按照农业部“蓝色证书”培训工程,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每年将定向转移培训劳动力100万人次,包括贫困家庭劳动力到乡镇企业就业和跨地区定向转移到乡镇企业的农民工培训;每年培训乡镇企业新职工200万人次,即所有到乡镇企业工作的新职工要做到持证…  相似文献   

20.
一、辽宁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阶段分析,辽宁省地处中国东北,属三大地区的东部地区。总人口为4155.4万人,土地总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4万公顷,人均耕地1.49亩。总人口中按受教育程度分类,小学以下占39.46%,初中占42.25%,高中占12.25%,大专以上的占5.79%。(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按农业与非农业分类,非农业人口1943.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46.8%;农业人口2211.777人,占人口总数的53.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14%。同年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0.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4%。农村劳动力生产率水平低,存在大量需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